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定价新台币1100元
¥ 258 全新
仅1件
作者萧登福
出版社台湾文津出版社
ISBN9789863391319
出版时间2023-02
装帧平装
页数764页
货号9789863391319
上书时间2024-12-02
早期的人類社會,以巫來溝通人神,其後才有神職人員的設立。神職人員與巫的差別,在於後者有專業知識,有宗教理論、科儀與傳承。在中國殷商及西周,以巫覡為主導,春秋戰國而方士與神仙思想興起,方士即道士,秦始皇重方士而巫為備員,於是巫、道分流。至東漢光武重讖緯而遠方士,方士亦走入民間而形成太平道、正一等各種道派。魏晉南北朝,朝廷重道士,民間主巫覡。道士學有專精,有學理有術法,有壇場科儀,所祀以三清仙聖為主。巫覡以能見鬼神為主,所祀鬼神有陽神、陰神,甚至精魅神、物怪神,易淪於淫祀邪神,於是朝廷有禁淫祀之舉,而道教有誅符伐廟之規制,因而巫道分治,仙神有別。
自序
自古以來,人類敬天地而畏鬼神。天地,指司掌大自然的神祇,包括天帝、日、月、星、辰等天神,與后土、山、川、湖、海等地祇;鬼神,則是人死所成。原始社會的人類,所敬畏祭祀的,不外天神、地祇、人鬼三者,他們有特殊的靈力能賜福降禍於人。人們藉由事神者來溝通人神,求取平安福慶。
事神者,在商周時有巫覡,春秋戰國之際,方士與神仙思想盛行,有求道之老子、文子等道家,有萇弘、長桑君等求仙之方士。道家、方士二者皆以得仙或長生久視為目標,有煉藥及修養(營魄抱一、清靜無為)之方。於是由事神者,進而修煉成神。此時溝通人神者,則有:巫覡、道家、方士。巫覡重禱祀,道家重哲理,方士主術用。
秦始皇時獨尊神仙方術,方士為帝王所重,巫覡成祭祀時之備員,於是巫與方士分流,而方士與道家亦分流。東漢之世,由於帝王重讖緯疏遠神仙,因而巫覡走入民間,方士亦走入民間。巫覡以民間祠廟之禱祀為主,方士亦稱道士,在民間形成了維氾、李廣教團、黃老浮圖、太平道、五斗米道等道派。
到魏晉南北朝時,朝廷重道士,民間主巫覡。此時道教修煉之果位,分神與仙。神有陽神(生前有功)、陰神(死後有靈)、精魅神(動植物歲久成精能變化)、物怪神(土石器物歲久成精);由神而往上修煉則為仙,仙有尸解仙、地仙、三界諸天仙人(天仙、飛仙)、三清境大羅金仙。神與仙二級,各有階位,這樣的概念在魏晉南北朝時已形成。於是南北朝時,巫、道分治,而仙、神有別。
在魏晉南北朝時,巫覡所祀以鬼神為主,除陽神、陰神外,甚至立祠供祀精魅及物怪,以治病求福為目的,酒肉以祭,歌舞以祀。道士所祀以三清仙聖為主,以治病消災、驅邪斬妖、修煉成仙為目的,祭祀時有壇場科儀。
巫覡所祀神祇較低下,以靈驗為主,正神、邪神常相混雜不別,甚至藉由鬼神治病以歛財,導致病家耗盡錢財而喪命,因而自漢世起,政府已有禁淫祀之舉,《太平經》亦禁道民入醫巫之家。張道陵創置二十四治,有誅符破廟之規制。到了南北朝時,誅符破廟,斬除邪神精怪,成為正一派道士的必修法門。
巫與道的關係,商及西周,原有巫而無道。自春秋戰國神仙方士起,而巫與道分流,至魏晉南北朝,巫覡盛行於民間,道顯崇於朝廷,巫、道分治。並由分治,進而朝廷禁淫祀,道教誅符伐廟,巫、道由分治而相抗。
經唐至宋後,巫、道二者開始由相抗而相融合,巫轉而依附於道,藉由道教之經典科儀、師徒傳承,而加入巫的術用及歌舞。宋代所形成的巫、道合道派,如閭山派、瑜伽教、梅山教、法主公教、普庵教等,有的不僅巫、道合,甚而巫、道、佛合。這一部分的論述,請見筆者《閭山普庵等道派源起及其對臺灣道教的影響》一書。
綜歸之,巫與道的關係,商周重巫;春秋戰國時,巫、道分流;至南北朝而巫、道分治,並轉相互對抗,而有誅符破廟之規制。經唐至宋,而巫轉依附於道,寄寓於道,於是而為巫、道合。但至今日,臺灣所見巫、道合的道派,則逐漸以正統道教為依歸,以受道籙為正統,巫的色彩逐漸消退。
