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东大版 陈奎德《海耶克 -- 世界哲学家丛书》(锁线胶订)
  • 台湾东大版 陈奎德《海耶克 -- 世界哲学家丛书》(锁线胶订)
  • 台湾东大版 陈奎德《海耶克 -- 世界哲学家丛书》(锁线胶订)
  • 台湾东大版 陈奎德《海耶克 -- 世界哲学家丛书》(锁线胶订)
  • 台湾东大版 陈奎德《海耶克 -- 世界哲学家丛书》(锁线胶订)
  • 台湾东大版 陈奎德《海耶克 -- 世界哲学家丛书》(锁线胶订)
  • 台湾东大版 陈奎德《海耶克 -- 世界哲学家丛书》(锁线胶订)
  • 台湾东大版 陈奎德《海耶克 -- 世界哲学家丛书》(锁线胶订)
  • 台湾东大版 陈奎德《海耶克 -- 世界哲学家丛书》(锁线胶订)
  • 台湾东大版 陈奎德《海耶克 -- 世界哲学家丛书》(锁线胶订)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自营 台湾东大版 陈奎德《海耶克 -- 世界哲学家丛书》(锁线胶订)

本书定价新台币230元

66 全新

库存3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奎德

出版社台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ISBN9789571922843

出版时间1999-06

装帧平装

页数318页

货号9789571922843

上书时间2024-12-17

孔网新书广场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在二十世紀人類思想史和經濟學史中,海耶克赫然在目。  

作為經濟學家,海耶克以其專精的創獲奪得諾貝爾獎;作為政治學家,他於本世紀 左右兩翼烏雲蔽日之時重啟自由主義之光,力挽狂瀾。  

他畢生的學術事業同本世紀曲折的歷史潮流相糾纏,成為世紀滄桑的預言家與見 證人。  

特別是,對於曾經在法西斯制度與共產主義制度下度過難忘歲月的人們,海耶克, 更是一個牽動感情的名字。  

本書把海耶克放在二十世紀詭譎多變的歷史風雲中,探索其學術與思想歷程,並 涉及當代相關的重大論戰。  

它既是與海耶克的精神對話,也是對二十世紀人類起伏跌宕命運底蘊的窺探。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又译为海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1899年5月8日-1992年3月23日)是奥地利出生的英国知名经济学家、政治哲学家,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被广泛誉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及社会思想家之一。  哈耶克的学术生涯主要任教于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美国芝加哥大学以及德国弗赖堡大学,他被广泛视为奥地利经济学派最重要的成员之一,但与芝加哥经济学派关系密切。 他坚持自由市场资本主义、自由主义,主要代表作包括《通往奴役之路》《致命的自负》《自由秩序原理》等。   

1947年,哈耶克主持创办了朝圣山学社(Mont Pelerin Society)。1984年,他获颁英国的荣誉勋爵,以表彰其对经济学研究所做出的贡献。1991年,他获颁美国的总统自由勋章。1992年3月23日,哈耶克于德国弗赖堡逝世,享年92岁。



【作者简介】
陳奎德
一九四六年生於南京巿。上海復旦大學哲學博士(一九八五)。曾任「復旦大學理論工作者聯合會」會長,華東化工學院(現華東理工大學)文化研究所所長、副教授,上海《思想家》雜誌主編,上海中西哲學與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促進會學術委員,美國波士頓學院訪問教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訪問學者,《民主中國》雜誌主筆,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人文學部常務協調人等。現任普林斯頓中國學社研究員兼執行主席。出版有《懷特海》、《煮酒論思潮》等專著,並發表多種學術論文和評論等。傳記分別收入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主編《世界名人傳記辭典》及《Who's Who知識分子卷》。



自 序


在二十世紀的思想家中,海耶克堪稱焦點。其理論命運的起伏漲落,奪人眼目;其色彩傾向的鮮明徹底,不假辭色。若要徵選本世紀最牽動評論家情感的思想者,海耶克勢將雀屏中選。贊者推之為睥睨世紀之雄,抑者視之為抱殘守缺之輩。褒貶兩極,毀譽紛呈,莫衷一是。

然而,無論何家何派,都無法否認海耶克的重要性。即使是其論敵,也承認他在當代的巨大影響。作為經濟學家,他以其專精的創獲奪得諾貝爾獎;作為政治哲學家,他於本世紀左右兩翼烏雲蔽日之時重啟自由主義之光,力挽狂瀾。而世紀末石破天驚的歷史劇變,更是無可爭辯地把他推到了經濟學界和政治哲學界的聚光燈下。他畢生的學術事業同本世紀歷史潮流的曲折走向相糾纏,成為本世紀歷史演變的預言家與見證人。

有鑒於此,在某種意義上,與海耶克對話,就是與二十世紀的歷史對話;探索海耶克的學術與思想歷程,也就是窺探二十世紀人類起伏跌宕命運的底蘊。這是筆者撰寫本書的基本初衷。

本書並不想標榜「純客觀中立」而刻意隱藏作者的傾向。事實上,那也是徒勞的,並有污辱讀者智力之嫌。筆者竭力嘗試的是:以同情的理解,「入乎其內」;用不同的視角,「出乎其外」;在此基礎上,坦誠地給出自己的判斷。是耶非耶,交付讀者裁判。

如前所述,一旦踏入海耶克所涉的學術思想領域,由於各家評論毀譽交加,不可避免會遭遇情緒洶洶的意識形態陷阱,勢必濺得滿身泥漿,無法潔身自好,難於以不偏不倚的面目示人。不過,好在筆者既無潔癖,對平衡術也興味索然。「求仁得仁,何所怨哉」。

本書之緣起,有賴傅偉勳教授的多次催促。而今傅先生已溘然辭世,謹以此書告慰他在天之靈。筆者在寫作過程中,承蒙余英時教授及林毓生教授激勵與支持,在此謹致由衷的謝忱。當然,毋庸贅言的是,本書錯訛之處,概由筆者負責,深望方家指正。是為序。

陳奎德
1998年10月於普林斯頓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