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礼包:钱理群签名+钤印+限量精装毛边本《中国现代文学新讲:以作家作品为中心》(16开一版一印,附中国现代文学新讲别册+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作品年表) + 钤启功印《论书绝句(注释本)》(16开,一版一印)+钤启功印《启功口述历史(修订版)》(16开,一版一印)
  • 礼包:钱理群签名+钤印+限量精装毛边本《中国现代文学新讲:以作家作品为中心》(16开一版一印,附中国现代文学新讲别册+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作品年表) + 钤启功印《论书绝句(注释本)》(16开,一版一印)+钤启功印《启功口述历史(修订版)》(16开,一版一印)
  • 礼包:钱理群签名+钤印+限量精装毛边本《中国现代文学新讲:以作家作品为中心》(16开一版一印,附中国现代文学新讲别册+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作品年表) + 钤启功印《论书绝句(注释本)》(16开,一版一印)+钤启功印《启功口述历史(修订版)》(16开,一版一印)
  • 礼包:钱理群签名+钤印+限量精装毛边本《中国现代文学新讲:以作家作品为中心》(16开一版一印,附中国现代文学新讲别册+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作品年表) + 钤启功印《论书绝句(注释本)》(16开,一版一印)+钤启功印《启功口述历史(修订版)》(16开,一版一印)
  • 礼包:钱理群签名+钤印+限量精装毛边本《中国现代文学新讲:以作家作品为中心》(16开一版一印,附中国现代文学新讲别册+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作品年表) + 钤启功印《论书绝句(注释本)》(16开,一版一印)+钤启功印《启功口述历史(修订版)》(16开,一版一印)
  • 礼包:钱理群签名+钤印+限量精装毛边本《中国现代文学新讲:以作家作品为中心》(16开一版一印,附中国现代文学新讲别册+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作品年表) + 钤启功印《论书绝句(注释本)》(16开,一版一印)+钤启功印《启功口述历史(修订版)》(16开,一版一印)
  • 礼包:钱理群签名+钤印+限量精装毛边本《中国现代文学新讲:以作家作品为中心》(16开一版一印,附中国现代文学新讲别册+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作品年表) + 钤启功印《论书绝句(注释本)》(16开,一版一印)+钤启功印《启功口述历史(修订版)》(16开,一版一印)
  • 礼包:钱理群签名+钤印+限量精装毛边本《中国现代文学新讲:以作家作品为中心》(16开一版一印,附中国现代文学新讲别册+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作品年表) + 钤启功印《论书绝句(注释本)》(16开,一版一印)+钤启功印《启功口述历史(修订版)》(16开,一版一印)
  • 礼包:钱理群签名+钤印+限量精装毛边本《中国现代文学新讲:以作家作品为中心》(16开一版一印,附中国现代文学新讲别册+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作品年表) + 钤启功印《论书绝句(注释本)》(16开,一版一印)+钤启功印《启功口述历史(修订版)》(16开,一版一印)
  • 礼包:钱理群签名+钤印+限量精装毛边本《中国现代文学新讲:以作家作品为中心》(16开一版一印,附中国现代文学新讲别册+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作品年表) + 钤启功印《论书绝句(注释本)》(16开,一版一印)+钤启功印《启功口述历史(修订版)》(16开,一版一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自营 礼包:钱理群签名+钤印+限量精装毛边本《中国现代文学新讲:以作家作品为中心》(16开一版一印,附中国现代文学新讲别册+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作品年表) + 钤启功印《论书绝句(注释本)》(16开,一版一印)+钤启功印《启功口述历史(修订版)》(16开,一版一印)

258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钱理群 等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等

出版时间2023-05

装帧精装

货号30000491750

上书时间2024-12-14

孔网新书广场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 · · · · ·

★ 晚年钱理群写给大家的——中国现代文学入门之书

★ 大部头,小单元,轻松开启以作家作品为中心的“陪伴式”阅读

★ 更有钱老原声朗读名家名作,一部“有情”“有人”的“有声文学史”!

