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当代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 韩少功签名+钤印 +布面精装本 台湾联经版《鞋癖》(16开布面精装)
  • 中国当代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 韩少功签名+钤印 +布面精装本 台湾联经版《鞋癖》(16开布面精装)
  • 中国当代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 韩少功签名+钤印 +布面精装本 台湾联经版《鞋癖》(16开布面精装)
  • 中国当代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 韩少功签名+钤印 +布面精装本 台湾联经版《鞋癖》(16开布面精装)
  • 中国当代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 韩少功签名+钤印 +布面精装本 台湾联经版《鞋癖》(16开布面精装)
  • 中国当代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 韩少功签名+钤印 +布面精装本 台湾联经版《鞋癖》(16开布面精装)
  • 中国当代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 韩少功签名+钤印 +布面精装本 台湾联经版《鞋癖》(16开布面精装)
  • 中国当代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 韩少功签名+钤印 +布面精装本 台湾联经版《鞋癖》(16开布面精装)
  • 中国当代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 韩少功签名+钤印 +布面精装本 台湾联经版《鞋癖》(16开布面精装)
  • 中国当代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 韩少功签名+钤印 +布面精装本 台湾联经版《鞋癖》(16开布面精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自营 中国当代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 韩少功签名+钤印 +布面精装本 台湾联经版《鞋癖》(16开布面精装)

〈鞋癖〉中,母亲长年以来都有著莫名的鞋癖,父亲无端消失与寻觅父亲的踪影......“母亲的鞋癖到底从何而来?它与六百多人的断足之刑真的没有任何关係?抑或它只是贫困岁月残留下来的一种主妇习惯?我为此请教过一位心理学家,他当时兴致勃勃正盯著我妻最先端上桌的团鱼汤,只是嗯嗯呵呵了一阵。人真是最说不清楚的。”

