• 《石头记》密码:清宫隐史
  • 《石头记》密码:清宫隐史
  • 《石头记》密码:清宫隐史
  • 《石头记》密码:清宫隐史
  • 《石头记》密码:清宫隐史
  • 《石头记》密码:清宫隐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石头记》密码:清宫隐史

5.66 1.0折 58 九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隋邦森、隋海鹰 著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46

上书时间2024-12-31

称意书店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隋邦森、隋海鹰 著
  •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05
  • 版次 1
  • ISBN 9787802110977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70页
  • 字数 698千字
【内容简介】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乃《石头记》微言大义的高度概括。
《石头记》是五千年中华文明在文学与史学上同时达到的两个高峰。在文学艺术上,打破了才子佳人花好月圆的巢臼,描写了人性与爱情毁灭的悲剧,提出了世法平等与爱情自由的人文主义理想。在历史范畴内,超越了春秋左史,忠实记载了明亡清兴五十年的断代史,反映了满蒙汉兄弟民族的斗争与融合,对立与宽容,主张化干戈为玉帛,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解决了定都北京近千年来,前人没有解决的中国多民族如何相处的问题,提出了国家安宁(宁国),民族繁荣(荣国)的崇高理想。作者的思想尚未达到彻底废除封建制度的革命高度,但政治上提出了君主立宪而经济上提出了联产承包的新概念(大观园改革)。
甄士隐谐真事隐去,贾雨村谐假语存焉——就小说与历史而言。
甄士隐谐真士隐去,贾雨村谐假愚存焉——就汉满士大夫而言。
甄士隐谐真石隐去,贾雨村谐假玉存焉——就皇室的血统而言。
以上方面归结为——“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石头记》最后的结局为“假去真来真胜假,无原有是有非无。”这是作者们期盼光复的真正的理想与梦境。
《石头记》作者认为,甄家(汉族)必然由“太虚幻境”光复为“真如福地”。贾家(满族)也会“兰归齐芳,家道复初”。薛家(吴三桂)会幡然悔悟保住子孙后裔。冯家(李自成)的“忠顺王府”也有“汉宫春晓”。五十年的战乱,当时胜败双方的历史人物,都是悲剧人物。而中国却前程似锦,在曲折中走向统一团结与光明。
“红楼梦的精髓是什么?”——国家安宁(宁国府)与国家繁荣(荣国府)也。
大众看“公子红妆”,史家解“白骨如山”,将使《红楼梦》的价值大大提高,成为双面皆可照人的《风月宝鉴》,成为“政治历史小说”,成为封建社会晚期的《大百科全书》——成为一部“真事隐去”,“假语存焉”的中国古典小说。只承认《风月宝鉴》的正面,不承认《风月宝鉴》的反面,将使《红楼梦》的价值大大降低——一本只有一面的爱情小说,不会吸引中国文人三百年,也不会让毛泽东说出“至少要看五遍”的话来。
《红楼梦》问世三百年来,真正读懂其主题思想的恐怕只有毛泽东主席。他站在政治、军事、历史、哲学与文学艺术的高度,看清了《红楼梦》里的爱情故事乃是“假语村言”(贾雨村),而满汉民族战争与宫廷政治斗争才是“真事隐去”(甄士隐)。毛泽东一针见血的指出:“曹雪芹把真事隐去,用贾雨(假语)村言写出来。真事就是政治关键,不能讲,于是用吊膀子(爱情)掩盖它。”
五四运动之后,在蔡元培与胡适两大红学派形成气候的前提下,日里万机的毛泽东主席,以高屋建瓴的巨人的姿态,观看着红学的百年风雨。——以下文章参考徐中远著《毛泽东读评五部古典小说》(华文出版社1991年1月第一版)
毛泽东主席在访苏的时候,使用了林黛玉说的一句名言“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笔者认为,毛泽东主席概括了一个政治阵营里力量消长的关系,也概括了不同政治集团之间力量消长的关系。这是历史唯物论与自然辩证法。
毛泽东主席1957年3月1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的结束语中,使用王熙凤对刘姥姥的一句话“大有大的难处”来说明大国的事情也并不那么好办。特别是王熙凤说过的一句名言“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笔者认为,无论是刘老老,还是王熙凤,她们的言行都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命运,甚至涉及一个王朝推翻另一个王朝的历史大事。
毛泽东主席1961年12月20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各大区第一书记会议上说过:“《红楼梦》写的是很精细的社会历史。对《红楼梦》,不仅要当作小说看,而且要当作历史看。”后来又说:“《红楼梦》有极丰富的社会史料。”“《红楼梦》我是把它当历史读的。开始当故事读,后来当历史读。”——笔者认为,毛泽东主席阅读与研究《红楼梦》的方法,对所有红楼梦爱好者,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主席1964年8月18日在北戴河同几位哲学工作者谈话,在谈到《红楼梦》时,他说:“《红楼梦》我至少读了五遍。”至多呢?他没有说。