★ 加赠精制文学地图+文学别册(内含名家文评、钱理群珍贵老照片、“十三邀”访谈节录)

————

◆ 下功夫,读原典——打开现代中国的一种方式,是打开现代文学

“文学史的大厦,主要是靠作家,特别是大作家、经典作家支撑的;而作家的主要价值体现,就是他的作品文本。离开了作家、作品这两个基本要素,就谈不上文学史。”

本书以“现代文学三十年”发展脉络为基本框架,以“作家作品为中心”,精选45位作家、60多篇作品,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回到文学阅读与研究的起点,回归文学本身。以系统的知识梳理与讲解,带你认识、了解现代文学,走进中国现代文学的世界。

◆ 一部有“文学味儿”的、“有声的”的文学史

从《新青年》杂志诞生,现代文学三十年,既有“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也有沈从文、萧红、张爱玲、赵树理、丁玲、钱锺书、废名、汪曾祺……整个现代文学史就是一部现代中国人的心灵史,是现代作家作为现代中国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社会变革与转向作出内心反应和审美反应的历史。

本书搭配有年代感满满的作家照片墙、丰富的人物时间线、清晰的文学家族树,同时还配有钱老原声朗读“国民级文学经典”音频——在钱老的声音与文字中,感受文学的激情与力量。

◆ 一部极具钱理群研究特色的文学史

“整本书有800多页,讲到张爱玲才只是400页。换句话说,40年代占了这本文学史的一半篇幅。很少有这样处理的,没有一个人像他这么重视40年代文学。”(许子东语)

在本书中,钱老倾注了最多精力、最大深情的,就是40年代的文学。用将近一半的篇幅,钱老探讨了40年代特殊的战争环境养育出的大批作家与作品,使之成为这本“个人文学史”的一大特色。

◆ 加赠精制文学地图 +“走近钱理群”别册

一览现代文学长河的璀璨群星、文学脉络、思潮变革……多角度理解这位极具影响力的人文学者的治学生涯与思想。

目录  · · · · · ·

◆ 前言

◆ 1917—1927第一编 思想启蒙时代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

第一章 理论的倡导

第一节 胡适:开启文学语言的变革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将现代文学语言的创造与现代民族国家的语言构建相联结

第二节 周作人:倡导文学思想革命

《人的文学》——“人的文学”“个人本位的文学”“平民的文学”目标的确立

第三节 鲁迅:“文学革命”实绩的创造者与开拓者

《无声的中国》——历史性的要求:“说现代中国人的,自己的,真心的话”

第二章 开创期的文体、语言试验

第一节 现代小说 :形式的创造

鲁迅:起点即成熟,开创中国和东方现代小说的全新范式

《狂人日记》——“表现的深切”与“格式的特别”,以及鲁迅的自省

《孔乙己》——“看—被看”模式的复杂、深厚与表达的从容

《在酒楼上》——“zui富鲁迅气氛的小说”:从“小说”看鲁迅其“人”,体会鲁迅小说的“复调性”

郁达夫:“自叙体现代抒情小说”的独创,语言“西化”中的“古典味”

《春风沉醉的晚上》——“同是天涯沦落人”模式的现代版

叶圣陶:现代小说体式和文学语言的规范化

《晨》——西方“横截面”小说理论的借鉴

第二节 现代新诗:外来形式如何在中国扎根

郭沫若:“新的诗歌体制”的建立者

《天狗》——形式的解放,“自由诗体”的创造

《地球!我的母亲!》——新诗的“落地”:“天地合一,天人合一”

闻一多:新诗的规范化,“格律诗”的试验

《发现》——闻一多式的沉郁:将奔放的情感控制于严谨的形式中

徐志摩:“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

《雪花的快乐》——“人—自然—时代—诗”的精灵融为一体

第三节 现代散文:在继承与突破传统中构建现代汉语新范式

周作人:在散文中找到自己,开创“爱智者的散文体”

