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6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钱理群 等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等
出版时间2023-05
装帧精装
货号30000491751
上书时间2024-12-09
内容简介 · · · · · ·
★ 晚年钱理群写给大家的——中国现代文学入门之书
★ 大部头,小单元,轻松开启以作家作品为中心的“陪伴式”阅读
★ 更有钱老原声朗读名家名作,一部“有情”“有人”的“有声文学史”!
★ 加赠精制文学地图+文学别册(内含名家文评、钱理群珍贵老照片、“十三邀”访谈节录)
————
◆ 下功夫,读原典——打开现代中国的一种方式,是打开现代文学
“文学史的大厦,主要是靠作家,特别是大作家、经典作家支撑的;而作家的主要价值体现,就是他的作品文本。离开了作家、作品这两个基本要素,就谈不上文学史。”
本书以“现代文学三十年”发展脉络为基本框架,以“作家作品为中心”,精选45位作家、60多篇作品,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回到文学阅读与研究的起点,回归文学本身。以系统的知识梳理与讲解,带你认识、了解现代文学,走进中国现代文学的世界。
◆ 一部有“文学味儿”的、“有声的”的文学史
从《新青年》杂志诞生,现代文学三十年,既有“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也有沈从文、萧红、张爱玲、赵树理、丁玲、钱锺书、废名、汪曾祺……整个现代文学史就是一部现代中国人的心灵史,是现代作家作为现代中国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社会变革与转向作出内心反应和审美反应的历史。
本书搭配有年代感满满的作家照片墙、丰富的人物时间线、清晰的文学家族树,同时还配有钱老原声朗读“国民级文学经典”音频——在钱老的声音与文字中,感受文学的激情与力量。
◆ 一部极具钱理群研究特色的文学史
“整本书有800多页,讲到张爱玲才只是400页。换句话说,40年代占了这本文学史的一半篇幅。很少有这样处理的,没有一个人像他这么重视40年代文学。”(许子东语)
在本书中,钱老倾注了最多精力、最大深情的,就是40年代的文学。用将近一半的篇幅,钱老探讨了40年代特殊的战争环境养育出的大批作家与作品,使之成为这本“个人文学史”的一大特色。
◆ 加赠精制文学地图 +“走近钱理群”别册
一览现代文学长河的璀璨群星、文学脉络、思潮变革……多角度理解这位极具影响力的人文学者的治学生涯与思想。
作者简介 · · · · · ·
钱理群,1939年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中国著名人文学者。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鲁迅研究,以及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史研究。
代表作有《心灵的探寻》《周作人传》《丰富的痛苦: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的东移》《1948:天地玄黄》《与鲁迅相遇》等。80 年代他牵头撰写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至今仍有难以取代的生命力。
他对20世纪中国思想、文学与社会的持续关注,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等的批评,特别是对中国知识分子历史与精神的深度考察,在学界与读者中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目录 · · · · · ·
◆ 前言
◆ 1917—1927第一编 思想启蒙时代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
第一章 理论的倡导
第一节 胡适:开启文学语言的变革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将现代文学语言的创造与现代民族国家的语言构建相联结
第二节 周作人:倡导文学思想革命
《人的文学》——“人的文学”“个人本位的文学”“平民的文学”目标的确立
第三节 鲁迅:“文学革命”实绩的创造者与开拓者
《无声的中国》——历史性的要求:“说现代中国人的,自己的,真心的话”
第二章 开创期的文体、语言试验
