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艺文印书馆版 宋郑樵撰《元刊六書略》(16开 线装)自然旧
  • 台湾艺文印书馆版 宋郑樵撰《元刊六書略》(16开 线装)自然旧
  • 台湾艺文印书馆版 宋郑樵撰《元刊六書略》(16开 线装)自然旧
  • 台湾艺文印书馆版 宋郑樵撰《元刊六書略》(16开 线装)自然旧
  • 台湾艺文印书馆版 宋郑樵撰《元刊六書略》(16开 线装)自然旧
  • 台湾艺文印书馆版 宋郑樵撰《元刊六書略》(16开 线装)自然旧
  • 台湾艺文印书馆版 宋郑樵撰《元刊六書略》(16开 线装)自然旧
  • 台湾艺文印书馆版 宋郑樵撰《元刊六書略》(16开 线装)自然旧
  • 台湾艺文印书馆版 宋郑樵撰《元刊六書略》(16开 线装)自然旧
  • 台湾艺文印书馆版 宋郑樵撰《元刊六書略》(16开 线装)自然旧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自营 台湾艺文印书馆版 宋郑樵撰《元刊六書略》(16开 线装)自然旧

本书定价新台币815元

215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郑樵撰

出版社台湾艺文印书馆

出版时间1976

装帧线装

开本16

货号10001183

上书时间2024-05-21

孔网新书广场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最新上架
【好书不漏】格非签名钤印 ·台湾麦田版《春盡江南》(百年中国问题系列收官之作)
【好书不漏】格非签名钤印 ·台湾麦田版《春盡江南》(百年中国问题系列收官之作) ¥129.00
【好书不漏】欧丽娟签名+钤印+日期+限量编号布面精装烫金版 · 台湾联经版《天光雲影共徘徊:歐麗娟品讀古詩詞套書(二版)》(布面精装上下册)
【好书不漏】欧丽娟签名+钤印+日期+限量编号布面精装烫金版 · 台湾联经版《天光雲影共徘徊:歐麗娟品讀古詩詞套書(二版)》(布面精装上下册) ¥349.00
【好书不漏】阎小骏签名+ 限量布面精装毛边本 · 香港三联书店版《中國何以穩定 : 來自田野的觀察與思考》(大32开,一版一印)
【好书不漏】阎小骏签名+ 限量布面精装毛边本 · 香港三联书店版《中國何以穩定 : 來自田野的觀察與思考》(大32开,一版一印) ¥166.00
【好书不漏】张贵兴签名· 台湾联经版《沙龍祖母》(锁线胶钉)
【好书不漏】张贵兴签名· 台湾联经版《沙龍祖母》(锁线胶钉) ¥98.00
【好书不漏】杨儒宾签名 + 日期+限量编号布面精装毛边本 · 台湾联经版《五行原論:先秦思想的太初存有論》豆瓣8.6(16开布面精装,一版一印)
【好书不漏】杨儒宾签名 + 日期+限量编号布面精装毛边本 · 台湾联经版《五行原論:先秦思想的太初存有論》豆瓣8.6(16开布面精装,一版一印) ¥172.00
【好书不漏】杨儒宾签名+日期+限量编号布面精装毛边本 · 台湾联经版《儒門內的莊子》豆瓣9.0(16开,布面精装,一版一印)
【好书不漏】杨儒宾签名+日期+限量编号布面精装毛边本 · 台湾联经版《儒門內的莊子》豆瓣9.0(16开,布面精装,一版一印) ¥163.00
618年中礼包70号:杨奎松签名钤印 四册全部钤印《杨奎松著作集:革命(插图珍藏本 · 豆瓣9.3)》(布脊精装,函套全四册)+杨奎松钤印· 台湾东大版《西安事變新探:張學良與中共關係之研究》
618年中礼包70号:杨奎松签名钤印 四册全部钤印《杨奎松著作集:革命(插图珍藏本 · 豆瓣9.3)》(布脊精装,函套全四册)+杨奎松钤印· 台湾东大版《西安事變新探:張學良與中共關係之研究》 ¥499.00
每周一礼212:杨天石签名钤印 台湾风云时代版《揭開民國史的真相(卷五)蔣介石真相之(二)奮起:抗戰及戰後》+刘禾签名《剑桥的陌生人》(精装,一版一印)+台湾中华书局版 爱默生《代表性人物》自然旧
每周一礼212:杨天石签名钤印 台湾风云时代版《揭開民國史的真相(卷五)蔣介石真相之(二)奮起:抗戰及戰後》+刘禾签名《剑桥的陌生人》(精装,一版一印)+台湾中华书局版 爱默生《代表性人物》自然旧 ¥168.00
限量毛边本 · 周作人等 著, 夏晓虹、杨早编《酒人酒事》(一版一印;闲趣坊丛书)
限量毛边本 · 周作人等 著, 夏晓虹、杨早编《酒人酒事》(一版一印;闲趣坊丛书) ¥56.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本书定价新台币815元


《六书略》

许慎虽然给六书作了解说,可是在他的书里并没有把所收的9000多字总的加以区分。郑樵首创六书分类之学。他在《六书略》里不仅把六书都分别举例,而且又细加区分,又有所谓“形兼声”、“形兼意”之类,竟增多至12类,以文字牵就六书,未免于理不合。自此以后,元代戴侗有《六书故》,周伯琦有《六书正讹》,杨桓有《六书统》,明代魏校有《六书精蕴》,赵古则有《六书本义》,赵宦光有《六书长笺》,几乎把六书分类看做是研究《说文解字》的惟一途径,众说纷纭,走入歧途。

但郑樵本人对文字演进的趋势并不模糊。他在本书《六书序》 里说:“ 象形指事一也,象形别出为指事。谐声转注一也。谐声别出为转注。二母为会意,一子一母为谐声。六书也者,象形为本。形不可象,则属诸事,事不可指,则属诸意;意不可会,则属诸声;声则无不谐矣。五不足,而后假借生焉。”这些话还是有些道理的。郑樵还写有《六书证》,今已失传。


郑樵(1104年4月26日?-1162年4月26日?),字渔仲,自号溪西遗民,兴化军莆田县(今福建莆田)人,学者称“夹漈先生”,宋代史学家、校雠学家。

郑樵出生在一个书香之家,少年时读书资质异于常人,有“神童”的美誉。靖康元年(1126年),郑樵和从兄郑厚接连两次联名向宇文虚中上书陈述抗金的意志和才能,但二人都未得任用。此后,郑樵因不愿应科举而隐居于夹漈山中刻苦钻研经学、礼乐学、文字学、天文学、地理学、动植物学等方面共计三十年,著书千余卷,曾数次向宋廷献书,但结果都不甚理想。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在宋高宗下达诏旨命郑樵进呈《通志》的当天,郑樵因积劳成疾而在临安与世长辞,享年约五十九岁。

郑樵一生著述颇丰,但大部分已佚亡,今存《通志》《夹漈遗稿》和《尔雅注》等数种。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