《苦雨》——周作人散文的基本意象

《苍蝇》——“人情”与“物理”的融合,周作人那一代人的“童心”

朱自清:为中小学语文教育提供现代汉语范本

《背影》——“情感的自然流露”与“不尽然”间的张力

冰心:“五四”zui有影响的女作家,20世纪80年代“爱的文学”“美的文学”的归来

《山中杂记》(节选)——童心与审美之心

《往事(一)》(节选)——“海化的诗人”,“母爱”的哲学

鲁迅:“为自己写的”散文里的个体生命与个人话语的存在

《无常》——鲁迅的生命和文学与死亡体验、民间记忆的联系

《影的告别》——“有—无—有”的生命转换,语言的决绝与缠绕

《颓败线的颤动》——鲁迅的生存、言说困境和他的“语言冒险”:现代文学、现代音乐、现代美术融为一体的创造的独一无二性

第四节 现代话剧:西方戏剧形式中国化的zui初实验

田汉:“诗人写剧”,语言追求中的唯美主义

《古潭的声音》——神秘的象征戏剧,启蒙主义语境下的女性:“五四”女性文学的独特样式

丁西林:喜剧、独幕剧艺术的实验

《酒后》——发掘日常生活里的喜剧因素,创造新颖的喜剧结构

◆ 1928—1937.6第二编 社会大变动时代现代文学范式的建构

第三章 现代都市文学、现代乡土文学三大家

第一节 茅盾:现代中国都市文学与左翼文学的开拓者

《子夜》(节选)——“进入20世纪30年代上海都市生活”

第二节 老舍:“中国市民阶层zui重要的表现者与批判者”

《断魂枪》——老舍文学的“京味”,俗白中见精致美的语言特色

第三节 沈从文:一个乡下人和两个都市的相遇与相撞,由此产生的现代中国乡土小说

《边城》(节选)——乡土书写里的“沈从文的寂寞”

第四章 现代都市文学的文体新实验

第一节 穆时英等:新感觉派小说,西方现代主义的引入,新市民文学的先锋性

《夜总会里的五个人》——现代派小说里的“有意味的形式”

第二节 戴望舒:现代派诗歌,“显、隐适度”与“由重诗形到重意象”的美学转折

《寻梦者》——诗外之意与外在形式

《乐园鸟》——现代人的“天问”与“自问”

第三节 曹禺:现代剧场艺术的诞生,中国话剧史的顶峰及其超前性和内在的孤独

《日出》(节选)——欣赏其艺术,思考其命运

第四节 鲁迅:“杂文”,终于找到的属于革命时代和自我生命的文体

《推》——鲁迅杂文的思维与笔法

《现代史》——荒谬联想,鲁迅“毒笔”之妙与深

第五节 夏衍等:报告文学,左翼文学的文体

《包身工》(节选)——“中国现代都市文明病”的文学书写

◆ 1937.7—1949.9第三编 民族解放战争年代现代文学的纵深发展

第五章 不同战区、文学空间里的六大家

第一节 重庆:巴金——战争中对“家庭、家族”的重新指认

《寒夜》(节选)——战争中巴金这一代人既彻底绝望,又心怀新梦想的精神世界

第二节 昆明:冯至——生命的沉思:追寻大自然与日常生活中的永恒

《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自我生命怎样融入大自然

《我们天天走着一条小路》——如何发现身边事物的美,不断获得新生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诗与思”,文学里的生命哲学

《伍子胥》(节选)——冯至式的“战争文本”

第三节 香港:萧红——东北大地女儿的童心世界

《呼兰河传》(节选)——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回忆体”小说新样式

第四节 上海:张爱玲——一个苍凉的手势,凡人世俗人生的审美观照

《倾城之恋》(存目)——生命和文学与现代都市的真正融合,“文明废墟”上的虚无感和“想抓住什么”的刹那追求

第五节 重庆—延安:艾青——根深植在“土地”上的诗人,面对“太阳”歌唱的“吹号者”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艾青式的忧郁,“自由诗体”的倡导,灰黄与金红的基本色调

