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制度设计:一种比较制度分析/当代世界与中国国际战略
  • 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制度设计:一种比较制度分析/当代世界与中国国际战略
  • 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制度设计:一种比较制度分析/当代世界与中国国际战略
  • 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制度设计:一种比较制度分析/当代世界与中国国际战略
  • 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制度设计:一种比较制度分析/当代世界与中国国际战略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制度设计:一种比较制度分析/当代世界与中国国际战略

25 4.3折 58 九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田野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30.1

上书时间2024-11-27

帅帅书社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田野 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1
  • 版次 1
  • ISBN 9787509799512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05页
  • 字数 231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当代世界与中国国际战略
【内容简介】
  不同形式的制度对个人行为和集体决策具有不同的影响,因此受到影响的个人和集体会根据这种预期的影响来选择制度的形式。制度设计就是行为体对制度形式的选择。作为对国家行为的制度约束,国际制度也往往是有关国家有意设计的产物。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在参与国际制度的进程中逐渐从消极的规则接受者向主动的规则制定者转变。全球和地区治理的“中国方案”、“中国倡议”、“中国元素”等在全球和地区合作中开始变得突出起来。基于国际制度设计的有关理论模型,《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制度设计:一种比较制度分析/当代世界与中国国际战略》通过比较制度分析的方法来揭示中国以及相关国家在参与国际合作中所面临的问题与这些国际合作中所确立的制度形式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说明影响相关的国际制度设计的因素以及中国的作用。
【作者简介】
  田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主要学术研究领域为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曾在《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已出版专著《国际关系中的制度选择:一种交易成本的视角》和《国家的选择:国际制度、国内政治与国家自主性》。曾获第十一届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和第十八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中国参与国际制度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 文献回顾
第三节 本书的基本思路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国际合作中的制度设计:概念与理论
第一节 国际合作的概念
第二节 国际制度的概念
第三节 国家为什么要在国际合作中设计制度?
第四节 国际制度的理性设计模型
第五节 国际制度选择的交易成本模型

第三章 从“上海五国”到上海合作组织的制度设计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既有的文献及其不足
第三节 从“上海五国”机制到上海合作组织的演变
第四节 中国、俄罗斯与中亚国家间合作中的交易成本与制度设计

第四章 APEC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制度设计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既有的文献及其不足
第三节 APEC与CAFTA的制度化水平比较
第四节 中国参与APEC和CAFTA的交易成本与制度设计

第五章 “10+3”机制与东亚峰会的制度设计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既有的文献及其不足
第三节 “10+3”机制和东亚峰会在制度设计上的特点
第四节 区域合作中的问题与区域性制度设计的差异
第五节 “10+3”机制与东亚峰会的联系及中国的地区战略

第六章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制度设计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既有的文献及其不足
第三节 中美在经济沟通领域中的制度形式
第四节 中美经济合作中的问题与双边对话机制的设计

第七章 中国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中争端解决机制的设计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既有的文献及其不足
第三节 双边投资协定中的争端解决机制
第四节 交易成本分析框架下的预期行为模式
第五节 基于中国1982年至2013年双边投资协定的经验检验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