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图的发现
  • 地图的发现
  • 地图的发现
  • 地图的发现
  • 地图的发现
  • 地图的发现
  • 地图的发现
  • 地图的发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地图的发现

M4

28 5.7折 49 八五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浪 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06-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0

清墨香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浪 著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 2006-09
  • 版次 1
  • ISBN 9787108024305
  • 定价 4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9页
  • 字数 180千字
【内容简介】
  杨浪的《地图的发现》在三联书店出版,上市后深受读者喜爱,有人评价:“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看地图,收地图,写地图的;我知道写这本书的人是一个有思想有情趣的人;我也相信读这本书的人一定会开卷有益的”,作者“在轻松流畅的随笔式的文字里,经纬文史,缩放物事,把枯燥的地图写活了”。杨浪多年来从事媒体工作,自上世纪80年代先后在《中国青年报》、《三联生活周刊》、《中国青年》杂志、《财经时报》、《财经》杂志等媒体任高级职务,闲时以收藏地图为乐,并将此爱好发展得与众不同深入透彻:有专门系统之理论,有切磋交流之博客,有“窥一图见天下”之抱负。杨浪常引:“地图之为用决不仅识地名望山水而已,实尚有其他重要知识可以披册而得”,地图之符号煌煌涵盖空间,文字烁烁触及古今。所以读懂一张地图,历史、文化、科技三本书缺一不可。读图需要读书,需要去寻找隐藏在“图”之后的浩浩荡荡,而且,寻找的途中不仅要思考历史在时间轴线上的演进方式,还要注意它们在空间上的存在方式。在这场讲座中,杨浪如何从几百张大大小小的地图中洞穿古今、窥见天下,我们将拭目以待。
【作者简介】
  杨浪职业媒体人,先后在《中国青年报》、《三联生活周刊》、《中国青年》杂志以及几家财经媒体任职,几十年来有大量新闻作品问世,并成为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地图收藏是业余爱好,从军营到传媒几十年不辍,已经收藏了几千张(册)各类地图,而且以各年代的军用地图为主。近年来,他以“14军”的网名在网上出没,并且经营自己的个人地图收藏博客,深得读者好评。本书收集了作者关于地图研究和收藏的部分随笔。
【目录】
自序
图说
不期而遇的美丽
大地图,小地图
爱屋及乌
论“唐朝的柴草”
刘彻有可能用这样的地图吗?--对《汉武大帝》道具的批评
吹毛求疵说“帛图”
用地图作密码的一段珍贵记录
地图制成的墓碑
北京城里为什么没有河?
访茶
诗意的地图
果戈里大街的故事
人在海南
爱壁胡同
“呼麦”:发自遥远的声音
麻子从战场上生还
皇上如何用罚款整人
何来“土围子”
几百里滇池奔来眼底?
“阮烟袋”通不通?
深圳的“圳”该怎么读?
鸟瞰是一种能力
图考
新发现的清代“广东水师海防图”
《申报》地图,中国地图出版的里程碑
督亢考
1947年2月:河南辉县
在匈牙利看老地图
狗庙何庙?黑寺何寺?
一张老地图拽出来的新闻史
赵孟頫错了?
一幅值得研究的日军侵华军用图
《苏德战场详图》与胶东《大众报》
胡晋接与《中华民国地理新图》
图史
地图上的中印边界问题
纸上硝烟--关于云山的一张地图
《绿岛小夜曲》的前世今生
吴满有:一个郁郁而死的农民“劳模”的故事
林彪指挥平型关战斗使用的是什么图?
粟裕使用什么地图?
上甘岭,魂牵梦绕的地方
拿着地图抗战
“胡志明小道”
图片索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