第六节 山西:赵树理——“农民中的圣人”,“农民书写”的独创与丰厚

《李有才板话》(节选)——赵树理式的“问题小说”和“评书体现代小说”

第六章 战争文学的多元探索

第一节 民族与阶级本位的英雄主义、浪漫主义的战争文学

丘东平:“作家—士兵”的合一

《第七连》(节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战争文学叙述的内在张力

邵子南:“英雄的成长”

《地雷阵》(节选)——“新儿女英雄传”

第二节 流亡者文学:个体本位的英雄主义、浪漫主义,又反思英雄主义、浪漫主义的战争文学

路翎:永远的“流亡者”

《财主底儿女们》(节选)——揭示“精神奴役创伤”,反抗“语言奴役创伤”:路翎式的“现代心理历史小说”

师陀:跋涉者的漂泊之旅

《果园城》——写“不是小说的小说”,创“小城文学”新体式

第三节 日常生活的美学发现与展示:凡人的反(非)英雄主义、反(非)浪漫主义的战争文学

文载道:“欲说还休的无言之恸”

《关于风土人情》——“忧患时的闲适,寂寞的不寂寞之感”

南星:“径直到诗境中去生活”

《来客》——从容、安宁、亲近背后的悲凉

第七章 现代文学发展的新趋向

第一节 五四新文学走向边远地区和底层民间社会

李季:将民间爱情叙事纳入革命叙事

《王贵与李香香》(节选)——民间抒情诗体向现代叙事诗的转化,“现代新诗的民歌化”

第二节 雅、俗对立趋于消解与相互融合

张恨水:将个体生命融入国家、民族、社会、民众之中

《八十一梦》(节选)——荒唐中的真实,虚构梦里的真梦

第三节 作家与文学的皈依,“新小说”的诞生

丁玲:“怎么也离不开这块土地”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节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种创作模式互渗的复杂性与丰富性

第八章 文学发展的新的可能性

第一节 张天翼:坚守文学的批判功能,创造集现实性、超越性于一身的典型形象

《华威先生》——“笑”是怎样产生的?

第二节 沙汀:四川文化中深沉的喜剧感与诗意

《在其香居茶馆里》——四川茶馆文化,乡绅社会,人情世故,方言妙语

第三节 钱锺书:西化知识分子的自嘲、自省,悖论式的机智与反讽

《围城》(存目)——“傻话”与“痴话”:“以喜剧方式‘讲述’,以悲剧方式‘思考’”

第四节 孙犁:战争中的女人是足以对抗丑的极致的“美的极致”

《嘱咐》(节选)——像追求真理一样追求语言的美

第五节 端木蕻良:粗犷与温馨两种对立美学因素的对衬与交织

《初吻》——“回溯性叙事中的儿童视角”

第六节 骆宾基:从战场到大山的还乡之路

《乡亲——康天刚》——“女人—儿童—马和狗—深谷”:战乱中追寻生命之根

第七节 无名氏:通俗、先锋两栖作家

《塔里的女人》(节选)——将生命意识吹进爱情故事躯壳,人性中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第八节 李拓之:自觉追求繁复、华丽、堆砌、雕琢与妖艳、怪异的美

《文身》——生命力的诞生与女性的命运

第九节 废名:现代堂吉诃德的归来

《莫须有先生教国语》——议论体的小说新模式,古典化的语言试验

第十节 穆旦:战争废墟上的中国现代哈姆雷特

《诗八首》——中国式的现代主义诗歌:直面现实、人生、自我的矛盾,现实、象征、玄学的结合,抽象化抒情

第十一节 汪曾祺:穿越时空,从40年代走到80年代

《异秉》——“一种思索方式,情感方式”:对小人物的可笑的悲悯,写实与象征的圆融

◆ 权当“结束语”: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的思考

◆ 后记

◆ 附录一 延伸阅读书目

◆ 附录二 百年来的中国新文学史(举要)

