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巨流图书 保罗.弗雷勒(Paulo Freire)著; 方永泉 译《受壓迫者教育學》(锁线胶订)
  • 台湾巨流图书 保罗.弗雷勒(Paulo Freire)著; 方永泉 译《受壓迫者教育學》(锁线胶订)
  • 台湾巨流图书 保罗.弗雷勒(Paulo Freire)著; 方永泉 译《受壓迫者教育學》(锁线胶订)
  • 台湾巨流图书 保罗.弗雷勒(Paulo Freire)著; 方永泉 译《受壓迫者教育學》(锁线胶订)
  • 台湾巨流图书 保罗.弗雷勒(Paulo Freire)著; 方永泉 译《受壓迫者教育學》(锁线胶订)
  • 台湾巨流图书 保罗.弗雷勒(Paulo Freire)著; 方永泉 译《受壓迫者教育學》(锁线胶订)
  • 台湾巨流图书 保罗.弗雷勒(Paulo Freire)著; 方永泉 译《受壓迫者教育學》(锁线胶订)
  • 台湾巨流图书 保罗.弗雷勒(Paulo Freire)著; 方永泉 译《受壓迫者教育學》(锁线胶订)
  • 台湾巨流图书 保罗.弗雷勒(Paulo Freire)著; 方永泉 译《受壓迫者教育學》(锁线胶订)
  • 台湾巨流图书 保罗.弗雷勒(Paulo Freire)著; 方永泉 译《受壓迫者教育學》(锁线胶订)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自营 台湾巨流图书 保罗.弗雷勒(Paulo Freire)著; 方永泉 译《受壓迫者教育學》(锁线胶订)

本书定价新台币250元

90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保罗.弗雷勒(Paulo Freire)著; 方永泉 译

出版社台湾巨流图书公司

ISBN9789577321961

出版时间2009-03

印刷时间2019-03

装帧平装

货号9789577321961

上书时间2024-06-23

孔网新书广场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本書是弗雷勒最為著名的一本書,已被翻譯成好幾十國語言,雖然已出版超過三十年,還一直在世界上被廣泛閱讀,單單在美國已銷售超過75萬冊。這是他在台灣第一本被翻譯出來的書,同時,本書也是台灣教育社會學會與巨流圖書公司合作出版的「教育社會學叢書」系列的第一本。

在本書中,弗雷勒轉換了教育學的關注焦點,教育的重心從壓迫者轉至受壓迫者身上,而且這種教育學不只是「為了」受壓迫者的教育學,它更是「和」受壓迫者一同進行的教育學。他還比較了囤積式教育與提問式教育之間的不同。在討論提問式教育的同時,他也提到了在這樣的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角色發生了轉變,教師不僅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他同時也成了學生;學生不僅是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他同時也成了老師。

弗雷勒將教育重心的轉移賦予攻治與社會的意涵,這使得他的教育目標也發生了轉變。在弗雷勒的看法中,民眾的識讀能力與批判意識的形成有著密切的關係,教學行動因而是一種政治性的文化行動。弗雷勒在《受壓迫者教育學》中探討的當然遠遠超過前面所提及的,而某些更深入的分析與敘述還有待讀者去發掘。


保罗.弗雷勒(Paulo Freire, 1921-1997)巴西著名成人教育学者及教育工作者,也是西方20世纪下半期以来最重要的教育学者之一,其著作对於第三世界影响极为巨大。近年来,弗雷勒的教育思想与理念随著批判教育学在西方的日益盛行,而愈发受到重视。他的教育理论在西方则已然为左派教育理论家的最爱,引发不少激荡。弗雷勒其他重要作品包括《受压迫者教育学》(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巨流,2007)、《解放教育学:转化教育对话录》(A Pedagogy for Liberation Dialogues on Transforming Education) (巨流,2008)。


译者简介

方永泉

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副教授。研究领域为教育哲学、西洋教育史、教育社会学、宗教教育、比较教育、美育等。著有《教育影评集》(与崔光宙合著)、《当代思潮与比较教育研究》;译有《受压迫者教育学》(卅周年版)。


目錄

第一章 受壓迫者教育學辨正;壓迫者與受壓迫者間的矛盾,以及這種矛盾是如何克服的;壓迫與壓迫者;壓迫與受壓迫者;解放:不是一種恩賜,也不是自我的成就,而是一種共同相互的過程

第二章 作為壓迫工具的教育「囤積」概念──它的預設──一個批判;作為解放工具的教育「提問」概念──它的預設;「囤積」概念與師生矛盾;「提問」概念與師生矛盾的超越;教育:一個相互的過程,是以世界為其媒介;人們即未完成的存在,他們覺察到本身的不完美,而試圖變得更為完整與人性化。

第三章 對話學──教育的本質即自由的實踐;對話學與對話;對話與計畫內容的尋索;人與世界的關係,「衍生課題」,與教育計畫的內容即自由之實踐;「衍生課題」的探索及其方法;藉由「衍生課題」達到批判意識的甦醒;探究的不同階段。

第四章 反對話學與對話學構成了文化行動理論中的對立理論:前者即壓迫的工具,後者即解放的工具;反對話行動理論及其特徵:征服、分而治之、操控與文化侵略;對話行動理論及其特徵:合作、聯合、組織與文化統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