本書旨在探討巫與道之關係,因所經歷的朝代太多,篇幅太大,所以僅以商周至南北朝之巫、道關係為主。宋後的巫、道合及閭山諸道派的形成,則如上述,已寫成《閭山普庵等道派源起及其對臺灣道教的影響》一書,期待海內方家有以指正。
又,在事神及修煉者方面,除巫覡、道士外,宋代又加入了以扶鸞為主的鸞生,及強調神靈附體的乩童。而巫覡、道士、鸞生、乩童(盛行閩臺及海外)四者,皆能事神降神。巫覡能見鬼神,道士以科儀術法感召仙聖,鸞生借由扶鸞以降真,乩童則以鬼神降附其身為主。此四者一直沿承至今。今日所看到的事神與降神,都和上四者有關,雖遞相沿承,而有變革,此一部分的研究,將俟諸他日。
蕭登福謹識於2022年9月21日臺中大里
蕭登福,台灣屏東縣東港鎮人,1950年生。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學士,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現任台中科技大學應用中文系兼任教授。在道教、佛教、先秦諸子、易經、敦煌俗文學等方面,皆有研究專著。
著有《鬼谷子研究》、《敦煌俗文學論叢》、《漢魏六朝佛道兩教之天堂地獄說》、《道教星斗符印與佛教密宗》、《道教與密宗》(新文豐)、《道教與佛教》、《道佛十王地獄說》(新文豐)、《黃帝陰符經今註今譯》、《周秦兩漢早期道教》、《易經新譯》、《道教與民俗》、《道家道教與中土佛教初期經義發展》、《清靜經今註今譯》、《道家道教影響下的佛教經籍》上下冊、《六朝道教上清派研究》、《上清大洞真經今註今譯》、《道教地獄教主-太乙救苦天尊》、《六朝道教靈寶派研究》、《靈寶无量度人上品妙經今註今譯》、《六朝道教靈寶派研究》、《玄天上帝道典彙編》、《扶桑太帝東王公信仰研究》、《西王母信仰研究》、《正統道藏總目提要》、《玄天上帝信仰研究》、《老子思想研究》、《老子古註今譯》、《玉皇宥罪錫福寶懺譯註》、《三元賜福寶懺譯註》等專書五十餘種,及學術論文二百餘篇。
目次
(上冊)
自 序 /01
第一章 緒論——事神與降神/1
壹、序言——商周至南北朝,巫與道的分流、分治及相抗/2
貳、商周時期的巫覡與鬼神/5
參、春秋時期——神仙方士之醞釀期/7
肆、戰國時期——神仙方士的盛行/9
伍、秦及西漢時期——道家與方士的分流,及方士的求仙活動/14
陸、東漢時期的兩種方士:修仙方士與術數方士——兼論東漢的道派/16
柒、魏晉南北朝——巫、道的分流,與仙、神的分治/20
捌、魏晉南北朝民間巫覡神祠之活動,及政府的禁淫祀與道教的誅符伐廟/24
玖、結語/26
第二章 商周時期出土文物及文獻所見之重要神祇及其分類/29
壹、商代時期甲文所祀鬼神及其類別/30
貳、周代文獻所見鬼神之類別/36
參、周代對鬼、神、示三者的不同祭祀儀法/39
肆、結語/43
第三章 周代常見的天神、地示神名及人鬼立祀法則/46
壹、周代文獻中的天帝/46
貳、周代主司天界的太一與東皇太一/50
參、司掌五方天界的青赤黃白黑五方天帝,兼論秦漢之郊天/54
肆、以人鬼配天的五行神——五帝、五神/63
伍、天帝、五行神外之重要天神/75
陸、周代常見之重要地示/78
柒、列入國家祀典的人鬼,兼述周代人鬼供祀的法則/85
捌、春秋戰國之際,神仙信仰的興起及周代典籍中常見的仙人/88
玖、結語/93
第四章 商周時期之事神者巫覡及其職司/95
壹、商代甲骨文中事神與降神的巫覡/95
貳、殷中宗時期,以巫咸為大臣,死後並受帝王所祀/98
參、商周時期,巫與百藥之煉製/100
肆、周代的崇巫及巫覡的職司與階位/104
伍、巫覡降神與鬼神的降臨方式/111
陸、結語/118
第五章 春秋時期方士的興起與巫的式微——兼論道教源起/121
壹、春秋時期為神仙方術的醞釀期/121
貳、春秋時期的方士及神仙事蹟的傳說/125
參、春秋時期道家之修煉法門與長生永存之說/132