钤启功印《论书绝句(注释本)》(16开,一版一印)

【内容简介】

书中收录了先生历年评论书学理论的七言绝句百首、对历代书法名家、书法名迹碑帖进行评价的短评百篇;他以百首古体诗 ,总结了几十年的书法实践,其中涉及了数以百计的碑帖和书法著作,并对历代书家和书法理论,做了精妙的解读。每首绝句后另有短评,纵论历代书法名家及书法名迹传本的优劣及真伪。本书全部为启功墨迹,赵仁珪注释,附印历代书法名迹以配诗,最后附《论书随笔》和《论书札记》两篇。

【作者简介】

启功(1912—2005),字元伯、元白,满族,生于北京。学者,书画家,古典文献学家。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长期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一生教书育人,研究学问,著述甚丰,有《启功丛稿》《古代字体论稿》等存世。

古代论书法的文章,很不易懂。原因之一是所用比喻往往 近于玄虚。即使用日常所见事物为喻,读者的领会与作者的意图,并不见得都能相符。原因之 是立论人所提出的方法,由于行文的局限,不能完全达意,又不易附加插图,再加上古今生活起居的方式变化,后人以自己的习惯去理解古代的理论内容,以致发生种种误解。

比喻的难解,例如“折钗股、屋漏痕”,大致是指笔划有硬折处和运笔联绵流畅,不见起止痕迹的圆浑处。“折钗股”又有作“古钗脚”的,便是全指圆浑了。用字尚且不同,怎 么要求解释正确呢?

又例如:古代没有高桌,人都席地而坐,左手执纸卷,右手执笔,这时只能用前三指去执笔,有如今天我们拿钢笔写字的样式,这在敦煌发现的唐代绘画中见到很多。后人只听说古人用三指握管,于是坐在高桌前,从肘至腕一节与桌面平行,笔杆与桌面垂直,然后用三指尖捏着笔杆来写,号称古法,实属误解。

诸如此类的误解误传,今天从种种资料印证,旧说常有重新解释的必要。启功幼年也习闻过那些被误解而成的谬说,也曾试图重新做此较近乎情理的解释,不敢自信所推测的都能合理,至少是寻求合乎情理的探索。发表过一些议论,刊在与一位同好合作的《书法概论》中,向社会上方家求教。从这种探索而联系起对许多误传的剖析,有时记出零条断句,随时写出,没有系统。案头偶有花笺,顺手抄录,也没想到过出版。

……这里的一些论点,只是自己大胆探索的浅近议论,并没想“执途人以强同”。 凡与传统论点未合处,都属我个人不见得成熟的理解,如承纠正,十分感谢。

一九九二年二月十五日启功自识

钤启功印《启功口述历史(修订版)》(16开,一版一印)

编辑推荐

启先生一生的经历并不是一个“个体”的经历,它折射了现当代很多历史的痕迹;如果推及他的家族,还能再现晚清以至近代史的很多片段。他的一生本身就是一部很好的历史教材。                                                            ——赵仁珪

内容简介

本书是启功九十岁以后的口述,经启功的弟子、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仁珪整理而成。在本书中,启功回顾了自己一生的经历。他的一生并没有投入到惊天动地的政治斗争的前沿和时代旋涡的中心,过的基本是书斋的生活。但他特殊的家庭背景、他特殊的生活经历、他在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中的特殊才能和地位,使他的书斋生活更为独特、精彩。从这里我们可以瞥见现当代很多历史的痕迹,也可以窥见当时著名文艺沙龙和著名文人的活动踪影。这些是其他人很难提供的珍贵资料。

作者简介

启功(1912—2005),字元伯、元白,满族,生于北京。学者,书画家,古典文献学家。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长期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一生教书育人,研究学问,著述甚丰,有《启功丛稿》《古代字体论稿》等存世。

