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人生纪实(精装) 下
¥
11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部图书馆 编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6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17812
上书时间2023-12-1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部图书馆 编
-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6
-
版次
1
-
ISBN
9787550602144
-
定价
15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字数
1022千字
- 【内容简介】
-
本书以时间为顺序从历程、交往、珍闻等三个方面记述了朱德同志成长、革命、战斗的一生。其中包括朱德同志的战友、同事、亲人等对与之交往的回顾和评价。也有关于朱德同志的真实的轶事。
- 【作者简介】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是党中央直属事业单位,是编辑党和国家重要文献、研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思想和生平的部门。1980年5月由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改名而成。主要职能是:编辑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及现任中央主要领导人的著作,编辑党和国家及军队重要的当代文献和历史文献;撰写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和其他中央主要领导人的年谱、传记及传记性作品,研究他们的著作、生平和思想;研究和宣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收集国内外有关的研究动态,与国内外学术界进行必要的交流;审核或协助审核、审查准备公开发表或出版的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邓小平、陈云和现任中央常委未发表过的历史文稿、有关音像制品,有关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工作和生活情况的重要图书、文章及音像制品等,以及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电影和电视作品;负责联系中央指定由中央文献研究室联系的其他老一辈革命家和历任中央主要领导人著作的编辑和年谱、传记的撰写工作;承担党中央交办的其他任务和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的具体事务。
- 【目录】
-
第一编 早年岁月(1886—1908)
历程
家世
母亲
曲折求学路
交往
山高水长的清韵——与张澜
“您永远是我的老师”——与席国珍
师生情谊重如山——与刘寿川
珍闻
“我永远想念着她”
在丁家私塾的日子
觅水挖泉
对“吃大户”的记忆
老织匠的故事
迁回大湾
“出水才看两腿泥”
从旧学到新学的转变
把《民报》藏在枕下
在县高等小学堂当体育教习
第二编 投身革命(1908—1927)
历程
考入云南讲武堂
参加护国战争
从黑暗中走出来
远涉重洋寻真理
在北伐革命中
交往
同志战友知己——与周恩来
一次历史性会见——与孙中山
相遇贵相知——与孙炳文
良师益友——与蔡锷
“我就是新任警察厅厅长朱德”——与赵镕
两次戏剧性会面——与陈独秀
“应世人间”——与了尘法师
“学好本领,准备挑更重的担子”——与殷长科
珍闻
跟着马帮和“足客”去云南
冒籍考进讲武堂
“红色的品德”
“偷梁换柱,李代桃僵”
一次特殊的操练和表演
打秋操
云南重阳起义
吓跑反动提学司
纳溪大战,百炼成钢
读史籍
惩办税官高天祥
为民申冤捕凶手
亡命天涯
在柏林的革命活动
异国他乡遭驱逐
在莫斯科的学习生活
第三编 创建红军(1927—1937)
历程
南昌起义
“赣南三整”
井冈山会师
三占永新城
鏖战大柏地
在古田会议上
与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的斗争
在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役中
宁都起义和第四次反“围剿”
在遵义会议上
与张国焘反党分裂活动的斗争
抗战的号角吹响了
交往
朱毛不可分——与毛泽东
从对头到挚友——与刘伯承
“没有文化可以学嘛”——与徐松林
草鞋情深——与黄甫开
“有难大家当嘛”——与杨锦华
挥泪哭军医——与史芳
多做党和红军的建设工作——与伍云甫
军长与老将对弈——与吴子尹
“我真正认识了共产党”——与邱岘章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与王光佑
隐蔽目标,积蓄力量——与范石生
珍闻
祠堂遇险
换房子
排队理发
给老乡送盐
“难怪他这样爱护穷人”
一根扁担
一头抵万金
烤棉衣
给战士洗脓血
“只绑一只手,行不行”
拆桥与架桥
第十次死讯
草地情深
飞马解围
草地钓鱼
司令住帐篷
是总司令,又是普通一兵
“要走一着想三着”
“特别展览会”
炉霍运动会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一件皮大衣筒子
球场风波
为部属朱云卿写传
第四编 誓师抗日(1937—1945)
历程
八路军总指挥
创建根据地
指挥东路军
击破“九路围攻”
反摩擦
开垦南泥湾
百团大战
皖南事变
领导军事高级学习组的整风
迎接抗战胜利
交往
特殊的寿礼——与邓小平
“将军莫唱大刀头,沦陷山河寸寸收”——与叶剑英
“在党内谁有不同意见都可以说”——与雷英夫
“到抗日前线去”——与韦杰
赤诚与共——与李根源
“没有让出的道理”——与朱怀冰
真诚的合作——与卫立煌一
友谊逐日深——与史沫特莱
辉耀着中印两大民族——与柯棣华
“他简朴得像个农民”——与斯特朗
“我曾期望与您联合作战”——与史迪威
珍闻
不徇私情
没接着总司令
宽待日军俘虏
副司令长官和司令长官的一次会见
不拿枪的工作
暗查夜哨
借釜酿酒
抗大一分校的“老园丁”
“呀!真是朱总可令!”