本书作者认为,毛泽东是渊博的名副其实的红学家,是独立自主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知音。近百年来,许多红学家或大文豪受了胡适或其他外来文化的熏陶,欣赏欧洲美国的所谓“悲剧美”与“悲剧情结”。而欧洲的悲剧美与悲剧情结,是二十几个拼音字母拼出来的。本来是斯拉夫或日尔曼语系的一个泱泱大国,因为人口流动了,隔着一条山,或隔着一条河,地区发音不同,拼出来的文字就不同了,于是分裂,于是独立,国家越分越裂,越分越小,受大国欺凌,一代代家破人亡,一辈辈妻离子散,于是形成了悲剧美与悲剧情结。中国是八万多象形文字统一的大国,地区发音千差万别,写成文字,海内外完全统一,写来写去,写出了中华各民族的大融合大团结大统一,最后形成了团圆美与团圆情结。
《石头记密码--清宫隐史》作者认为,百二十回《红楼梦》是一个完美的整体,后四十回是原书残稿的修补与衔接,并非高鹗的“狗尾续貂”。复旦大学数学系李贤平教授采用计算机研究证明,《红楼梦》各回写作风格具有不同的类别,各部分实际上是由不同作者在不同时期里完成的。
《红楼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因为任何个人都不会具有如此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学知识。作者由三部分文人(“须眉”)组成。一是皇宫外参与过十九年抗清武装斗争的政治家、军事家与历史学家。二是朝野拒绝事清与已经事清的遗明与南明文人。三是在皇宫当差的原明朝人员。他们经历了崇德、顺治与康熙三个王朝,分别记述了以孝庄为首的满清当权者(“裙钗”)的历史故事。
《红楼梦》最初原本为《石头记》与《情僧录》——作者们借助元顺帝废弃玉玺被皇太极改造成清朝玉玺的故事,重点写明亡清兴的历史(“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
后来北京与江南文人们利用社会历史素材加以补充,创作成爱情小说,而成为《风月宝鉴》与《红楼梦》,慨叹改朝换代的沧桑巨变(“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裤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晨夕风露,阶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者。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
最后将稿本交给皇宫掌握档案史料的文人进行了十年的核实、加工与整理,并添加了后宫裙钗的悲剧部分,“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所有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也有几首歪诗熟话,可以喷饭供酒。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成为《金陵十二钗》。
《红楼梦》成书过程,真可谓“一声两歌,一手二牍”,前赴后继,空前绝后者也。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历史与小说奇妙的结合在一起,通过爱情小说的形式,强行隐射历史,所以小说的时序与人物的年龄矛盾混乱,处处是当代红学家所谓的“败笔”、“巧合”与“死结”。从空空道人到情僧,从孔梅溪、吴玉峰到曹雪芹,竟然视而不见,十年不改。因为这些“败笔”、“巧合”与“死结”正是破解《红楼梦》的黑匣子,一个字也改不得——“若非多读书识事,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不能知也。”
空空道人、情僧、孔梅溪、吴玉峰与曹雪芹,都是《红楼梦》作者群的笔名。
百二十回《红楼梦》以爱情小说公开出版以后,出现了“越研究越糊涂”的怪现象,主要原因是历史背景与小说人物的真实身份没有搞清楚——王梦沅指出“盖上下数百人中,不必一一派定角色,或以此言彼,或数人合演一人,或一人分扮数人,或先演后半部再演前半部,或但用之此一场即不复问下一场”。
由于多人参与创作,又经过多次补充修改,演员隐射的历史人物不断变换增加,决定了小说人物年龄与时序的矛盾混乱——“过去未来,莫谓智贤能打破;前因后果,须知亲近不相逢。”
胡适“腰斩论”出现之后,《红楼梦》成了中国文学真正的“迷宫”与“梦魇”。
《石头记密码--清宫隐史》——是破解红楼迷宫的大胆尝试,旨在抛砖引玉。清宫隐史仅是《红楼梦》冰山之一角,而且是沉没的一角。《红楼梦》的文学艺术部分才是高山仰止的珠穆朗玛。
《石头记密码--清宫隐史》的致命伤,是无暇分析《红楼梦》在文学艺术上的辉煌成就。只能等待高明了。但任何人分析研究《红楼梦》要想达到高明的程度,首先必须弄清其中的“真事隐去”与“假语存焉”。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又是隔靴搔痒,缘木求鱼,“越研究越糊涂”。
【目录】
第一章开头的几个问题
第一节顽石与金陵十二钗(1)
第二节元妃省亲(4)
第三节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8)
第四节《石头记》开始于天聪九年(10)
第五节男女主要角色(20)
第六节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清皇室族谱(24)
第七节《石头记》的三组作者(26)

