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三民书局版 位梦华《兩極紀實 ─三民叢刊176》(锁线胶订)自然旧
  • 台湾三民书局版 位梦华《兩極紀實 ─三民叢刊176》(锁线胶订)自然旧
  • 台湾三民书局版 位梦华《兩極紀實 ─三民叢刊176》(锁线胶订)自然旧
  • 台湾三民书局版 位梦华《兩極紀實 ─三民叢刊176》(锁线胶订)自然旧
  • 台湾三民书局版 位梦华《兩極紀實 ─三民叢刊176》(锁线胶订)自然旧
  • 台湾三民书局版 位梦华《兩極紀實 ─三民叢刊176》(锁线胶订)自然旧
  • 台湾三民书局版 位梦华《兩極紀實 ─三民叢刊176》(锁线胶订)自然旧
  • 台湾三民书局版 位梦华《兩極紀實 ─三民叢刊176》(锁线胶订)自然旧
  • 台湾三民书局版 位梦华《兩極紀實 ─三民叢刊176》(锁线胶订)自然旧
  • 台湾三民书局版 位梦华《兩極紀實 ─三民叢刊176》(锁线胶订)自然旧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自营 台湾三民书局版 位梦华《兩極紀實 ─三民叢刊176》(锁线胶订)自然旧

本书定价新台币160元

41 全新

库存3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位梦华

出版社台湾三民书局

ISBN9789571428277

出版时间1998-04

装帧平装

货号9789571428277

上书时间2024-12-20

孔网新书广场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本書收錄了作者一九八二年在南極和一九九一年獨闖北極時寫下的科學散文和考 察隨筆中所精選出來的文章,不僅生動地記述了兩極的自然景觀、風土人情、企鵝的 可愛、北冰洋的嚴酷、南極大陸的暴風、愛斯基摩人的風情,而且還詳細地描繪了作 者的親身經歷,以及立足兩極,放眼全球,對人類與生物、社會與自然、中國與世界 、現在與未來的思考和感悟。

【作者简介】
位夢華
生於山東平度,畢業於原北京地質學院物探系,一九八一年赴美國進修,次年赴南極,是最先登上南極大陸的少數幾個中國人之一。回國後率先對南極進行綜合研究。一九九一至九六年連續五次進入北極進行科學考察,成為與愛斯基摩人廣交朋友的第一個中國人。並於一九九五年率領科學考察隊成功到達北極點。先後策劃拍攝之極地系列電視影集均獲國家優秀電視社教節目一等獎,多部專著亦獲圖書大獎。現任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在對兩極進行科學考察和綜合研究的同時,還在科學文學的創作上繼續探索。著有《天涯縱橫》等書。



橋說(代序)


小的時候,村頭有一座石橋。現在想來,那實在只是一座小橋。但在那時,卻是能見到的最為宏偉的建築。有一天,忽然心血來潮,想去釣魚。便找來一根針,在火上燒紅以後,往桌子上一杵,彎出一個勾來,用一根蘆葦做杆,抓一個蒼蠅為餌,坐在橋上,垂了下去。等了半天,不見動靜,正在著急之際,忽覺一動,用力一甩,有條小魚離開了水面。但因用力過猛,小魚從橋這面飛到了橋那面,落進水裡,揚長而去。結果,我的全部努力,只不過是讓那條小魚坐了一趟飛機。而那時候,我雖然坐在橋上,但還並不知道橋梁的真正含義。

人生的際遇是難以預測的。我雖然因為喜歡遊山玩水,所以幹上了地質這一行,但是以前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還會跑到兩極。一九八二年,當我在南極走下飛機時,立刻被那冰雪的純潔和天地的氣勢所折服,從此一發而不可收,一去南極,五進北極,與巨浪抗爭,與風雪搏擊,終於到達了北極點,將那曲曲折折的足跡,從地球的底部一直延伸到了頂端,在茫茫大地上,留下了一條無形的印記。