183 全新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韩少功

出版社台湾联经出版社

ISBN9789570873887

出版时间2024-05

装帧精装

货号9789570873887

上书时间2024-12-24

孔网新书广场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最新上架
礼包:<一场“政变”,彻底改变中国命运的走向!从中俄两国官方史料直接还原西安事变始末!> 杨奎松签名+钤印 · 台湾东大版《西安事變新探:張學良與中共關係之研究(修訂二版)》(精裝)+我的音樂道路+吴经熊《禪學的黃金時代》(锁线胶订;1975年8月版))+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 钱穆《宋明理學概述》(锁线胶订)1980年12月版,自然旧
礼包:<一场“政变”,彻底改变中国命运的走向!从中俄两国官方史料直接还原西安事变始末!> 杨奎松签名+钤印 · 台湾东大版《西安事變新探:張學良與中共關係之研究(修訂二版)》(精裝)+我的音樂道路+吴经熊《禪學的黃金時代》(锁线胶订;1975年8月版))+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 钱穆《宋明理學概述》(锁线胶订)1980年12月版,自然旧 ¥258.00
<一场“政变”,彻底改变中国命运的走向!从中俄两国官方史料直接还原西安事变始末!> 杨奎松签名+钤印 · 台湾东大版《西安事變新探:張學良與中共關係之研究(修訂二版)》(精裝)
<一场“政变”,彻底改变中国命运的走向!从中俄两国官方史料直接还原西安事变始末!> 杨奎松签名+钤印 · 台湾东大版《西安事變新探:張學良與中共關係之研究(修訂二版)》(精裝) ¥255.00
<一场“政变”,彻底改变中国命运的走向!从中俄两国官方史料直接还原西安事变始末!> 杨奎松签名+钤印 ·台湾东大版《西安事變新探:張學良與中共關係之研究(修訂二版)》(锁线胶订)
<一场“政变”,彻底改变中国命运的走向!从中俄两国官方史料直接还原西安事变始末!> 杨奎松签名+钤印 ·台湾东大版《西安事變新探:張學良與中共關係之研究(修訂二版)》(锁线胶订) ¥235.00
礼包:<一场“政变”,彻底改变中国命运的走向!从中俄两国官方史料直接还原西安事变始末!> 杨奎松签名+钤印 · 台湾东大版《西安事變新探:張學良與中共關係之研究(修訂二版)》(锁线胶订)+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 史紫忱《書法史論 (二版)》(锁线胶订)自然旧+ 叔本华 著;陈苍多 译《叔本華論人生:雋語與箴言》(锁线胶订)《唐代傳奇選 (二版)》自然旧
礼包:<一场“政变”,彻底改变中国命运的走向!从中俄两国官方史料直接还原西安事变始末!> 杨奎松签名+钤印 · 台湾东大版《西安事變新探:張學良與中共關係之研究(修訂二版)》(锁线胶订)+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 史紫忱《書法史論 (二版)》(锁线胶订)自然旧+ 叔本华 著;陈苍多 译《叔本華論人生:雋語與箴言》(锁线胶订)《唐代傳奇選 (二版)》自然旧 ¥235.00
礼包:刘慈欣签名 · 香港中和版《宇宙工程师之歌》(精装,2024年7月一版一印)+陈思和签名钤印《未完稿》(精装 一版一印)+叶辛签名钤印《晚秋情事》(精装;一版一印)
礼包:刘慈欣签名 · 香港中和版《宇宙工程师之歌》(精装,2024年7月一版一印)+陈思和签名钤印《未完稿》(精装 一版一印)+叶辛签名钤印《晚秋情事》(精装;一版一印) ¥239.00
台湾三民书局版 “中研院”院士 曾永义《戲曲演進史(三)金元明北曲雜劇(上)》(16开精装)
台湾三民书局版 “中研院”院士 曾永义《戲曲演進史(三)金元明北曲雜劇(上)》(16开精装) ¥258.00
台湾三民书局版 “中研院”院士 《戲曲演進史(二)宋元明南曲戲文》(16开精装)
台湾三民书局版 “中研院”院士 《戲曲演進史(二)宋元明南曲戲文》(16开精装) ¥236.00
“中研院”院士 曾永义绝笔签名+日期 · 台湾三民书局版《戲曲演進史(三)金元明北曲雜劇(上)》(16开 锁线胶订 一版一印)
“中研院”院士 曾永义绝笔签名+日期 · 台湾三民书局版《戲曲演進史(三)金元明北曲雜劇(上)》(16开 锁线胶订 一版一印) ¥298.00
“中研院”院士 曾永义绝笔签名+日期 · 台湾三民书局版《戲曲演進史(二)宋元明南曲戲文》(16开 锁线胶订 一版一印)
“中研院”院士 曾永义绝笔签名+日期 · 台湾三民书局版《戲曲演進史(二)宋元明南曲戲文》(16开 锁线胶订 一版一印) ¥288.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中国当代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韩少功签名+钤印  <韩少功短篇小说集《鞋癖》收录21篇精采好读的小说力作> 台湾联经版《鞋癖》(16开布面精装)


内容简介

她时而惦记胶鞋,时而想念棉鞋,时而打听一种鞋面是深色平绒布的布鞋。

套鞋有两双,她好像忘了,

皱著眉头问:“这下雨天穿什麽?”

  在短篇小说〈鞋癖〉裡,透过第一人称叙述,追寻一家人因父亲失踪而展开紧绷与漂泊的命运,

  而母亲的鞋癖背后到底是什麽原因?

  一层层令人惊骇的秘密就此被细腻的揭开……

  一位把故事说得如此动人、令人著迷的小说家韩少功,

  以《马桥词典》享誉国际,

  继精采新作《红苹果例外》,

  再推出最新短篇小说集《鞋癖》。

  全书收录21篇精采好读的小说力作,

  不仅展露他说故事的好功夫,更藉其独特、细腻的妙笔,

  将对人性的观察、对小人物流露的关怀与摹写……

  尽运行其中。

  在〈鞋癖〉中,主人翁的母亲长年以来都有著莫名的鞋癖,

  小说以父亲无端消失与寻觅父亲的踪影,存在之谜,

  以及此一家庭对父亲消失的複杂心情,道尽了时代的悲哀与辛酸!

