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9.9 全新
仅1件
作者沈志华、梁志 主编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时间2011-01
版次1
印刷时间2023-11
印次1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货号30000491675
上书时间2024-11-09
“国际冷战史研究大家”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沈志华签名(粗笔)+钤印 · 限量毛边本 · 沈志华、梁志 主编《窥视中国 : 美国情报机构眼中的红色对手》(16开)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有关美国情报机构自1948-1976年间对中国各种情报刺探、收集、整理、分析的通俗介绍与解说。其中的原始文件主要来自美国中央情报局,是最近这些年逐渐解密的档案的一部分。
全书分为中国内战、内政经济、外交往来、国防建设、文化教育、台海风云、中苏与中印冲突、朝鲜战争与援越抗美等十四个方面,分别对这些情报所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幕后故事,如中国政府出兵朝鲜、中国原子弹与氢弹试制、中国的土地改革、合作化与人民公社、知识分子改造与反右、大跃进运动、“文革”等,予以通俗、生动的述说,并适当加以点评。
作者简介 · · · · · ·
沈志华,著名历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国际冷战史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香港大学名誉研究员。
前半生,档案砸掉了沈志华的饭碗;后半生,档案成了他的精神食粮,人生中的大悲与大喜都与档案密不可分。
主要著作有:
《新经济政策与苏联农业社会化道路》(1994年)
《朝鲜 战争 揭秘》(1995年)
《毛泽东、斯大林与韩战》(1998年)
《中苏同盟与朝鲜战争研究》(1999年)
《中苏同盟的经济背景:1948-1953》(2000年)
《斯大林与铁托——苏南冲突的起因及其结果》(2002年)
《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2003年)
《毛泽东、斯大林 与 朝鲜 战争》(2007年)
《苏联专家在中国》(2009年)
《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1956-1957年的中国》(2013年)
梁志,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纽...
(展开全部)
目录 · · · · · ·
一、窥视“红色中国”:美国中央情报?对新中国的总体认知
1.中国将向何处去?
2.政治运作、政权稳定性与毛泽东
3.进步神速但依旧明显落后的经济
4.军事实力与“对外侵略”的可能性
5.从反帝到反帝反修的外交政策
二、无所作为:美国情报工作在中国内战中的失落
1.战后美国对外情报工作的停滞
2.战后初期美国在华情报工作的困境
3.美国国务院相关情报的内容及其价值
4.中央情报局的情报分析报告及其价值
5.美国对华情报及其分析评估的失落
三、透过竹幕看中国:美国情报机构对中国内政的窥探
1.建国之初的政治运动与社会状况
2.政权机构的调整与政权的稳定性
3.民众的态度及社会控制
4.中国的经济政策及发展趋势
四、第三只眼:对中国经济的精准判断与深刻分析
1.中国国内经济
2.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
五、管中窥龙:美国情报部门对中国尖端武器计划的评估
1.中国第一次核试验:是钚还是铀?
2.中国核武器计划:孰先孰后?
3.中国导弹计划:仿制还是自行研制?
4.中国核潜艇计划:“毛级”潜艇是核动力吗?
5.中国太空计划:令人困惑的发射时间
六、迷雾中的红色异邦:美国情报评估视野中的中国外交
1.美国情报界对中国外交走向的追踪与预测
2.美国情报界对中国外交的关注焦点及基本结论
3.美国对华外交评估的特点与误区
七、台海风云起:美国情报官员的视角
1.美国对台湾的政策
2.台湾当局对美国的政策
3.“国际地位”及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
4.关于“反攻大陆”的问题
5.对大陆台海政策的认知
6.美国对台湾的援助
7.对台湾岛内情况的评估
八、乱世迷局:“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中国
1.探秘寻踪:如何收集有关中国的情报
2.迷雾中的身影:中国高层领导人
3.浑水中无鱼:政治、经济与社会秩序
4.坚定与彷徨:对外政策及其困境
5.破解迷局:情报评估与分析报告的价值
九、中情局的聚焦镜下:中苏关系将向何处去?
1.雾里看花:1949~1953年
2.如胶似漆:1954~1957年
3.积重难返:1958~1960年
4.破镜难圆:1961~1969年
十、透过铁幕观“铁板”:中情局眼中的“东方阵营”
1.中苏结盟与合作时期
2.中苏分歧与争论时期
3.中苏关系走向彻底破裂时期
十一、中间地带的冷战:对华情报中的第三世界
1.中国在亚洲的政策和影响力
2.中国在拉美拓展影响
3.中国在非洲的外交和援助活动
4.关于“人民外交”
5.中苏分裂在第三世界的体现
6.一些具体情报分析中的有趣内容
十二、置若罔闻:对中国出兵朝鲜的情报评估一错再错
1.美国的信号情报侦察
2.美国的空中拍照侦察
3.美国的人力情报侦察
4.对苏联支配下中国出兵可能性的评估
5.对中国参与战争的意图及能力的评估
6.对中国公开警告的错误判断
7.中国出兵后美国的情报评估
8.美国情报评估失误的主要原因
十三、伺机行动:中情局如何看中国出兵印度支那
1.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2.美国酝酿扩大战争
3.越南战争的升级
4.美国扩大在东南亚的行动
5.几点评论
十四、世界屋脊的冷战:中印关系和南亚局势
1.尼赫鲁的中立主义与印度独立初期的外交政策
2.中印关系、西藏问题和中印边界冲突
3.现代化与印巴两国的经济发展问题
4.克什米尔问题、印巴矛盾与1965年印巴战争
5.1971年印巴战争和孟加拉国的成立
书成于1953年,材料大多来自全祖望《宋元学案》特别是黄宗羲《明儒学案》,理学人物几乎都涉及了。自宋学之兴起,下迄晚明遗老,以诸儒为主体、各家思想体系为重,分五十六目,将此六百年间理学发展衍变之迹,溯源穷流,作简明扼要之叙述。“人物代表着思想,我们却不必放轻了思想演进,来争人物间之门户是非。”
钱先生在本书序中提到,其寝馈宋明理学三十年之久,所以治学以来得力至深者莫如宋明儒。无论他或蛰居穷乡僻壤,或横遭离乱困厄,或经历名利毁谤,未尝废学、颓志、动心、气馁。钱先生在本书中,不仅聊示读者研习理学的门径,而且把自己研习宋明理学的心得分享出来。
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江苏无锡人,汉族,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七岁入私塾,1912年辍学后自学,任教于家乡的中小学。1930年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江南大学教授。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了新亚书院,1967年移居台北,任中国文化学院历史所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台北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著作辑为《钱宾四先生全集》,凡甲、乙、丙三编,计56种54册,约1500万字。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