人類雖然已近五十億,但有幸能到南極或北極者卻是稀如晨星,寥寥無幾。而能到過兩極者,就更少了,真是滄海一粟,屈指可數。當然,要去兩極,絕非一件輕鬆的事。每次出發之前,總要留下遺囑。幸運的是,這些遺囑均未派上用場,反倒成為玩笑的話題。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現在坐在家裡,冷眼觀天,俯首度日,三飽兩倒,不慮凍餒,偶有閑心,翻翻日記,往事如新,歷歷在目,連那時的苦難,也都變成了甜蜜的回憶,雖無萬貫家財,卻有一筆不小的精神財富,所謂後福,大約就是如此吧。

愛斯基摩人與外部世界,在觀念上有個明顯的不同,就是,我們喜歡攫為己有,他們卻喜歡共同分享。現在,我也希望能像愛斯基摩人那樣,將自己的這筆精神財富貢獻出來,與那些無緣親到南極和北極的朋友們,共同探討兩極的感受和思索,一起分享兩極的純潔與美麗。果能如此,此生足矣。

人生有時會突然頓悟。在跑遍了地球之後,我才真正體會到了橋梁的含義。是的,人類是需要各種各樣的橋梁的,空間上的橋梁,時間上的橋梁,文化上的橋梁,知識上的橋梁,觀念上的橋梁,感情上的橋梁等等。橋梁愈多,愈容易溝通;橋梁愈多,愈容易理解;橋梁愈多,對抗愈少;橋梁愈多,人類社會就會愈和諧。例如,我之所以能從東半球飛到西半球,南半球飛到北半球,靠的就是空中的橋梁。而與此同時,卻也架起了其他的橋梁,例如南極與北極的溝通,東方與西方的對比,我對外部世界的思索,中國人與愛斯基摩人的聯繫等等。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的一生其實就是在橋梁上度過的,在通過橋梁的同時,也在構築著橋梁的根基。

就在這走南闖北,東跑西顛當中,我又染上了一個怪毛病,就是無論走到哪裡,總想寫點東西。於是又架起了另外一座橋梁,那就是我和讀者之間的橋梁。而且,還愈架愈寬,愈延愈長。現在,終於獲得了一個難得的機會,又將這座橋梁延伸到了。。。


我是通過在美國的朋友曾永莉(Sirley Tseng)小姐的介紹,才與梅新先生取得了聯繫,當時聽說,《中央日報》新改版的「大千世界」需各類稿件,永莉小姐便推薦我來應試。我深知自己學淺才疏,不敢奢望。沒有想到,竟有三篇拙文相繼在副刊上刊出。於是得寸進尺,毛遂自薦,又將拙稿數篇寄上請教。後經梅新先生舉薦,遂得三民書局力助,於是有兩本拙作,《兩極紀實》和《天涯縱橫》,即將問世。

吃水不忘打井人。我一直盼望著,有那麼一天,能有機會向梅新先生當面致意。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忽從書局主編的信中獲悉,先生已於去年十月十日與世長辭。震驚之餘,深感痛惜,見面的事,也就只好等到黃泉之下了。後來,從永莉小姐寄來的報紙得知,梅新先生只不過大我三歲,卻如此匆匆,離別人世,獨到天堂去享清福。痛定思痛之餘,總想做點什麼,忽又想起了那點稿費,如果還有的話,斗膽拜託書局主編,替我買上一束鮮花,若有剩餘,再買上一點祭品,待兩本小冊子出版之後,一併獻於先生墓前,以此來表達我,一個相知何必曾相識的朋友,對他的深切懷念和無限哀思。

人生如夢,來去匆匆,感慨繫之,忽又想到了橋梁的事。其實,無論願意與否,每個人的面前,都還有兩座橋梁是必須要走的,一座通向天堂,一座通向地獄,至於要走哪一座,不僅要看自己的造化,還得取決於上帝的意志。當然,像梅新先生這樣的好人,肯定是到天堂上去了。至於鄙人,如果有幸能夠擠進去的話,一定要和梅新先生好好地聚一聚。

是為序。

一九九八年二月二十五日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