  “母亲的鞋癖到底从何而来?它与六百多人的断足之刑真的没有任何关係?抑或它只是贫困岁月残留下来的一种主妇习惯?我为此请教过一位心理学家,他当时兴致勃勃正盯著我妻最先端上桌的团鱼汤,只是嗯嗯呵呵了一阵。人真是最说不清楚的。”

  “他还回忆起来,那时候到某家去,只要看床下鞋子的多寡,就可得知这一家家底的厚薄。收媳妇嫁女儿,新娘子最要紧的本事就是会做鞋。给死人送葬,很重要的仪式就是多烧些纸鞋让亡灵满意。连咒人也离不开鞋,比如咒一句‘你祖宗八代没鞋穿’之类,就是特别恶毒的了。”



作者简介

韩少功

  汉族,1953年1月出生于中国湖南省。1968年初中毕业后赴湖南省汩罗县插队务农;1974年调该县文化馆工作;1978年就读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任《主人翁》杂志编辑、副主编(1982);湖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1985);《海南 纪实》杂志主编(1988)、《天涯》杂志社社长(1995)、海南省作协主席(1996)、海南省文联主席(2000)等职。现居海南。

  他的主要文学作品有《韩少功系列作品》(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最新中篇小说《红苹果例外》、散文《世界》、《完美的假定》等,以及著名的长篇小说《马桥词典》。另有译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惶然录》等。

  作品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0、1981),上海市第四届中、长篇小说优秀大奖(1997)、《亚洲 週刊》评选二十世纪中文小说100强(1999年)、全国鲁迅文学奖(2007)、华语传媒文学大奖(2007),以及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勳章(2002);此外他于2010年荣获第二届纽曼华语文学奖。最受瞩目的长篇小说《马桥词典》被两岸三地专家推选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之一。作品已有三十多种外文译本在国外出版。


 

目录

推荐序  冷静的完美叙事 好看的忧伤故事∕锺文音(作家)

领袖之死

鼻血

故人

人迹

馀烬

山上的声音

北门口预言

暗香

鞋癖

方案六号

801室故事

月下两题

是吗

白麂子

生离死别

土地

末日

第四十三页

西江月

生气的理由

怒目金刚

后记 我为什麽还要写作

收回

 

推荐序

冷静的完美叙事 好看的忧伤故事

  韩少功是认识大陆硬派作家的一个重要关键字,他的厉害之处,是在于小说叙事时所埋藏的那种锐而不尖的东西,直勾著你的眼读下去,但又不伤到你的心。

  韩少功的小说,是我长期关注的作品,当然除了韩少功小说的魅力外,这也和我的私心有关。

  好像提起韩少功,我辈就将他和其经典译作:《生命不可承受之轻》连在一块,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可承受之轻》,在韩少功的中文优美文笔翻译之下,显得如此的情韵缭绕,这个译本是我书架上的永恆经典。后来有出版社重新出版翻译此书,我却无法再读其他版本,可见韩少功的中文魅力。

  这本韩少功的《鞋癖》,和之前联经出版的《红苹果例外》非常近似,都是短篇小说集结成书,且大多仍不脱写实基调,对话灵动,叙述统一,颇有为大陆一整个世代衍生的乱象,重新加之解码的气魄。

  小说裡有两个叙述观点,一个“我”,一个“他”,不论是走进角色叙述的我,或是以旁观叙事的第三人称他,韩少功都将故事切进大陆的黑暗面,他以带著黑色语气的讽刺荒诞角度,将大陆当代社会百态栩栩如生地以文字演出。为何我说是“演”出呢?因为韩少功的小说魅力就是“对话”,活灵活现的对话,宛如场景现前,很具视觉感与生活趣味,加之保有地方性语言,极其生猛。

  我一直认为大陆小说在地方语言的保有下,显得特别生猛与张力十足,可惜台湾小说却多将地方语言一致汉化(又或是特地台语客语与原住民语音译化书写的极端),使得台湾小说的叙述面目易趋于一致(或因刻意语言分界而和读者脱钩),少了大陆多种语言的繁花似锦。也因此韩少功的对话语言,在我读来显得特别突出,他的作品通篇几无形容词,不让形容词来烘托渲染人物,而多直写人物动作和情境对话,以故事带故事,以人说人,毫无多馀赘词。他的短篇小说在我看来,具有为百姓发声的力道,故事开头下的力道颇重,结尾却往往怅然。