肆、春秋時期道家人物即是道教的神仙人物/147
伍、結語/150
第六章 《山海經》與道教神仙思想的關係/153
壹、《山海經》作者及成書年代推測/153
貳、《山海經》所彰顯的周世早期的神祇祭祀法及神祇形貌/171
參、《山海經》中所見神仙所居及神仙世界/183
肆、《山海經》與道教的關係/196
伍、結語/199
第七章 戰國時期神仙方士的興起——兼論巫、道及道家與方士的修仙法門/202
壹、戰國時巫和方士(道士)的分流,及道家和方士的結合/202
貳、戰國《列子》書中的神仙思想及修煉之方/208
參、《莊子》書中的神仙思想及修煉之方/212
肆、《楚辭》書中的神仙思想及修煉之方/221
伍、戰國時期海外三仙島及長生藥傳說/225
陸、結語/230
第八章 秦始皇時之方士及秦始皇的尋仙活動/234
壹、秦始皇與長生藥的追尋/235
貳、仙人與方士之關係——秦始皇時所尋求的仙人羨門高、茅初成,實為戰國及秦時之方士/238
參、秦時著名的方士/245
肆、秦代方士與儒生的關係/259
伍、秦代的巫覡與祠祭/263
陸、結語/267
第九章 西漢時代的巫覡信仰及其式微/269
壹、漢初高祖所制定的巫覡祠祭/269
貳、漢武帝時的巫覡祀祭與巫蠱之禍/272
參、哀帝時民間的巫覡活動——傳行西王母籌/283
肆、結語/288
第十章 西漢建國至武帝時的方士與修仙/290
壹、西漢時期之方士與修仙/290
貳、漢高祖時之仙人與修仙之士/292
參、漢文帝與方士/295
肆、漢武帝時之崇道與求仙活動及郊天祀地壇儀的建立/299
伍、武帝與公孫卿的求仙活動,兼論封禪泰山及遣千人入海求仙/308
陸、正史所見的淮南王劉安及其生平事蹟/319
柒、淮南王劉安與八公的神仙事蹟/329
捌、結語/336
第十一章 西漢宣帝至王莽時期的方士與修仙——兼論儒生、方士的分合/339
壹、序言——論秦漢之時方士與儒生之分合/340
貳、漢宣帝與鑄煉黃金藥的神仙追求/341
參、劉向與神仙方術/345
肆、漢元帝與神仙方術之關係,兼論元帝時之著名方士/349
伍、漢成帝與神仙方術之關係,兼論成帝時之著名方士/352
陸、西漢末哀帝之求嗣及鑄煉黃白長生藥,兼論哀帝時之著名方士/361
柒、王莽與神仙方術之追求,兼論王莽時之著名方士/367
捌、結語/371
(下冊)
第十二章 東漢帝王與道教——兼論東漢方士的類別及民間道派的興起/375
壹、論方士與道士,兼論東漢方士之類別/376
貳、論道教源起及東漢民間道派的興起/379
參、東漢光武帝與道教的關係/382
肆、明帝、章帝至順帝朝的崇尚讖緯學/385
伍、明帝時楚王英及漢桓帝的崇信道教/387
陸、結語/394
第十三章 由《後漢書‧方術列傳》等史籍所載,看東漢時期的兩種方士——修仙方士與術數方士/397
壹、緒言/398
貳、東漢光武帝時,著名之術數方士及修仙方士/400
參、明帝、章帝時之著名術數方士與修仙方士/402
肆、和帝、安帝、順帝時之著名方士/406
伍、桓帝、靈帝、獻帝時之著名方士/416
陸、結語/456
第十四章 東漢道派的形成及三張教團的建立/459
壹、春秋戰國以來,朝廷所用的方士和民間方士的關係/460
貳、東漢道教教派開始形成的原因/464
參、東漢初期光武帝及明帝朝,史料所見的道派/467
肆、順帝至靈帝時的太平道——于吉、宮崇、襄楷、張角等太平道教團/472
伍、順帝時張道陵所創的正一派及其後三張(張陵、張衡、張魯)教團的建立/490
陸、三張生平及立教傳教情形/495
柒、結語/506
第十五章 東漢之世巫覡的式微與淫祀的興起/511
壹、淫祠與淫祀/511
貳、周代對淫祀的看法/516
參、漢代民間巫風淫祀盛行情形/518
肆、應劭《風俗通義》所見東漢民間精魅物怪等淫祀盛行情形/521
伍、淫祀與正祀的轉換——東漢淫祀解土,後來歷代相沿承而成為民俗/530
陸、漢代的禁毀淫祀/533
