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车车辆运行动态模拟研究: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机车车辆运行动态模拟研究: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机车车辆运行动态模拟研究: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机车车辆运行动态模拟研究: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机车车辆运行动态模拟研究: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机车车辆运行动态模拟研究: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机车车辆运行动态模拟研究: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机车车辆运行动态模拟研究: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K5

9 2.4折 38 八五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卫华 著

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5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8-10

清墨香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卫华 著
  • 出版社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5
  • 版次 1
  • ISBN 9787811042160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59页
  • 字数 18千字
  • 丛书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精品文库
【内容简介】
本论文就铁路机车车辆滚动振动试验台进行专题研究,并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
一、系统论述了滚动振动相结合的必要性,研制了世界上第二台滚动振动试验台;
二、首次推导出三维轮/轮接触几何关系,并分析了与轮/轨接触关系的区别;
三、机车车辆试验台试验系统的运动方程的建立和试验运行仿真;
四、解决机车车辆非线性系统运动的稳定性求解方法和试验方法,系统分析机车车辆试验台稳定性试验与线路运行的差别,以及试验台误差对机车车辆车辆稳定性试验结果的影响;
五、反演得到轨道谱,研究了机车车辆试验台平稳性试验方法及其误差;
六、研究了小比例模型试验的相似关系,指出1:1试验台试验的必要性。
【作者简介】
张卫华,男,1961年生,1983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机械系,1996年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西南交通大学牵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目录】
1绪论
1.1机车车辆发展与试验
1.2机车车辆整车试验台的发展
1.3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2机车车辆运行动态模拟方法论证及滚动振动试验台的研制
2.1在我国建立机车车辆动态模拟试验台的必要性
2.2机车车辆试验台的模式
2.3机车车辆动态运行模拟的最佳方案
2.4我国滚动振动试验台的研制
2.5滚动振动试验台动力特性的试验
2.6滚动振动试验台的应用情况

3轮/轮接触关系的研究
3.1轮/轨接触关系研究的现状
3.2轮/轨接触几何关系
3.3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的计算
3.4轮/轨、轮/轨接触工况的接触几何关系比较
3.5轮/轨接触,接触斑蠕滑系数计算
3.6接触点区轮轮曲面间距计算

4车辆——试验台系统轮对运动
4.1轮/轮接触蠕滑率计算
4.2轮对方程

5车辆系统非线性运动稳定性研究
5.1车辆非线性系统周期运动稳定性
5.2车辆动力学模型
5.3车辆非线性系统的运动稳定性问题及计算结果
5.4车辆运动稳定性试验台试验方法
5.5车辆运动稳定试验台试验实例
5.6总结

6机车车辆滚动试验台稳定性试验与仿真计算比较
6.125吨轴重货车试验
6.2仿真计算
6.3200km/h高速客车稳定性试验和计算结果比较

7车辆滚动振动试验台稳定性试验结果误差分析
7.1试验台试验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
7.2准高速客车试验结果误差分析
7.3车辆参数对试验台试验结果的影响
7.4试验台状态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8车辆滚动振动试验台平衡性试验研究
8.1轨道不平顺谱的反演获得
8.2平衡性试验的误差分析
8.3滚动振动试验台弹性对车辆垂向振动的影响分析
8.4运行平稳性试验实例

91:5比例车辆模型滚动试验台试验不足分析
9.1相似试验
9.21:5比例车辆滚动试验台的试验系统介绍
9.3相似比例分析
9.41:5模型试验响应误差及相似比分析
9.51:5试验台蛇行试验
10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