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巨流图书 陈荣捷 编著;杨儒宾 等译、黄俊杰 校阅《中國哲學文獻選編(下)》(锁线胶订)
  • 台湾巨流图书 陈荣捷 编著;杨儒宾 等译、黄俊杰 校阅《中國哲學文獻選編(下)》(锁线胶订)
  • 台湾巨流图书 陈荣捷 编著;杨儒宾 等译、黄俊杰 校阅《中國哲學文獻選編(下)》(锁线胶订)
  • 台湾巨流图书 陈荣捷 编著;杨儒宾 等译、黄俊杰 校阅《中國哲學文獻選編(下)》(锁线胶订)
  • 台湾巨流图书 陈荣捷 编著;杨儒宾 等译、黄俊杰 校阅《中國哲學文獻選編(下)》(锁线胶订)
  • 台湾巨流图书 陈荣捷 编著;杨儒宾 等译、黄俊杰 校阅《中國哲學文獻選編(下)》(锁线胶订)
  • 台湾巨流图书 陈荣捷 编著;杨儒宾 等译、黄俊杰 校阅《中國哲學文獻選編(下)》(锁线胶订)
  • 台湾巨流图书 陈荣捷 编著;杨儒宾 等译、黄俊杰 校阅《中國哲學文獻選編(下)》(锁线胶订)
  • 台湾巨流图书 陈荣捷 编著;杨儒宾 等译、黄俊杰 校阅《中國哲學文獻選編(下)》(锁线胶订)
  • 台湾巨流图书 陈荣捷 编著;杨儒宾 等译、黄俊杰 校阅《中國哲學文獻選編(下)》(锁线胶订)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自营 台湾巨流图书 陈荣捷 编著;杨儒宾 等译、黄俊杰 校阅《中國哲學文獻選編(下)》(锁线胶订)

本书定价新台币420元

118 全新

库存7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荣捷编著;杨儒宾等译;黄俊杰校阅

出版社台湾巨流图书公司

ISBN9789577320063

出版时间2007-10

装帧平装

货号9789577320063

上书时间2024-06-23

孔网新书广场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本書係中央研究院陳榮捷院士用力甚深的一部英文譯著,數十年來,一直被中外學界譽為是關於中國思想研究之取材最均衡、論斷最審慎的資料選集,成為中國哲學思想最具權威性的教材。自先秦至現代,全書共有四十三章,每章標明主題,並且互相脈絡貫穿,讀者可獲致明確完整的概念,更不至於因典籍浩繁,而不知鑽研門徑。中譯本更著力於二事:一、對原點關鍵字詞補充疏解,以減少古籍的艱奧難懂;二、參酌編著者陳榮捷院士近年著作,補充原書按語,充實其對古典史料的詮釋。因之,中譯本更為精審可讀。


陳滎捷(1901-1994),广东人。美籍华人学者,哲学史家、朱子学专家。 陈荣捷毕业于岭南大学。1929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教书,1930年任岭南大学教务长。

1936年去美国夏威夷,1942年起任新罕布尔什州达特默尔学院中国哲学和文化教授,后任荣誉教授。1951年起,任夏威夷大学《东西方哲学》编辑《中国哲学研究》顾问。又曾任教于匹兹堡彻含慕学院、哥伦比亚大学。1966年退休。1978年被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80年被选为美国亚洲研究与比较哲学学会会长。1986年任北美华裔学人协会副会长。

陈荣捷对儒学有相当的研究,尤长于宋明理学的研究,是朱熹哲学研究方面的国际性权威。他认为:孔子“从总的方面铸造了中国文化”,在“特殊方面铸造了中国哲学”,为中国后来哲学的发展规定了方向并建立了模式。孔子所规定的中国哲学的显著特征就是人文主义,孔子把人文主义变成中国哲学中最强大的动力,不仅确立了“正名”、“中庸”、“道”、“天”的基本概念,更特别发展了“仁”的学说,使“仁”的概念成为中国哲学的中心问题。孔子最关心的是一个以良好的政府与和谐的人伦关系为基础的社会,主张“德治”。孔子关于“善”的标准是“义”。孔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毕生精力奉献于教育事业的人。陈荣捷对朱熹有十分深入的研究,认为朱熹对中国思想发生的影响与孔子几乎相等,朱熹是过去八个世纪中儒家传统的最权威的解释者,而且其思想学说影响整个东亚地区。陈荣捷在把儒家思想学说传播到西方世界方面作出了较大的贡献,被人誉为“北美大陆的儒家拓荒者”。 陈荣捷的著作主要有:《朱学论集》、《中国和西方对仁的解说》、《西方对儒学的研究》、《现代中国的宗教趋势》,此外还有中国文化和儒学方面的不少译著和编译著作。

陈荣捷在国外弘扬中国哲学60年,著作等身,还从事中国经典哲学的英译。除《道德经》外,他又译过《近思录》、《传习录》、《北溪字义》、《六祖坛经》。陈氏英译,不只是译文而已,为了推阐中国哲学于欧美,为了方便读者,凡与所译之书可能相关而又必要的知识,以及能增进读者对经典全面了解者,无不悉备。以英译《近思录》为例,除原文622条之外,有长篇引言详述《近思录》编纂及译注之经过,并选译出有关的言论及宋明清与朝鲜日本注家评论共600条,另有附录《近思录》选语统计表、《近思录》选语来源考、中日韩注释百余条,与后来仿造《近思录》选辑之书22种的书目。参见韦政通《白鹿薪传一代宗师——国外弘扬中国哲学六十年的陈荣捷先生》