  读韩少功的小说往往发现,结尾才是高潮,简笔几句结尾,竟是精华意赅之所在。我随便举个例:〈领袖之死〉结尾:“他该下决心娶个女人了。”〈故人〉结尾:“这些疯子现在也能唱香港流行歌了。”〈山上的声音〉结尾:“那支菸,永远留在山裡面了,也许我眼下来能找得到。”〈鞋癖〉的结尾更妙,复活的父亲找上门了,“我听到阳台那边,父亲坐的籐椅咯嘎一声。”

  结尾往往是想像力的开始,悠远的开始。

  这一本短篇小说集《鞋癖》,集结韩少功作品的时间漫长,从1987至2009年,跨越十多年的二十一篇短篇小说,几乎是一个动盪时代的缩影,从文革伤痕末梢,一路疾走至开放后人心浮动向钱看的种种荒诞,因为有了历史的时差,所以小说人物的荒诞历程不显而彰。于今读来,有些短篇小说竟成了“鑑往知来”的社会剧,韩少功的小说具有十足的社会性,挑动了大陆人心身处时代晃动的微妙神经。

  这本集结的短篇小说裡,我个人很喜欢〈鞋癖〉这一篇,这一篇有点像是写实大陆版的王文兴名作〈家变〉的缩影与变形,一个父亲不见了,母亲和儿子却都希望他死了,因为死了比活著光彩,死人不麻烦,真正带来麻烦的是还活著的人,至于为何对鞋子有癖好?一开始断定父亲死,是因为找到的一双鞋,小说末端则云开见月,原来鞋子是当地人送死迎生最重要的物件,骂人还用“你祖宗八代没鞋穿”为要命诅咒,读来让人莞尔(竟至颇有异国情调之感)。

  韩少功的小说通篇情韵深厚,但在叙事时却冷静异常。韩少功的小说,一直保有这样的冷静基调,但那暖热的情感却总是渗透纸背。

  韩少功经典名作《马桥辞典》并不是很亲切的小说,但短篇小说却是例外,毫无韩少功那种淡漠的远观书写,每一篇读来都十分亲近(可喜可爱但又可憎──社会百姓与官场人物现形记)──每一篇小说裡,都可见到韩少功对人物心境的挣扎无奈,或自我嘲讽的凌厉书写。

  80年代末,大陆首批富裕者多半入过牢,他们带著出狱后的城市户口开始了新生活,经历过极穷与极富的生命两极。这种两极与时代轨迹的生活叙述,或许也为韩少功叙述的手法带来了转变,他一方面以生动对话来浮现人心的真正所想与所掩,一方面回头写人物在时代跳动裡所紧握与失落的细节。这本书虽是短篇小说集,但集结到一个程度,竟也刻画了一个晃动时代下城乡裡的无尽小故事。

  比如收录的〈领袖之死〉,台湾人读来应该也有共鸣,这也让我想起南美作家马奎斯的短篇小说集,有近似的旨题书写与国族变动下人物内心的多重凝视。

  在这裡,我说一个题外话。

  我们都知道,大陆知名小说家在台湾出版小说,未必能造成像在大陆一样的热潮,主因是文字叙事的隔阂,以及情境和台湾大相迳庭。大陆是小说故事的粮仓,生长于无故事年代的我辈(出生于60年代末期后的作家)应该都很羡慕那取之不尽的小说故事粮食,但我读韩少功的小说,也体悟到作为一个台湾小说写作者,或许只能好好欣赏对岸名家之作,确实只能是“欣赏”,想偷点小说法宝都有点难,因为我发现不独是两岸文字使用的差异,最重要的是,故事的源头与叙事方法差异也甚大。

