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文史哲版 许鹤龄《李二曲「體用全學」之研究》(锁线胶订)2004年8月版
  • 台湾文史哲版 许鹤龄《李二曲「體用全學」之研究》(锁线胶订)2004年8月版
  • 台湾文史哲版 许鹤龄《李二曲「體用全學」之研究》(锁线胶订)2004年8月版
  • 台湾文史哲版 许鹤龄《李二曲「體用全學」之研究》(锁线胶订)2004年8月版
  • 台湾文史哲版 许鹤龄《李二曲「體用全學」之研究》(锁线胶订)2004年8月版
  • 台湾文史哲版 许鹤龄《李二曲「體用全學」之研究》(锁线胶订)2004年8月版
  • 台湾文史哲版 许鹤龄《李二曲「體用全學」之研究》(锁线胶订)2004年8月版
  • 台湾文史哲版 许鹤龄《李二曲「體用全學」之研究》(锁线胶订)2004年8月版
  • 台湾文史哲版 许鹤龄《李二曲「體用全學」之研究》(锁线胶订)2004年8月版
  • 台湾文史哲版 许鹤龄《李二曲「體用全學」之研究》(锁线胶订)2004年8月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自营 台湾文史哲版 许鹤龄《李二曲「體用全學」之研究》(锁线胶订)2004年8月版

本书定价新台币500元

116 全新

库存4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许鹤龄

出版社台湾文史哲版

ISBN9789575495695

出版时间2004-08

装帧平装

货号9789575495695

上书时间2024-11-28

孔网新书广场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最新上架
礼包:台湾中研院近史所版 孙慧敏《制度移植:民初上海的中國律師(1912─1937)》(锁线胶订)+ <8宗真实婚姻纠纷,34个法律误区科普>《离婚律师都知道》
礼包:台湾中研院近史所版 孙慧敏《制度移植:民初上海的中國律師(1912─1937)》(锁线胶订)+ <8宗真实婚姻纠纷,34个法律误区科普>《离婚律师都知道》 ¥98.00
礼包:台湾中研院近史所版 连玲玲 主编《萬象小報:近代中國城市的文化、社會與政治》(锁线胶订)+ 杉木与帝国 : 早期近代中国的森林革命(签名钤印本)
礼包:台湾中研院近史所版 连玲玲 主编《萬象小報:近代中國城市的文化、社會與政治》(锁线胶订)+ 杉木与帝国 : 早期近代中国的森林革命(签名钤印本) ¥179.00
礼包:<高溢价书 · 简体版150元+> 台湾中研院近史所版 潘光哲《晚清士人的西學閱讀史(1833~1898)》(软精装)+台湾万卷楼版 丁亚杰《清末民初公羊學研究:皮錫瑞、廖平、康有為》
礼包:<高溢价书 · 简体版150元+> 台湾中研院近史所版 潘光哲《晚清士人的西學閱讀史(1833~1898)》(软精装)+台湾万卷楼版 丁亚杰《清末民初公羊學研究:皮錫瑞、廖平、康有為》 ¥190.00
礼包:台湾中研院近史所版 赖惠敏《天潢貴冑:清皇族的階層結構與經濟生活(二版)》(锁线胶订)+张程签名+钤印+题词 · 限量毛边本《清代反贪大案(增订版)》(16开 一版一印)
礼包:台湾中研院近史所版 赖惠敏《天潢貴冑:清皇族的階層結構與經濟生活(二版)》(锁线胶订)+张程签名+钤印+题词 · 限量毛边本《清代反贪大案(增订版)》(16开 一版一印) ¥141.00
礼包:<最新已售价280元+> 台湾中研院版 黄福庆《清末留日學生(三版)》(锁线胶订)+限量仿布面编号精裝毛边本+藏書票 · 台湾三民书局版 · 钱穆《中國史學發微》(16开仿布面精裝,一版一印)
礼包:<最新已售价280元+> 台湾中研院版 黄福庆《清末留日學生(三版)》(锁线胶订)+限量仿布面编号精裝毛边本+藏書票 · 台湾三民书局版 · 钱穆《中國史學發微》(16开仿布面精裝,一版一印) ¥216.00
台湾东大版 庄申《扇子與中國文化》(16开精装;四色印刷)1992年4月版、自然旧
台湾东大版 庄申《扇子與中國文化》(16开精装;四色印刷)1992年4月版、自然旧 ¥208.00
台湾东大版 蔡文辉《社會學與中國研究》(锁线胶订)1986年2月版
台湾东大版 蔡文辉《社會學與中國研究》(锁线胶订)1986年2月版 ¥42.00
台湾东大版 陈沛然《佛家哲理通析》(漆布精装)1993年10月版,自然旧
台湾东大版 陈沛然《佛家哲理通析》(漆布精装)1993年10月版,自然旧 ¥72.00
台湾学生书局 朱歧祥《甲骨學論叢》(锁线胶订)1999年9月版
台湾学生书局 朱歧祥《甲骨學論叢》(锁线胶订)1999年9月版 ¥71.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本书定价新台币500元


李颙(1627年-1705年),字中孚,号二曲,又号土室病夫。陕西盩厔(今周至)人。清初著名学者、哲学家。与孙奇逢、黄宗羲并称三大鸿儒。 

李颙出身贫寒,家计艰难,靠打柴换米勉强度日。因无钱进私塾读书,便立志刻苦自学,终日手不释卷。其父亲在襄阳作战中阵亡,康熙九年(1670年),徒步去襄城寻找父亲遗骨。康熙十二年(1673年),陕西总督鄂善三次才聘得他到关中书院讲学,又以“隐逸”推荐他做官。朝廷专门派遣官员到陕催他进京,他坚辞不出。康熙十四年(1675年),他迁居富平,和李因笃相交往。康熙十七年(1678年),礼部再次举荐他作官,康熙帝派使登门相请,他却以绝食和自刺相对抗。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皇帝西巡到陕西,传旨召见李颙。因有病卧床,不愿去见康熙帝,只是派他的儿子李慎言带上他的著作去见康熙帝。康熙深知李颙在文人士林中名高望重,不好勉强。为笼络天下士大夫之心,康熙亲书“志操高洁”四字及诗作一幅赠给李颙。康熙四十四(1705年)年李颙病逝于家,时年78岁。

李颙学术思想的核心是“反身自省”。其主张“经世致用”的治学观,对促进社会生产领域各门学科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他的“明道存心以为体,经世宰物以为用”的观点,是超过宋明学者的新论点。李颙还强调实施礼乐兵刑、农垦水利等适用生产的学问,特别重视农业和水利。认为农业是立国之本,民生之命脉。他的学说由门生王心敬札记,整理成《四书反身录》和《二曲集》传世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