柒、結語/537
第十六章 魏晉南北朝的重要道派/540
壹、道教教派/541
貳、正一派源起及其修行法門/542
參、東晉上清派源起及其修行法門/544
肆、東晉靈寶派興起及其修行法門/549
伍、結語/555
第十七章 魏晉南北朝道、巫之分治與仙、神之別/557
壹、道士與巫覡,及道觀與民間祠廟的差別/557
貳、道教觀治由道士主持,民間祠廟以巫祝為主/558
參、三張及南朝道觀無神像,北朝寇謙之設像;民間祠廟有主祀神、配祀神神像/564
肆、道廟齋醮,有一定的儀軌制度;民間祠廟則以擊鼓歌舞來祀神/574
伍、道觀與民間祠廟所供神祇及供品的差別/577
陸、道觀壇場科儀所常禱祀之仙聖,及民間祠廟所禱祀神祇的類別/585
柒、結語/590
第十八章 魏晉南北朝道教仙神階位圖——試論道教仙、神果位之別,及仙、神階次之釐定/593
壹、魏晉南北朝文獻所見仙神果位之釐定/594
貳、神的分類:陽神、陰神、精魅神、物怪神/595
參、仙的形成及階位:尸解仙、地仙、天仙、飛仙、大羅金仙/599
肆、魏晉南北朝筆記小說中,所見神的分類及修煉次第/606
伍、結語/611
第十九章 魏晉南北朝民間祠廟所見的人神信仰/614
壹、魏晉南北朝認為成仙須仙骨,骨清能成神/615
貳、生前有功及有名者,死後為神/618
參、生前無功但骨清,死後有靈的人神——蔣子文與烏傷縣陳氏女/624
肆、生前無功,死後有靈者的男性人神/625
伍、生前受虐而死,死後有靈的女神/628
陸、結語/632
第二十章 魏晉南北朝鍾山蔣子文信仰——兼論清溪女神/635
壹、蔣子文的生平事蹟及其成神經過/635
貳、魏晉南北朝帝王對蔣子文的崇敬,及加封神爵/638
參、魏晉南北朝筆記小說中蔣子文的靈驗事蹟/641
肆、蔣子文三妹清溪女神及神廟的祭神樂曲(清商曲辭)/647
伍、魏晉南北朝筆記小說中所見清溪女神的靈驗事蹟/649
陸、結語/658
第二十一章 魏晉南北朝的精魅物怪信仰/661
壹、精魅物怪之定義,及魏晉南北朝精怪信仰之盛行/661
貳、家中禽畜老而為精魅/665
參、野外飛禽成精成神/677
肆、野地走獸成精魅成神/679
伍、小動物、小昆蟲為精魅、為神/694
陸、魚鱉蒼獺等水族為精魅/697
柒、大樹及植物所成精魅及神祇/710
捌、沒生命的土石、器物等成為物怪/716
玖、結語/723
第二十二章 魏晉南北朝之禁淫祀及道教的誅符伐廟/725
壹、邪神邪廟的定義——論正神與邪神/726
貳、魏晉南北朝時帝王的禁止淫祀/727
參、漢代《太平經》禁止道眾信邪神,入醫巫神家/730
肆、東漢張道陵正一派的嚴禁淫祀邪廟/732
伍、漢魏南北朝正一道經中所見的誅符伐廟/736
陸、唐代道經中的誅符伐廟,斬滅邪精/745
柒、結語/751
參考書目/753
· · · · ·
台湾文津出版社版 萧兴华《中国音乐史》
全新北京
¥ 96.00
台湾文津出版社版 萧兵《神话学引论》
全新北京
¥ 66.00
台湾文津出版社版 萧兵《楚辞与美学》(锁线胶订)
全新北京
¥ 85.00
台湾文津出版社版 萧登福 撰《正统道藏总目提要》(16开精装 上下册)
全新北京
¥ 458.00
台湾文津出版社版 萧兵《楚文化与美学》(锁线胶订)
全新北京
¥ 86.00
台湾文津出版社版 杨白衣《唯识要义》
全新北京
¥ 49.00
台湾文津出版社版 许又方《楚辞杂论》
全新北京
¥ 89.00
台湾文津出版社版 萧合姿 撰《江淹及其作品研究》(锁线胶订)
全新北京
¥ 63.00
台湾文津出版社版 萧盛和《右堆美浓的形成与发展》(锁线胶订)
全新北京
¥ 68.00
台湾文津出版社版 郭双林、萧梅花《中国赌博史》(仿皮精装;精装印200本)
全新北京
¥ 98.00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