目 录

章   我的家族   

一、我的姓氏和世系   

二、我所知道的乾隆与和亲王   

三、我的几位祖上和外祖上  

第二章   我的童年和求学之路   

一、童年生活   

二、入学前后   

三、我的几位恩师   

第三章   我与辅仁大学   

一、三进辅仁   

二、循循善诱与登堂入室   

三、辅仁逸事   

第四章   我与师大   

一、院系调整   

二、反右风波   

三、艰难岁月   

四、老伴之死   

五、迟到的春天   

第五章   学艺回顾   

一、书画创作   

二、书画鉴定   

三、诗词创作  

四、学术著作 

结语 “诗言志”   

整理后记  赵仁珪  

显示部分信息

在线试读

我的家族

 

一、我的姓氏和世系

我叫启功,字元白,也作元伯,是满洲族人,简称满族人,属正蓝旗。自 1931 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后,大多数满洲人就不愿意把自己和“满洲”这两个字联系在一起了。但那是日本人造的孽,是他们侵略了“满洲”,分裂了中国,这不能赖满洲族人。日本强行建立伪满洲国,想把满洲族人变成“满洲国”人,这是对满洲人的极大侮辱。后来日本又把溥仪弄到“满洲”,让他先当执政,后当皇帝。如果他从大清皇帝的宝座上退位后,变着法儿地想复辟,重登帝位,那也是他自己的事,与我们满洲人无关;但由日本人扶持,做日本人控制下的傀儡皇帝,那就是对满洲族人的极大侮辱了。溥仪有一个号叫“浩然”,不管他叫溥仪也好,还是叫“浩然”也好,不管他真“浩然”也好,还是假“浩然”也好,这都是他自己的事,与我们无关;但他一旦叫了“满洲国”的皇帝,就与我们有关了。这等于把耻辱强加在所有满洲族人的身上,使他个人的耻辱成为所有满洲族人的耻辱。这是我们所不能允许的,也是我们不能承认的。我们是满洲族,但不是“满洲国”的族;我们是满洲族的人,但不是“满洲国”的人,这是我首先要声明和澄清的。

满洲族的姓很多。满语称姓氏为“哈拉”。很多满语的姓都有对应的汉姓。如“完颜”氏,是从金朝就传下来的姓,音译成汉姓就是“王”;“瓜尔佳”氏,音译成汉姓就是“关”。所以现在很多姓王的、姓关的,都是完颜氏和瓜尔佳氏的后代,当然更多的是原来的汉姓。这也是民族融合的一种体现。我曾写过一篇《谈清代改译少数民族姓名事》的文章,登在《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4 期上,专谈有关这方面的事情。

我既然叫启功,当然就是姓启名功。有的人说:您不是姓爱新觉罗名启功吗?很多人给我写信都这样写我的姓和名,有的还用新式标点,在爱新觉罗和启功中间加一点。还有人叫我“金启功”。对此,我要正名一下。“爱新”是女真语,作为姓,自金朝就有了,按意译就是“金”,但那时没有“觉罗”这两个字。“觉罗”是根据满语 gioro 的音译。它原来有独自的意思。按清制,称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为“大宗”,他的直系子孙为“宗室”,束金

黄带,俗称“黄带子”。塔克世的父亲觉昌安兄弟共六人,俗称“六祖”。对这些非塔克世 - 努尔哈赤“大宗”的伯、叔、兄、弟的后裔称“觉罗”,束红带,俗称“红带子”,族籍也由宗人府掌管,政治经济上也享有特权,直到清亡后才废除。清朝时,把这个“觉罗”当作语尾,加到某一姓上,如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原来是“舒舒”氏,后来加上“觉罗”,就叫“舒舒觉罗”,而老舍又从“舒舒”中取个“舒”字做自己的姓,又把第二个舒字拆成“舍”...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