华霭仁整理【美】、彭国翔译《陈荣捷(1901-1994): 一份口述自传的选录》,《中国文化》15-16(1997年12月)

《庄子哲学》(Philosophy of Chuang Tzu),Cambridge,1929年

《评吴经熊和初大告的〈道德经〉译本》(Review of Wu’s Lao Tzu’s "The Tao and its virtue" and Chu Ta Kao’s "Tao Te Ching"),《美国东方学会会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61(1949),196页

《现代中国的宗教倾向》(Religious Trends in Modern China),New York,1954年

《老子之道》(The Way of Lao Tzu),印第安那不勒斯(Indianapolis)、纽约:玻白斯-麦瑞尔股份有限公司(The Bobbs-Merrill Co., Inc.),Library of Liberal Arts,1963年,285页

《朱熹对老子的评价》(Chu Hsi’s Appraisal of Lao Tzu),《东西方哲学》(Philosophy East and West)25:2(1975),131-144页

《王弼〈老子注〉》(Wang Pi’s Commentary on Lao Tzu),与鲁姆堡(Arrienne Rump),夏威夷大学出版社,1979年,东亚与比较哲学丛书之六

《中国哲学纲要与注释书目》(An Outline and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of Chinese Philosophy),纽黑文:耶鲁大学远东出版社(Far Eastern Publications),1959;1961;1969年

《中国哲学原始资料/中国哲学文献选编》(A Source Book in Chinese Philosophy),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63年。杨儒宾、吴有能等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3年

《中国传统之本源/根源》(Sources of Chinese Tradition),与狄百瑞(William Theodore De Bary,1919-)、华兹生(华生 Burton Watson)、梅贻宝(Mei Yibao)编辑,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60年;1964年第2版

《朱熹与新儒家》(Chu His and Neo-Confucianism),纽约:1985年


楊儒賓

1956年生於臺灣臺中。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講座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爲先秦哲學、宋明理學、東亞儒學等。著作有《儒家身體觀》、《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從《五經》到《新五經》》、《1949禮讚》、《儒門內的莊子》;編著有《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東亞的靜坐傳統》、《自然概念史論》、《中國哲學研究的身體維度》等書;譯有《東洋冥想的心理學:從易經到禪》、《孔子的樂論》、《冥契主義與哲學》、《宇宙與歷史:永恒回歸的神話》等書。


黄俊杰

台湾省高雄县人,1946年生。台湾大学历史学学士(1969)、历史学硕士(1973),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历史研究所博士(1980)。曾任东吴大学东吴通识讲座教授、台湾清华、交通、阳明、中央四校联合大学系统讲座教授、台大历史研究所合聘教授、台湾"大学校院通识教育访评"总主持人、美国华盛顿大学、马里兰大学等校客座教授。

现任台大历史学系教授、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合聘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东亚儒学、史学史与方法论、战后台湾史。曾获台大学术研究杰出专书奖、中山学术著作奖、胡适纪念讲座、杰出人才讲座、台大优良教学奖、美国王安汉学研究奖。

著有《孟学思想史论》、《孟子》(1993)、《孟子思想的历史发展》(两卷本,1995)、《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1999)、Mencian Hermeneutics:A History of Interpretations in China (2001)、《儒学与现代台湾》(2001)、《中国孟学诠释史论》(2004)、《全球化时代的大学通识教育》(2006)、《戰後臺灣的轉型及其展望》(2006)、《德川日本<论语>诠释史论》(2008)、《東亞文化交流中的儒家經典與理念:互動、轉化與融合》(2010)、《东亚文化交流中的儒家经典与理念》(2012)、《东亚儒学:经典与诠释的辩证》(2012)、《东亚论语学》(2012)、《东亚儒学视域中的徐复观及其思想》(2012)、《儒家思想與中國歷史思維》(2015)、《思想史視野中的東亞》(2016) 等书

编有、《中国经典诠释传统(一):通论篇》(2001)、Norms and the State in China (1992)、Cultural Change in Postwar Taiwan (1993)、Imperial Rulership and Cultural Change in Traditional China (1994)、Time and Space in Chinese Culture (1995)、《儒家思想在現代東亞:日本篇》(1999)、《二十一世紀大學教育的新展望》(2005)、《東亞視域中的茶山學與朝鮮儒學》(2006)、《東亞朱子學的同調與異趣》(2006)、《臺灣的文化發展:世紀之交的省思》(2007)、《光复初期光復初期的臺灣:思想與文化的轉型的台湾思想与文化的转型》(2007)、《东亚儒者的<四书>诠释》(2008)、《中日<四书>》诠译传统初探》(2008)、《韩国江华阳明学研究论集》(2008)、《公私领域新探:东亚与西方观点之比较》(2008)、《台湾“土改”的前前后后:农复会口述历史》(2011)、《中国人的宇宙观》(2012)、《中国人的理想国》(2012) 等书。主编有“儒学与东亚文明研究丛书”。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