密切联系群众
卫士长的回忆
接遇乡农霭似风
戒烟
谒黄帝陵
“电台工作很重要啊!”
女儿记忆中的父亲
给雪人点燃一支香烟
海量
“放下,不许赖!”
“南泥湾就是你们的家”
在集中营里的女儿
不当“剥削户”
吊唁左权
一套旧棉衣
背糜子
带头遵守革命纪律
保育院的“高参”
球队顾问
要做“球场健儿、沙场勇士”
第五编 走向胜利(1945—1949)
历程
与国民党作针锋相对的斗争
提出积极向东北发展的主张
人民的光荣
石门战役“要勇敢加技术”
在冀中巡视工作
在长春、沈阳攻坚战役中
在大决战的日子里
视察唐山铁路机厂
交往
“一生为革命,盖棺方论定”——与陈毅
总司令要我“努力学习”——与杨得志
“义声昭著,全国欢迎”——与陈明仁
“共产党人是不讲私人关系的”——与李师弼
珍闻
“谁也不许搞特殊化”
一顿午饭
组建晋察冀野战军领导机构
在西柏坡
“就要这个土布的”
“你对他要严格管教”
“人民将永远忘不了他们的功绩”
亲切的接见,谆谆的教诲
“战术就是钱串子”
与敌同行
“钓大鱼”
赔鸭子
儿子去当司机
“我就在这里吃面条”
“朱德桥”的来历
第六编 开国创业(1949—1956)
历程
参与筹建新中国
开国大阅兵
第一任中央纪委书记
“建设现代化的国防军”
情注西藏高原
“朝鲜人民在等着你们”
“把手工业工作做好”
视察钢都
情系龙烟铁矿总厂
共和国第一元帅
历经四个月的出国访问
交往
战友情——与彭德怀
宽阔而温暖的心灵——与黄树则
“可别忘记替我们向陕北人民问好”——与高克恭
“我们不会忘记老朋友”——与王葆真
一张借据的际遇——与傅德辉
珍闻
“我们要有海陆空”
“量才录用”
中南海永福堂
严肃党纪治病救人
珍贵的文物
杭州疗养
做了爷爷和外公
幽兰报人民
总司令的海军月
难忘的接见
伟大的水兵
前线归来访本钢
“不要孝子贤孙”
老两口在北戴河
关心警卫员
南下广州、上海
上白云山
第七编 曲折探索(1956—1966)
历程
海南岛之行
“把长江以南管下来”
锦绣河山收拾好
参观韶山
庐山会议上提意见
七十四岁访故乡
视察大庆油田
交往
“览之自怡悦,述与子同歌”——与董必武
“要保持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与方志纯
邕城偶遇情如故——与潘少洲
朱老总教我种兰花——与水静
“您过去是我的老师,今天仍然是我的老师”——与李鸿祥
珍闻
“国家领导人更要想着国家”
一条旧毛毯
兰花情
读碑临帖 一生不辍
走遍全国
“终归胜利属人民”
秘书的怀念
总司令与群众
飞渡大连湾
爷爷的家教
蓬勃挺秀 天下流芳
“不要宣传我”
关心华北制药厂
拜农民为师
第八编 “文革”风云(1966—1976)
历程
一场政治风暴即将来临
遭受诬陷和攻击
艰难的境遇
疏散到广东
在最后的日子里
交往
庄严的军礼——与罗瑞卿
“历史是公正的”——与肖华
“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与王诤
永远的怀念——与成仿吾
珍闻
闲居生活
天伦之乐
勤奋才能出天才
加速人民海军建设
严格要求子孙
“革命到底”
“我们是夫妻,又是同志”
最珍贵的遗产
编后记
说明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