第二章隐射双关系统
第一节时间隐射系统(31)
第二节地点隐射系统(37)
第三节人物隐射系统(45)
第四节事件隐射系统(47)
第五节甄真贾假隐射系统(54)

第三章天命年间
第一节清太祖定都赫图阿拉(64)
第二节大观园试才--金朝建都北京史(65)
第三节清朝四迁都与南明四接驾(66)
第四节葫芦庙炸供--清朝大举伐明(70)
第五节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隐藏的历史信息(77)

第四章天聪年间
第一节林如海隐射崇祯皇帝(97)
第二节贾敬假道士隐射孔有德(99)
第三节“石呆子”隐射袁崇焕(100)
第四节潘三保隐射“三藩”(105)
第五节贾雨村隐射皇太极与多尔衮(107)
第六节《冷子兴演说荣国府》隐藏的历史信息(109)

第五章崇德年间
第一节“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132)
第二节一僧,一道,一顽石(133)
第三节甄士隐入梦--“一段风流公案”开场(135)
第四节神瑛侍者与绛珠草(136)
第五节贾府辈数与官爵高低(140)
第六节朝堂的儒学中心(141)
第七节庄妃色诱洪承畴(142)
第八节大观园里无小官(148)
第九节林四娘殉难(149)
第十节秦钟死,秦可卿葬(152)
第十一节秦业被秦钟气死--皇太极的死因(156)
第十二节皇太极隆重国葬--秦可卿死后哀荣(158)
第十三节秦氏死隐射皇太极死与顺治追封董鄂氏(159)
第十四节满洲八旗拥立顺治(159)

第六章多尔衮入主北京
第一节多尔衮、范文程、孝庄对入主中原的态度(164)
第二节多尔衮奉旨入关--贾政、贾琏代理荣国府(167)
第三节吴三桂引清兵入关--薛蟠、冯渊、冯紫英与柳湘莲(168)
第四节柳湘莲救薛蟠--隐射清兵救吴三桂(174)
第五节冯紫英受伤--隐射李自成石河惨败(176)
第六节“一件大大要紧的事”--李自成称帝一天(177)
第七节修复人心与战争创伤--大观园工程(179)
第八节孝庄掌权一年总结--凤姐、贾琏分别“一年来的光景”(183)
第九节贾宝玉为什么“沉思”(186)

第七章女皇开国
第一节南京甄宝玉--南明败家子(190)
第二节孝庄是大清国的实际开创者(194)
第三节《林黛玉抛父进京都》隐藏的历史信息(198)
第四节顺治北京登基(244)
第五节孝庄延揽英雄--多姑娘的临床考试(248)
第六节刘老老汤若望(250)
第七节刘老老家是大清国第一家庭(252)
第八节汤若望在中国的一生(255)

第八章顺治初年
第一节顺治的童年与少年时代(262)
第二节史可法抗清--悼念扬州、嘉定与江阴屠城(265)
第三节风流倜傥的豫亲王(279)
第四节“玉顶金豆”老孔雀(281)
第五节孝庄尚能控制朝政--“东风压倒西风”(284)
第六节孝庄控制政局的主要手段(288)
第七节山雨欲来风满楼--“西风压倒了东风”(290)
第八节护官符--爱新觉罗、孔有德、吴克善、吴三桂四大家族(291)
第九节背水一战--《不肖种种大承笞挞》(293)
第十节第四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隐藏的历史信息(296)

第九章太后下嫁
第一节赵姨娘惨死--多尔衮福晋之死(315)
第二节《魇魔法姊弟逢五鬼》--多尔衮逼宫(317)
第三节欲擒故纵--七年的事实婚姻(320)
第四节顺治对母后下嫁的无奈与妥协--尴尬的贾芸(323)
第五节策划害死多尔衮(324)
第六节太后下嫁的舆论准备与下嫁经过(332)
第七节孝庄下嫁多尔衮(334)
第八节多尔衮为何停止了篡夺皇位的步伐(339)

第十章多尔衮暴死
第一节贾琏偷娶“尤二姐”双层隐意(341)
第二节“义忠老亲王坏了事”(349)
第三节纪晓岚删改《东华录》(351)
第四节顺治皇帝疯狂的报复行为(353)

第十一章《金陵十二钗》
第一节《金陵十二钗》正册(355)
第二节《金陵十二钗》副册、又副册(373)
第三节《警幻仙曲演红楼梦》隐藏的历史信息(376)

第十二章巾帼将军孔四贞
第一节孔四贞扶灵还都--史湘云进入大观园(380)
第二节贾敬死日与殡日(382)
第三节孝庄太后祭奠孔有德--林黛玉“悲题五美吟”(383)

