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 ¥ 99 全新
库存22件
作者孙歌
出版社生活·读书·知新 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74973
出版时间2023-04
版次1
印刷时间2023-04
印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99元
货号9787108074973
上书时间2023-05-09
内容简介 · · · · · ·
竹内好,日本现代中国文学研究开先河者,鲁迅研究扛鼎之作《鲁迅》的作者,战后日本思想界的领军人物。曾写下《何谓近代》、《近代的超克》、《作为方法的亚洲》等多篇名作,对战后日本发生了深刻的影响,被著名政治思想史家丸山真男视为“畏友”。
本书是竹内好的思想传记,初版于2005年,增订本对初版进行了补充修订,并新增三章近7万字,集中分析了竹内好对日本亚洲主义与根据地哲学的独特见解,更完整地呈现出竹内好的思想理路。
作者的话:
竹内好是一位并不“现成”的思想家。所谓并不“现成”,是因为他的知识类型、思考方式、政治立场、社会功能,都无法被简单地归类到我们熟悉的那些框架中去,也无法以历史局限性为由对他进行“三七开”的价值判断。当我们尝试这样做的时候,总有些重要的东西溢出我们的分类与判断。然而,无法定位的竹内好仍然重要。没有竹内好,日本的当代思想将失去一抹重要的底色。
或许每一种文化都会孕育竹内好这样的思想家。他们并不教导我们如何区分正确与错误,而是告诉我们如何寻找那些真正的问题。他们并不把某些立论作为立足点,而是不断打破定论,让我们看到每一个“真理”的边界。在历史的混沌之中,思想的纯粹性恰恰不能以清高的方式呈现;相反,真正的思想家不惧怕现实的混沌乃至污浊,他们有能力跳进泥沙俱下的旋涡并从中转化出充足的精神营养,却绝不与现实同流合污;思想的活力来自现实,却不是现实的摹写。通过一次次从现实中“选择出自己”,思想家在精神上介入同时代史,并为其造型。
作者简介 · · · · · ·
孙歌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多年来一直从事政治思想史以及与中日关系、亚洲等现实政治有关的复杂问题研究,致力于推动东亚地区知识分子的深度对话,曾于九十年代与沟口雄三先生共同发起连续六年的“中日知识分子对话”。
曾任日本东京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客座研究员,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一桥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主体弥散的空间:亚洲论述之两难》(2002、2007)、《竹内好的悖论》(2005)、《文学的位置》(2009)、《把握进入历史的瞬间》(2010)、《我们为什么要谈东亚》(2011)、《思想史中的日本与中国》(2017)、《历史与人:重新思考普遍性问题》(2018)《寻找亚洲:创造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2019)等。
目录 · · · · · ·
序言:思考的习惯
第一章 遭遇鲁迅
一 与支那学家的论争
二 《鲁迅》的诞生
第二章 探寻现代文化政治
一 竹内好的近代论述:作为世界结构的文学
二 民族独立的机能化问题与文化政治的存在方式
第三章 战争与历史
一 历史瞬间的错误抉择
二 非日常性的道德实践:主体进入历史的渴望
第四章 缠绕在一起的历史与现在
一 战败体验:战争责任与文明观的摸索
二 安保运动:战争体验的现在进行时
三 传统的悖论:内在否定与重建的政治性
第五章 寻找近代
一 《近代的超克》座谈会的基本轮廓
二 竹内好与荒正人的近代的超构论
三 广松涉的《近代的超克》论与西尾干二的《国民的历史》
参考书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