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研院”院士 孙康宜签名 ·台湾联经版 张充和 口述;孙康宜 撰写《曲人鴻爪本事》
  • “中研院”院士 孙康宜签名 ·台湾联经版 张充和 口述;孙康宜 撰写《曲人鴻爪本事》
  • “中研院”院士 孙康宜签名 ·台湾联经版 张充和 口述;孙康宜 撰写《曲人鴻爪本事》
  • “中研院”院士 孙康宜签名 ·台湾联经版 张充和 口述;孙康宜 撰写《曲人鴻爪本事》
  • “中研院”院士 孙康宜签名 ·台湾联经版 张充和 口述;孙康宜 撰写《曲人鴻爪本事》
  • “中研院”院士 孙康宜签名 ·台湾联经版 张充和 口述;孙康宜 撰写《曲人鴻爪本事》
  • “中研院”院士 孙康宜签名 ·台湾联经版 张充和 口述;孙康宜 撰写《曲人鴻爪本事》
  • “中研院”院士 孙康宜签名 ·台湾联经版 张充和 口述;孙康宜 撰写《曲人鴻爪本事》
  • “中研院”院士 孙康宜签名 ·台湾联经版 张充和 口述;孙康宜 撰写《曲人鴻爪本事》
  • “中研院”院士 孙康宜签名 ·台湾联经版 张充和 口述;孙康宜 撰写《曲人鴻爪本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自营 “中研院”院士 孙康宜签名 ·台湾联经版 张充和 口述;孙康宜 撰写《曲人鴻爪本事》

本书定价:新台币450元;1949年以来最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与百龄文化曲人独特的世纪回忆

132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充和口述;孙康宜撰写

出版社台湾联经出版社

ISBN9789570836394

出版时间2020-08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货号9789570836394

上书时间2024-06-16

孔网新书广场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本书定价:新台币450元



書畫詩詞的賞心樂事

曲人生涯的餘韻流風

1949年以來

最珍貴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與百齡文化曲人獨特的世紀回憶

假如《曲人鴻爪》中收入的曲人書畫,展示了一代曲人高超的藝術境界,

孫康宜教授披露的文字細節,無疑展示出一代曲人令人傾倒的人格魅力。

崑曲名家、書苑才女張充和與 號稱「百戲之祖」的崑曲文化結緣尤深,終生不離須臾。

張充和雖從舊時代走過來,但近文墨、入學堂才情四溢實屬難能,其性格獨特,詩才更好。

1937年24歲,張充和開始收藏曲人書畫。至1991年共54年,記錄了眾多曲人以曲會友的盛事,薈萃他們丹青墨韻的精華,便是今天讀到的張充和珍藏迄今的紀念冊《曲人鴻爪》(三大集)。

所謂《曲人鴻爪》,原是張充和所珍藏的一部私人紀念冊,在長期的曲人生涯中,不管是戰火紛飛的年代,還是移居海外的歲月,張充和總是隨身攜帶這部珍貴的私人紀念冊,只要條件允許,她總會讓遇到的曲人知己們,在紀念冊中留下他們親筆題贈的書跡畫痕。

經過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累積,這部洋洋三大本的私人紀念冊能夠看到包括第一集存藏抗戰前後,吳梅、杜岑、路朝鑾、龔聖俞、陶光、羅常培、楊蔭瀏、唐蘭等人的作品,第二集存藏1949至1966年間,身在美國的李方桂、胡適、呂振原、王季遷、項馨吾,以及身在臺灣的蔣復璁、鄭騫、焦承允、汪經昌、夏煥新、毓子山等人的作品,第三集則存藏1966年以後姚莘農、林燾、趙榮琛、余英時、吳曉鈴、徐朔方、胡忌、洪惟助、王令聞等人的作品。

本書即依據近百歲高齡的張充和本人口述,孫康宜教授筆錄曲人本事,鉤沉演藝傳承,再現獨具中國傳統文人文化特色的文藝沙龍中諸多令人神往的情景,並對《曲人鴻爪》各家題詞和畫幅做出畫龍點晴的詮釋和導讀。