第一节 现代小说 :形式的创造
鲁迅:起点即成熟,开创中国和东方现代小说的全新范式
《狂人日记》——“表现的深切”与“格式的特别”,以及鲁迅的自省
《孔乙己》——“看—被看”模式的复杂、深厚与表达的从容
《在酒楼上》——“zui富鲁迅气氛的小说”:从“小说”看鲁迅其“人”,体会鲁迅小说的“复调性”
郁达夫:“自叙体现代抒情小说”的独创,语言“西化”中的“古典味”
《春风沉醉的晚上》——“同是天涯沦落人”模式的现代版
叶圣陶:现代小说体式和文学语言的规范化
《晨》——西方“横截面”小说理论的借鉴
第二节 现代新诗:外来形式如何在中国扎根
郭沫若:“新的诗歌体制”的建立者
《天狗》——形式的解放,“自由诗体”的创造
《地球!我的母亲!》——新诗的“落地”:“天地合一,天人合一”
闻一多:新诗的规范化,“格律诗”的试验
《发现》——闻一多式的沉郁:将奔放的情感控制于严谨的形式中
徐志摩:“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
《雪花的快乐》——“人—自然—时代—诗”的精灵融为一体
第三节 现代散文:在继承与突破传统中构建现代汉语新范式
周作人:在散文中找到自己,开创“爱智者的散文体”
《苦雨》——周作人散文的基本意象
《苍蝇》——“人情”与“物理”的融合,周作人那一代人的“童心”
朱自清:为中小学语文教育提供现代汉语范本
《背影》——“情感的自然流露”与“不尽然”间的张力
冰心:“五四”zui有影响的女作家,20世纪80年代“爱的文学”“美的文学”的归来
《山中杂记》(节选)——童心与审美之心
《往事(一)》(节选)——“海化的诗人”,“母爱”的哲学
鲁迅:“为自己写的”散文里的个体生命与个人话语的存在
《无常》——鲁迅的生命和文学与死亡体验、民间记忆的联系
《影的告别》——“有—无—有”的生命转换,语言的决绝与缠绕
《颓败线的颤动》——鲁迅的生存、言说困境和他的“语言冒险”:现代文学、现代音乐、现代美术融为一体的创造的独一无二性
第四节 现代话剧:西方戏剧形式中国化的zui初实验
田汉:“诗人写剧”,语言追求中的唯美主义
《古潭的声音》——神秘的象征戏剧,启蒙主义语境下的女性:“五四”女性文学的独特样式
丁西林:喜剧、独幕剧艺术的实验
《酒后》——发掘日常生活里的喜剧因素,创造新颖的喜剧结构
◆ 1928—1937.6第二编 社会大变动时代现代文学范式的建构
第三章 现代都市文学、现代乡土文学三大家
第一节 茅盾:现代中国都市文学与左翼文学的开拓者
《子夜》(节选)——“进入20世纪30年代上海都市生活”
第二节 老舍:“中国市民阶层zui重要的表现者与批判者”
《断魂枪》——老舍文学的“京味”,俗白中见精致美的语言特色
第三节 沈从文:一个乡下人和两个都市的相遇与相撞,由此产生的现代中国乡土小说
《边城》(节选)——乡土书写里的“沈从文的寂寞”
第四章 现代都市文学的文体新实验
第一节 穆时英等:新感觉派小说,西方现代主义的引入,新市民文学的先锋性
《夜总会里的五个人》——现代派小说里的“有意味的形式”
第二节 戴望舒:现代派诗歌,“显、隐适度”与“由重诗形到重意象”的美学转折
《寻梦者》——诗外之意与外在形式
《乐园鸟》——现代人的“天问”与“自问”
第三节 曹禺:现代剧场艺术的诞生,中国话剧史的顶峰及其超前性和内在的孤独
《日出》(节选)——欣赏其艺术,思考其命运
第四节 鲁迅:“杂文”,终于找到的属于革命时代和自我生命的文体
《推》——鲁迅杂文的思维与笔法
《现代史》——荒谬联想,鲁迅“毒笔”之妙与深
第五节 夏衍等:报告文学,左翼文学的文体
《包身工》(节选)——“中国现代都市文明病”的文学书写
◆ 1937.7—1949.9第三编 民族解放战争年代现代文学的纵深发展
第五章 不同战区、文学空间里的六大家
第一节 重庆:巴金——战争中对“家庭、家族”的重新指认
《寒夜》(节选)——战争中巴金这一代人既彻底绝望,又心怀新梦想的精神世界
第二节 昆明:冯至——生命的沉思:追寻大自然与日常生活中的永恒
《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自我生命怎样融入大自然
《我们天天走着一条小路》——如何发现身边事物的美,不断获得新生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诗与思”,文学里的生命哲学
《伍子胥》(节选)——冯至式的“战争文本”
第三节 香港:萧红——东北大地女儿的童心世界
《呼兰河传》(节选)——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回忆体”小说新样式
第四节 上海:张爱玲——一个苍凉的手势,凡人世俗人生的审美观照
《倾城之恋》(存目)——生命和文学与现代都市的真正融合,“文明废墟”上的虚无感和“想抓住什么”的刹那追求