第十三章顺治亲政与大婚
第一节欢庆亲政--挖苦多尔衮三兄弟败死(390)
第二节顺治皇帝大婚--满蒙联姻复制版(392)
第三节薛文龙悔娶河东狮--顺治不幸的政治婚姻(395)
第四节袭人隐射顺治的第二位皇后(403)
第五节贾珠、李纨与贾兰--顺治、康妃与康熙大帝(409)

第十四章顺治废后,格格下嫁
第一节废黜皇后--薛宝钗服用四年冷香丸(415)
第二节静妃晋升长春宫主位(418)
第三节清朝皇家与吴三桂的政治联姻--《贾迎春误嫁中山狼》(422)
第四节十四格格与吴应熊的家庭关系(424)

第十五章婚外恋
第一节顺治皇帝爱上了弟媳妇(427)
第二节野史记载与《石头记》的矛盾(430)
第三节顺治皇帝不爱第二位皇后(431)
第四节顺治皇帝与孔四贞一见钟情(433)

第十六章养心殿幽会
第一节顺治幽会董鄂氏(437)
第二节孝庄对儿子既教训又姑息的矛盾(439)
第三节御弟博穆博果尔戴上了绿帽子(445)
第四节顺治年间的几位大臣(447)

第十七章霸占弟媳妇
第一节从防范到妥协(453)
第二节苏麻喇姑欲纵故擒(454)
第三节“露出马脚来了”(457)
第四节顺治皇帝霸占弟媳妇(459)
第五节襄亲王饮恨自杀(460)

第十八章董鄂氏流产
第一节顺治霸娶董鄂氏(463)
第二节尤二姐流产(466)
第三节康熙母亲佟佳氏(469)
第四节蒙古后党与满洲帝党的矛盾(471)
第五节董鄂氏封为皇贵妃(473)

第十九章后宫风云
第一节董鄂妃林红玉三面受敌(475)
第二节董鄂氏死因之一(478)
第三节爱情与人性塑造了贾宝玉性格(485)
第四节董鄂氏的贤德(488)
第五节袭人挨了窝心脚(490)
第六节“黛玉葬花”(493)

第二十章孔四贞带发修行
第一节孔四贞悲壮的人生(499)
第二节史湘云出场(500)
第三节孔四贞离京赴桂林(507)
第四节三藩之乱后(509)
第五节郑成功兵临南京(511)

第二十一章董鄂氏之死
第一节香消玉殒(513)
第二节追封“端敬”皇后(516)
第三节《芙蓉女儿诔》与《端敬后祭文》(518)
第四节顺治的两个法号(521)
第五节殉葬(525)
第六节董鄂氏殡葬(526)
第七节顺治削发(530)

第二十二章顺治驾崩
第一节汤若望其人(533)
第二节“行痴”与“痴道人”(537)
第三节贾珠“一病死了”(538)
第四节“密封奏折”变成“罪己诏”(539)
第五节谁修改了“密封奏折”(542)
第六节《罪己诏》(544)
第七节“黛死钗嫁”(546)
第八节为顺治殉葬的董鄂氏贞妃(550)
第九节顺治皇帝情缘的因果(555)

第二十三章三藩之乱前夜
第一节康熙亲政(560)
第二节皇室与辅政四大臣的矛盾(562)
第三节《石头记》第一作者“空空道人”(565)
第四节韩王不知所终(568)

第二十四章三藩之乱
第一节薛蟠打死张三(574)
第二节潘三保卖房子(576)
第三节薛姨妈对宝钗做的交代(582)
第四节康熙清理玉牒(584)

第二十五章三藩之乱后
第一节平定三藩(586)
第二节孔四贞自解兵权(591)
第三节妙玉的古怪性格(594)
第四节北京的公主坟(602)

第二十六章收复台湾
第一节郑克塽降清--薛宝琴进荣国府(606)
第二节班师回朝(609)
第三节胡服骑射逐鹿中原(611)
第四节绿营、汉军与台湾部队的心态(613)
第五节孝庄与朝廷对台湾回归的态度(614)
第六节郑成功三代的功名事业(616)
第七节康熙朝廷收复台湾的政策(622)
第八节宁国府除夕祭宗祠(624)

第二十七章孝庄薨逝
第一节风烛残年--西府海棠背时开(628)
第二节辉煌淫荡的一生(630)
第三节“终久咱们是那边屋里去的”(633)
第四节孝庄与多尔衮的女儿(635)
第五节贾探春的艺术原形(641)
第六节悲远嫁宝玉感离情(644)
第七节从金贵的探春到可怜的巧姐(645)
第八节巧姐儿的亲事风波(647)

第二十八章大清国没落
第一节甄应嘉返京(653)
第二节蒋玉函迎娶花袭人(654)
第三节追忆南明灭亡(655)
第四节贾宝玉一心要出家(661)
第五节大幕徐徐落下(665)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