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瑕疵书丨限量鎏金典藏版 · 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精装,一版一印,四色印刷)
  • 瑕疵书丨限量鎏金典藏版 · 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精装,一版一印,四色印刷)
  • 瑕疵书丨限量鎏金典藏版 · 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精装,一版一印,四色印刷)
  • 瑕疵书丨限量鎏金典藏版 · 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精装,一版一印,四色印刷)
  • 瑕疵书丨限量鎏金典藏版 · 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精装,一版一印,四色印刷)
  • 瑕疵书丨限量鎏金典藏版 · 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精装,一版一印,四色印刷)
  • 瑕疵书丨限量鎏金典藏版 · 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精装,一版一印,四色印刷)
  • 瑕疵书丨限量鎏金典藏版 · 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精装,一版一印,四色印刷)
  • 瑕疵书丨限量鎏金典藏版 · 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精装,一版一印,四色印刷)
  • 瑕疵书丨限量鎏金典藏版 · 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精装,一版一印,四色印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自营 瑕疵书丨限量鎏金典藏版 · 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精装,一版一印,四色印刷)

破解国际学术界百年疑问,首次明确中国文明是土生土长、独立发展起来的,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四色印刷、160多幅文物彩照、详细注释

90 9.2折 98 九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夏鼐 著;王世民 校订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ISBN9787545572230

出版时间2023-05

版次1

印刷时间2023-05

印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页数296页

定价98元

货号CP0001

上书时间2024-05-24

孔网新书广场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文明的起源》是考古巨擘夏鼐对中国文明起源系统性研究的代表作,更是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之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全书分三部分。“中国考古学的回顾和展望”介绍了中国考古学的诞生,以及各地所发现的文化遗址及其文化特征。“汉唐丝绸和丝绸之路”重点介绍了有关汉唐丝织品的考古发现,以及丝绸之路和其时的文化交流。“中国文明的起源”通过种种考古证据,阐释了中国文明的内生性,即全世界关注的中国文明是独立发展起来的文明,虽不是完全同外界隔离,但是在中国土地上土生土长的。这就解答了每个中国人关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追问和求索,同时对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产生重大的学术影响。


作者简介:

夏鼐,浙江温州人,考古学家、埃及学家,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

夏鼐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1946年被正式授予英国伦敦大学埃及考古学博士学位,是中国第一位埃及考古学博士。1941年回国后先后任职于中央博物院

筹备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50—1982年

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1977年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副所长、所长。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次年兼任国家文物委员会主任委员。是中国考古学会第一、二届理事会理事

长。

夏鼐还曾获英国国家学术院、德意志考古研究所、美国科学院等外国最高学术机构颁发的荣誉称号,人称“七国院士”。主要著作有《考古学和科技史》《中国文明的起源》《考古学论文集》《夏鼐文集》等。


校订者:

王世民  男  生于1935年7月  江苏省徐州市人

1956年9月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即来考古研究所任实习研究员。1963年晋升助理研究员。1982年11月晋升副研究员。1990年1月晋升研究员。1995年8月退休。曾任社会兼职有:1978年起任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1983年起历任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和顾问,1989-2008年任中国考古学会第三、四届理事会理事;1992年起历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名誉理事,1999年起任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顾问委员会委员。

本人来考古所后,仅于1956年秋在王仲殊率领下参与汉长安城的勘察发掘,随后未再参加田野考古发掘,主要在室内从事秘书工作和图书资料工作,参与重点编撰项目。1957-1958和1961-1966年在学术秘书室工作,两次参与起草全国考古研究规划;1958年起负责资料工作(一度兼管图书工作),1978年起任图书资料室主任,致力于考古所的图书资料建设。1979年起负责中国考古学会秘书处的日常具体工作。

本人在研究方向上,1957年初确定为“殷周时代考古”(导师陈梦家)。历年来先后参与的重点项目有:1957-1958年编撰《新中国的考古收获》(执笔西周春秋部分),1959-1960年编撰《辞海》考古学条目(负责统稿),1971-1972年编撰《中国历史地图集》(与夏鼐、郑乃武编绘原始社会图幅),1973年修改《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与黄展岳协助湖南省博物馆进行),1979-1981年编撰《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执笔东周考古部分和西周、汉代的个别章节,并任该书编委会委员和编辑小组成员),1979-1985年编撰《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执笔中国考古学史等方面条目,并任概论分支编写组副主编),1979-1994年编撰《殷周金文集成》(为项目负责人。后于2005-2006年负责修订增补),1994-1995年编撰《中国青铜器全集》第6卷“西周诸侯方国铜器”(并任该书编辑委员会委员),1983-1995年编撰《国家历史地图集》的原始社会图组(组织有关同志多人进行,并任该图组组长。随后又进行修改增订),1984-1995年主持编辑《中国考古学年鉴》。又曾负责筹办1977年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举行的“考古发掘展览”, 1990年在故宫博物院举行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40年研究成果展览”, 1993年在日本举办的“中国王朝的诞生展”,并分别编辑出版展览图录或展览说明。1995年退休以后,又在1996-1999年参与“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专题,为项目负责人,与张长寿、陈公柔共同编撰《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一书;1995-2000年编辑出版《夏鼐文集》(3卷);2000-2010年整理出版《夏鼐日记》(10卷)和《考古学家夏鼐影像辑》(二书与夏鼐子女共同进行)。同时,本人又以中国考古学史为研究方向,曾发表多篇这方面论文,并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学系的历届研究生,持续讲授中国考古学史课程。



目录:

序言
第一章中国考古学的回顾和展望
近代考古学的诞生
探求人类的祖先
各地所发现的新石器文化
青铜器文化
两周时代的考古学
秦汉时代
魏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考古学
宋以后的考古学
近代考古学所带来的丰硕成果
中国考古学的将来展望
需要解决的诸问题
与外国的学术交流
附:新中国的考古学
附:《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前言
第二章汉唐丝绸和丝绸之路
中国丝织物的出现
汉代丝绸业发达的原因
平织的织机和提花机的出现
汉代丝织物的种类
优质的织锦和绒圈锦
刺绣和印花的丝织物
华美的纹样图案
汉代丝绸流经丝绸之路
由于西方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唐代丝织物
第三章中国文明的起源
文明起源的早晚
小屯的殷墟文化
作为都市的殷墟
商殷时代的文字制度
已经发达的青铜器铸造技术
殷墟文化独有的特点
郑州二里岗文化
偃师二里头文化
文明的起源与新石器文化
中国文明是否系独立地发展起来的
中国考古、发掘简略年表
附录
夏鼐先生与中国考古学
书夏鼐先生讲演集后
《中国文明的起源》部分区域变更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