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瑕疵书 封面有脏污等|台湾东大版 何秀煌《文化、哲學與方法》(漆布精装)
  • 瑕疵书 封面有脏污等|台湾东大版 何秀煌《文化、哲學與方法》(漆布精装)
  • 瑕疵书 封面有脏污等|台湾东大版 何秀煌《文化、哲學與方法》(漆布精装)
  • 瑕疵书 封面有脏污等|台湾东大版 何秀煌《文化、哲學與方法》(漆布精装)
  • 瑕疵书 封面有脏污等|台湾东大版 何秀煌《文化、哲學與方法》(漆布精装)
  • 瑕疵书 封面有脏污等|台湾东大版 何秀煌《文化、哲學與方法》(漆布精装)
  • 瑕疵书 封面有脏污等|台湾东大版 何秀煌《文化、哲學與方法》(漆布精装)
  • 瑕疵书 封面有脏污等|台湾东大版 何秀煌《文化、哲學與方法》(漆布精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自营 瑕疵书 封面有脏污等|台湾东大版 何秀煌《文化、哲學與方法》(漆布精装)

本书定价211台币

58 九品

库存8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秀煌

出版社台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ISBN9789571902005

出版时间1988-0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货号CP0001

上书时间2024-06-19

孔网新书广场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本书定价211台币


這個小集子所收集的是作者最近思索文化問題的論著文章。每篇文字的重點各有不同,但它們之間卻有一個共通的關切點,那就是我們所面臨的「文化危機」問題。作者從方法論的基礎探究出發,重新發掘哲學在解決文化問題 上可望做出的貢獻,並且倡議:為了圓滿解答人生與文化的價值問題起見,我們除了探索「實然」與「應然」的事物外,更應該努力開發「願然」的領域。


何秀煌 1938年生,哲学家。台湾宜兰县人。台湾大学哲学系毕业,后赴美留学,毕业于密西根州立大学哲学研究所,并任教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史丹尼士劳斯州立学院。历任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系主任、研究院哲學學部主任、文學院院長、大學通識教育主任。从事哲学和逻辑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主要著作

《人生小語》系列十輯

《人性‧記號與文明》

《文化‧哲學與方法》

《哲學智慧的尋求》

《哲學的智慧與歷史的聰明》

《記憶裡有一個小窗》

《記號‧意識與典範》

《異鄉偶書》

《從通識教育的觀點看》

《傳統‧現代與記號學》



前 言
從方法論的觀點看──中國哲學的闢懷與世界文化的問題
世界文化‧世界哲學與中國哲學的再建問題
從方法論的觀點看──中國哲學再建的方向與方略問題
方法論與教育
理論的構成與功能
哲學的再反思:哲學往何處去?
哲學人生的成長


 前 言

這裏所收集的是作者近三、四年來所發表的比較思想性的作品,關注點是這個時代裏的文化問題。作者希望從方法和方法論的自覺出發,重新發掘哲學在我們文化危機裏的意義,進而指出哲學在解決我們文化危機──甚至世界文化危機的努力當中,所可望扮演的角色。

 

在我們這個時代裏,文化的危機不是起於我們對哲學的漠然冷淡。相反地,我們對哲學的冷漠,事實上是我們的文化危機所衍生出來的結果。

 

在我們自己的文化疆域裏,百年來在西方文化優勢的震盪衝擊之下,文化續存和拓展發繁的信心曾經一度遭受嚴重的考驗和無情的打擊。至今,仍然有不少人相信我們要能在世界舞臺上,與其他列強並駕齊驅,唯有徹頭徹尾向西方模仿學習。他們認為中國的文化──尤其是它的主導思潮已經遠遠脫離現代社會的發展方向與現代人的生活方式。這類「全盤西化」的論調,若產生在五十年之前,尚有它理雖不足,情有可原之處。可是身處二十世紀之末的今天,這個世界又經歷了半個世紀的文化演革和社會變遵,我們的心境和認識理應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和境界。

 

這個世紀,一種全球性的「世界文化」已經開始萌芽發生,成長壯大。這種文化固然不是中國的,但也不全是西方的。我們再也不能拿過去傳統中國的文化去對抗這種當今現代人正在生活其間的世界文化。然而,這並不表示,此我們對固有的中國文化理想就得採取全盤放棄的態度。我們應該認真去設想,中國文化有哪些成素值得我們在現代社會和明日世界中,珍藏、保留、傳播、推廣,用以增進人類的生活健全,提高人類的生命素質。簡單地說,我們要怎樣去參與世界文化的經營,貢獻我們獨有的特長。

 

這樣的文化工作不僅依靠我們卓越的見識和堅定的意志,它更有賴我們正確的觀念和有效的方法。哲學性的思索在這個層次上,原可發揮它獨特的貢獻。從事哲學工作的人不應該輕易放棄這份貴任。

 

可是哲學在這個世紀曾經處於狹隘的領域,自封於閉鎖的狀態之中。只追求實證的認知、觀念的釐清、玄學的消除、以及回返日常語言所表現的思維方式和解題方法。這些終久把哲學的思索局限在自我劃定的問題探索範圍(比如科學哲學的問題的討論)以及專技而形式化的解題辦法(比如形式邏輯分析和語言分析)的巢窟當中,無法自拔。這些努力在二十世紀的知識領域裏,並非徒勞無功,全無貢獻,可是,一味自限的結果卻使一般的哲學思索無法和全盤的文化問題銜接,不能跟現代人的生活與生命問題互通氣息。久而久之,哲學的思索逐漸自絕於現代人生問題的探討,甚至自絕於當今杜會問題、政治問題以及文化問題等等的學術討論。哲學變成無力、無用而又無趣的專業題材。這是十分令人惋惜的事。

 

作者提議在當今語言哲學方興未艾,澎湃開展之際,進一步深入窮理,探索人類心靈問題──心靈現象、心靈結構和心靈素質,建立新時代新世紀的心靈哲學,從而探究人類價值的安立基礎和文化精神的奠定根據。作者特別期待在二十一世紀的哲學思索之中,將人類感情的研究帶入一個新的紀元,使我們的思慮突破「實然」與「應然」的格局和規限,進入「願然」的領域──作者呼籲我們努力開闢人生願然的心靈領域,建立人生新的心靈境界。

 

—九八七年九月八日香港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