閱讀這本書恍如目睹當年一次次崑曲盛事、文人雅集,歷史的管弦流響迴盪,綿延不絕。

全書文字書畫,相得益彰,希望能藉此留住張充和曲人生涯中那些不可磨滅的良辰美景,賞心樂事,以及許許多多的誰家庭院,和那個時代幾成絕響的文化氛圍。

通過這條以書畫連接成的感性線索,我們將目睹崑曲藝術數十年來所走過的艱難道路,

從這些「世紀回憶」中,見證了曲學薪火相傳的過程。


最傳奇的曲韻往事,最美麗的翰墨因緣。

──王德威(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及文明系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

這是一部呈現一代文人雅集中曲情、詩筆、書藝與畫境的珍貴紀錄,翻閱之際,只覺曲音悠揚,笛聲不絕……。

──王璦玲(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對張充和女士,我是敬佩的──琴曲書畫,當今才女。

──白先勇(知名作家)

有光先生說得十分準確:「張家四姊妹的名氣很大,不光在中國,在外國都有很大的影響。」四姊妹中我聞名最早、相識最久、相知最深的則是充和。

──余英時(歷史學家)

充和先生送過我一幅墨寶我已然很滿足了,我迷她的字迷了好多年。

──董橋(知名作家)


作者简介

張充和(Ch’ung-ho Chang Frankel)

祖籍合肥,1913年生於上海。10歲時師從朱謨欽學古文及書法。16歲從沈傳芷、張傳芳、李榮忻等學崑曲。1934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抗戰爆發後,轉往重慶,研究古樂及曲譜,並從沈尹默學習書法。抗戰勝利後,於北京大學講授崑曲及書法。1948年結縭傅漢思(Hans H. Frankel)。1949年移居美國,在耶魯大學教授書法二十多載,並於家中傳薪崑曲,得繼清芬。


孫康宜

美国著名华裔汉学家。原籍天津,1944年生于北京,两岁时随家人迁往中国台湾。1968年移居美国,曾任普林斯顿大学葛斯德东方图书馆馆长。现为美國耶魯大學首任Malcolm G. Chace’56東亞語言文學講座教授和东亚研究所主任。2015年4月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AmericanAcademyofArtsandSciences)院士,2016年獲選為第31屆中央研究院院士。主要研究領域是中國古典文學、抒情詩、性別研究以及文化理論和美學。

主要英文著作包括《詞與文類研究》(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Tz’u Poetry, 1980),《抒情與描寫:六朝詩歌概論》(Six Dynasties Poetry, 1986),《情與忠:陳子龍、柳如是詩詞因緣》(The Late Ming Poet Ch’en Tzu-lung: Crises of Love and Loyalism, 1991)。除了與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合編的《劍橋中國文學史》(2010)以外,還與魏愛蓮(Ellen Widmer)合作主編《明清女作家》(Writing Wome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997),與蘇源熙(Haun Saussy)合作主編《歷代女作家選集:詩歌與評論》(Women Writers of Traditional China: An Anthology of Poetry and Criticism, 1999)。此外,還用中文出版了多部關於美國文化、女性主義、文學及電影的著作。



代序/我和張充和的曲緣 孫康宜
前言/張充和的《曲人鴻爪》 孫康宜
第一集 抗戰前後的曲人活動
一 吳梅
二 杜岑(鑒儂)
三 陸朝鑾
四 龔聖俞
五 陶光
六 羅常培
七 楊蔭瀏
八 唐蘭
九 樊家曲人(樊誦芬、樊浩霖)
一○ 盧前
一一 周仲眉夫婦(周仲眉、戊雙)
一二 張鍾來
一三 吳蔭南
一四 王茀民
一五 王季烈
一六 吳逸群
一七 汪東
一八 蔡家父女(蔡晉鏞、蔡佩秋)
一九 韋均一
第二集 一九四九─一九六六年:海外曲人的懷舊與創新
曲人在美國
二○ 李方桂
二一 胡適
二二 呂振原
二三 王季遷
二四 項馨吾
曲人在臺灣
二五 蔣復璁
二六 鄭騫
二七 焦承允
二八 汪經昌
二九 夏煥新
三○ 毓子山
三一 吳子深
三二 張穀年
三三 陸家曲人(陸蓉之、陸永明、陸郁慕南、郁元英)
三四 成舍我
第三集 一九六六年以後:張充和的也盧曲社和其他崑曲活動
三五 姚莘農
三六 林燾
三七 趙榮琛
三八 余英時
三九 吳曉鈴
四○ 徐朔方
四一 胡忌
四二 洪惟助
四三 王令聞
後記/張充和與紐約海外崑曲社 孫康宜
· · · · ·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