  以韩少功为例,他的社会经验与地方写实书写,其实也是内省的再现,荒谬只是其叙述主调,保有对纯粹小说的极度语言自觉。相反的,台湾小说则多走向极度个人化与内化书写,关于写实,其实往往是不写实的,或说虚构往往指向写实,虚实光暗交错,使得台湾小说也产生了自己的独特情调,但和大陆小说已然大异其趣,也因此韩少功的小说给了我不同介面的欣赏,像是在看一部又衝突又协调的好看电影。这也可以说明为何我比较喜欢他的短篇小说,都不是他近期所写的,我喜欢这本书收录的短篇小说,多是他8、90年代所写的小说,我喜欢他锐而不尖、谐而有趣,在嘲弄下隐含著难以言尽的伤怀书写。

  无可挑剔的完美叙述,无可逃遁的残缺人生。

  谁能不读韩少功?

  至少我不能。

锺文音(作家)

后记

我为什麽还要写作

  写作显然不是一种最好的消遣。我们不能否认钓鱼、跳舞、下棋、旅游、保龄球也可以娱人,而且比写作更有益于身体健康。事实上,除了极少数的天才,写作者的日子常常有些孤独,甚至把自己逼得焦灼不宁心力交瘁,苦恼的时间多于喜悦的时间。

  如果把写作视为一种职业,那也没有非持守不可的理由。各行各业都可以通向成功,尤其在时下的商品消费社会裡,比写作具有更高回报率的从业空间正在展开,有更多的机遇和捷径正在广阔市场裡不时闪耀著诱人的光辉。一个人可以做很多事情。一个世界也需要人们做文学以外的很多事情。以我平庸的资质,也曾当过数学高才生,当过生产队长,当过杂志主编,这些都足以支撑我改变职业的自信。

  那麽为什麽还要写作?

  有很多作家以及很多大作家回答过这个问题。他们说写作是为了开心,是为了谋生,是为了出人头地,或者是因为不能干别的什麽事情,如此等等。这些说法如果不是搪塞也不是戏言,如果事实果真是他们说的这样,那麽这些作家在我的心目中只能被一刻也不耽误地除名。从根本上说,文学不是什麽实用术,不是一件可以随时更换的大衣。把文学当成一件大衣暂时穿一穿的人,大衣下面必定没有文学,也不会有多少人气。

  台湾有一位作家说,可以把人们分成男人和女人,富人与穷人,东方人和西方人,但还有一种很重要的分法,就是把人分成诗人与非诗人。这是我十分讚同的说法。前不久,我在旅途中与一位知青时代的老朋友邂逅相逢,在一个招待所裡对床夜谈。这位朋友家境清贫,事业无成,虽然爱好小说却差不多没有写过什麽作品。但他关注文学的视野之广,很让我吃惊。更重要的是,他的阅读篇篇入心,文学兴趣与人生信念融为一体,与其说是读作品,不如说是总是在对自己的生命做执著的意义追究和审美追索。一切优秀的作品,我是指那些让人读了以后觉得自己不再是从前的我的作品,只能属于这样的读者。因为生计的困扰,他可能一辈子也写不了书,但比起他来,我的某些作家同行只是一些操作感很强的卖客,文场上屡屡得手却骨血裡从来没有文学,就像在情场上屡屡得手却从来没有爱情──他们眼中的情侣永远只有大衣的味道。

  在这位木讷的朋友面前,我再一次确认,选择文学实际上就是选择一种精神方向,选择一种生存的方式和态度──这与一个人能否成为作家,能否成为名作家实在没有什麽关係。当这个世界已经成为了一个语言的世界,当人们的思想和情感主要靠语言来养育和呈现,语言的写作和解读就已经超越了一切职业。只有甦醒的灵魂,才不会失去对语言的渴求和敏感,才总是力图去语言的大海裡洁淨自己的某一个雨夜或某一片星空。

  我不想说,我往后不会干文学之外的事情。我也怀疑自己是否具有从事文学所需要的足够才情和功力。我与那位知青时代的朋友一样,可能一辈子也当不了作家,当不了好作家。但这没有什麽关係。作为职业的文学可以失败,但语言是我已经找到了的皈依,是我将一次次奔赴的精神地平线。因为只有美丽的语言可以做到这一点:一旦找到它,一切便正在重新开始。(1995年)

韩少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