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业大包干报户口的人:王郁昭
¥
10.01
1.5折
¥
66
九品
仅1件
作者柏晶伟 著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1-0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柏晶伟 著
-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9
-
版次
1
-
ISBN
9787802340589
-
定价
6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24页
-
字数
450千字
- 【内容简介】
-
中国的农村改革已经走过30个年头。回顾农村改革,需要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说起,要从安徽说起,从小岗村的农民说起。正如许多人所知,小岗村在凤阳县,凤阳县在滁县地区。改革发轫时期,在小岗村农民的划时代创造与省委第一书记万里之间,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领导人。这个人在大包干诞生的最艰难时期,坚定执着地支持了农民的创造,给[大包干]这个[黑孩子]报上了户口,在省委和农民之间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就是《为农业大包干报户口的人:王郁昭》的主人公:时任滁县地委书记、后任安徽省省长的王郁昭。
《为农业大包干报户口的人:王郁昭》通过大量的珍贵史料和原始数据,客观地再现了王郁昭跌宕起伏的个人生活和波澜壮阔的农村改革,值得所有关注中国农村改革和社会变迁的人士阅读和收藏。
- 【作者简介】
-
柏晶伟,1967年7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85-199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读本科和硕士研究生,1989年获哲学学士学位,1992年获哲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先后在铁道部第三铁路工程局党校任讲师,《中国合作经济报》当记者。1994年11月到《中国经济时报》工作至今,现为《中国经济时报》社评理论部主任。期间在北京大学、对外经贸大学进修学习,并赴法国、美国、波兰、英国等国访问参观。她长期关注中国改革问题,曾在多种报纸杂志发表文章并被聘为特约评论员。参与国家部委、省、市发展战略课题研究,撰写多篇调研报告。同时兼任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等机构的常务理事和理事。
- 【目录】
-
引子
第一章少年立事(1926-1944)
一、富家子弟选择了革命道路
二、在战乱年代求学
三、年轻的小学校长
四、冲过鬼子的火网
第二章战争洗礼(1945-1949)
一、东海整风
二、接管威海学校
三、针锋相对的一场斗争
四、在威海市武工队里
五、合庆村的生死较量
六、回避到濮阳
七、第一次听陈毅司令员讲话
八、第一次见到朱德总司令
九、编入华野先遣纵队
十、参加豫东战役
十一、进入大别山
第三章教育生涯(1949-1970)
一、渡江到芜湖
二、接管芜湖文教事业
三、回答不出周总理的提问
四、选派到安徽大学
五、解放后第一个教授自杀事件
六、一位学生的多舛命运
七、院系调整,引进教授
八、安大校长的党籍问题
九、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和“三反”运动全面展开
十、考进中央马列学院
十一、与巢湖姑娘永结连理
十二、熟读马列经典原著
十三、中组部的短暂时光
十四、任安徽师院教务长
十五、向康生汇报学校“反右”情况
十六、毛泽东、刘少奇相继视察芜湖
十七、在全国科技展览会上
十八、奉调省科委
十九、中央部署农村整风整社运动
二十、工作队到了祁门
二十一、曾希圣与“责任田”
二十二、“责任田”的重大意义
二十三、参加省委“反修”理论小组和“四清运动”
第四章“文革”岁月(1966-1970)
第五章全椒五年(1970-1975)
第六章农村改革风云(1976-1982)
第七章杨子冲击波(1979-1982)
第八章文教事业的复兴(1979-1982)
第九章出任省长(1982-1987)
第十章奉调晋京(1988-2005)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