第五节 重庆—延安:艾青——根深植在“土地”上的诗人,面对“太阳”歌唱的“吹号者”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艾青式的忧郁,“自由诗体”的倡导,灰黄与金红的基本色调
第六节 山西:赵树理——“农民中的圣人”,“农民书写”的独创与丰厚
《李有才板话》(节选)——赵树理式的“问题小说”和“评书体现代小说”
第六章 战争文学的多元探索
第一节 民族与阶级本位的英雄主义、浪漫主义的战争文学
丘东平:“作家—士兵”的合一
《第七连》(节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战争文学叙述的内在张力
邵子南:“英雄的成长”
《地雷阵》(节选)——“新儿女英雄传”
第二节 流亡者文学:个体本位的英雄主义、浪漫主义,又反思英雄主义、浪漫主义的战争文学
路翎:永远的“流亡者”
《财主底儿女们》(节选)——揭示“精神奴役创伤”,反抗“语言奴役创伤”:路翎式的“现代心理历史小说”
师陀:跋涉者的漂泊之旅
《果园城》——写“不是小说的小说”,创“小城文学”新体式
第三节 日常生活的美学发现与展示:凡人的反(非)英雄主义、反(非)浪漫主义的战争文学
文载道:“欲说还休的无言之恸”
《关于风土人情》——“忧患时的闲适,寂寞的不寂寞之感”
南星:“径直到诗境中去生活”
《来客》——从容、安宁、亲近背后的悲凉
第七章 现代文学发展的新趋向
第一节 五四新文学走向边远地区和底层民间社会
李季:将民间爱情叙事纳入革命叙事
《王贵与李香香》(节选)——民间抒情诗体向现代叙事诗的转化,“现代新诗的民歌化”
第二节 雅、俗对立趋于消解与相互融合
张恨水:将个体生命融入国家、民族、社会、民众之中
《八十一梦》(节选)——荒唐中的真实,虚构梦里的真梦
第三节 作家与文学的皈依,“新小说”的诞生
丁玲:“怎么也离不开这块土地”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节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种创作模式互渗的复杂性与丰富性
第八章 文学发展的新的可能性
第一节 张天翼:坚守文学的批判功能,创造集现实性、超越性于一身的典型形象
《华威先生》——“笑”是怎样产生的?
第二节 沙汀:四川文化中深沉的喜剧感与诗意
《在其香居茶馆里》——四川茶馆文化,乡绅社会,人情世故,方言妙语
第三节 钱锺书:西化知识分子的自嘲、自省,悖论式的机智与反讽
《围城》(存目)——“傻话”与“痴话”:“以喜剧方式‘讲述’,以悲剧方式‘思考’”
第四节 孙犁:战争中的女人是足以对抗丑的极致的“美的极致”
《嘱咐》(节选)——像追求真理一样追求语言的美
第五节 端木蕻良:粗犷与温馨两种对立美学因素的对衬与交织
《初吻》——“回溯性叙事中的儿童视角”
第六节 骆宾基:从战场到大山的还乡之路
《乡亲——康天刚》——“女人—儿童—马和狗—深谷”:战乱中追寻生命之根
第七节 无名氏:通俗、先锋两栖作家
《塔里的女人》(节选)——将生命意识吹进爱情故事躯壳,人性中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第八节 李拓之:自觉追求繁复、华丽、堆砌、雕琢与妖艳、怪异的美
《文身》——生命力的诞生与女性的命运
第九节 废名:现代堂吉诃德的归来
《莫须有先生教国语》——议论体的小说新模式,古典化的语言试验
第十节 穆旦:战争废墟上的中国现代哈姆雷特
《诗八首》——中国式的现代主义诗歌:直面现实、人生、自我的矛盾,现实、象征、玄学的结合,抽象化抒情
第十一节 汪曾祺:穿越时空,从40年代走到80年代
《异秉》——“一种思索方式,情感方式”:对小人物的可笑的悲悯,写实与象征的圆融
◆ 权当“结束语”: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的思考
◆ 后记
◆ 附录一 延伸阅读书目
◆ 附录二 百年来的中国新文学史(举要)
朱伟签名钤印+限量毛边本《考吃》(一版一印)一本书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前世今生
编辑推荐:
1.一本书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前世今生
有关中国饮食文化的文献,浩如烟海。本书从中国民间供奉的“厨神”谈起,接着谈水、火、油、盐等基本饮食要素,再谈到饼、馒头、面条等风味主食,然后谈各地美食,最后以“满汉全席”收尾,由此构成自成一家的“中国饮食文化史”。
2.兼具资料性与趣味性
本书以笔记的形式,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要素以及各地的风味饮食做考证和诠释,寻觅中国饮食中的文化传统。作者在了解大量文献的前提下,通过认真的引证、辨析和梳理,将饮食、民俗以及更加宽阔的俗文化史的内容串联在一起,既构成丰厚的知识背景,又不失浓厚的文化旨趣。
内容简介:
本书以笔记的形式,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要素以及各地的风味饮食做考证和诠释,寻觅中国饮食中的文化传统。作者在了解大量文献的前提下,通过认真的引证、辨析和梳理,将饮食、民俗以及更加宽阔的俗文化史的内容串联在一起,既构成丰厚的知识背景,又不失浓厚的文化旨趣。从体例上而言,本书从中国民间供奉的“厨神”谈起,接着谈水、火、油、盐等基本饮食要素,再谈到饼、馒头、面条等风味主食,然后谈各地美食,最后以“满汉全席”收尾,由此构成自成一家的“中国食史”。
作者简介:
朱伟,生于上海,上世纪60年代末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上山下乡,下乡时开始小说写作。1978年起在《中国青年》杂志做记者、编辑。1983年起在《人民文学》小说编辑室做编辑、编辑部副主任,曾在《人民文学》推出刘索拉、阿城、莫言、余华、苏童、格非等一大批作家。1993年起任《爱乐》杂志主编。1995年起任《三联生活周刊》主编。编著大型古典音乐工具书《音乐圣经》,著有散文集《有关品质》。
新版序
自 序
厨 神
灵 水
火
油
盐
酱
醋
糖
羹
八 珍
饼
馒 头
面 条
粽 子
米 线
馄 饨
豆 腐
熊 掌
烧 鹅
吃 羊
金齑玉脍
鲤 鱼
鲥 鱼
鲫 鱼
河 豚
鱼 丸
食 蟹
潘 鱼
吃 蛇
东坡肉
东坡羹
荠 菜
马 兰
鲃肺汤
佛跳墙
豆 芽
面 筋
皮 蛋
痀偻承蜩
餐 菊
竹 笋
涮 肉
燕 窝
北京烤鸭
吃 素
腊八粥
冰食·冰酪
谭家菜
满汉全席
限量毛边本 · 蔡志忠《漫画南传<法句经>》(24开毛边,一版一印)
《漫画南传》是以“偈颂”构成,多半是四句一偈,间或有六句一偈,虽未严格用韵,却具节奏感,读之琅琅上口,便于深刻记忆;《漫画南传》在内容结构安排上看似信手拈来,却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化解烦恼的具体步骤与方法;《漫画南传》看似文字明白简洁,却包含着无穷无尽的义理,涵摄佛陀一生教化之精髓,勾画出佛教思想体系的总纲,自古以来便被看成是最佳之佛教入门书;”《漫画南传》的语言看似通俗易懂,却凝聚了佛陀对宇宙自然的思考,充满了佛陀对人生敏锐的洞察力,哲理深邃,启迪无穷,犹如不断涌出的泉水,无疑会是当今社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典。
我是漫画大师蔡志忠佛经漫画系列的“粉丝”,多年来一直阅读、收藏他创作的漫画书,并取其中部分用于教学、讲座,给听众带来会心的微笑。在后媒体时代,图像文化正以不可抗拒的力量走人我们繁忙的人生,成为传播信息与知识的重要手段。得知三联书店即将出版他的新作--《漫画南传》、《漫画北传》,无数众生将在他禅悟漫画的启发下,深层次领悟智慧之泉--《漫画南传《法句经》》,人生的境界在文字、漫画、创意、思考中得到升华,无限欢喜,特为序。
资中筠钤印《有琴一张(全新修订版)》(一版一印) 书中配有资先生从年轻到年老的珍贵照片!
《有琴一张》实际上是资中筠先生的音乐自传,亲切生动,别具一格。熟悉资先生的朋友和读者大多知晓资先生的钢琴演奏造诣,而听资先生将自己的生涯经历从学习和弹奏钢琴的特殊角度娓娓道来,当会给我们带来不小的惊喜! 这本小传,或许可以从一个侧面解释资先生的琴艺风范来自何处。但在我看来,它更有兴味的价值在于让读者观察到,资先生作为一名知识人兼钢琴家,如何通过与钢琴这件独特乐器的复杂交往和互动,经历中国现当代几十年来的社会心理变化,并经验个体命运在其中的沉浮变迁。
资中筠,1930年生于上海。1951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国际政治及美国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退休研究员、原所长。参与创办《美国研究》杂志与中华美国学会。主要著作:《追根溯源: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与发展,1945-1950》、《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资中筠集》(学术论文)等。译著:[法]巴尔扎克《公务员》,[美]薇拉·凯瑟《啊,拓荒者》,[英]阿兰·德波顿《哲学的慰藉》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