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玉河2007年度考古发掘报告
  • 北京玉河2007年度考古发掘报告
  • 北京玉河2007年度考古发掘报告
  • 北京玉河2007年度考古发掘报告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北京玉河2007年度考古发掘报告

20 九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委员会 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6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44.8

上书时间2024-06-25

帅帅书社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委员会 编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6
  • 版次 1
  • ISBN 9787030216229
  • 定价 29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大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25页
  • 字数 22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北京文物与考古系列丛书
【内容简介】
《北京玉河2007年度考古发掘报告》为北京玉河遗址2007年度考古发掘报告,对清理出来的元代通惠河堤遗存、玉河庵山门及东配殿基址和出土的遗物进行了详细的报道。这是首次对北京玉河及通惠河遗存的大规模发掘,对于研究古代玉河及通惠河堤岸的构筑形式、建造年代及河道变迁、走向都具有重要价值,并能够为古代北京漕运、水源、供排水系统和环境变迁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参考资料。
《北京玉河2007年度考古发掘报告》可供从事考古学、历史学、水利学研究的人员及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自然环境与历史沿革
一、北京市的自然环境
二、北京市东城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三、北京市东城区的文化历史背景

第二节发现与发掘过程
一、遗址的发现
二、遗址概况、发掘过程与发掘方法

第三节资料整理与报告编写
一、发掘资料的整理
二、报告编写
三、报告编写体例

第二章A区遗存
第一节东不压桥及其燕翅、裹头
一、东不压桥
二、燕翅及裹头

第二节A区1号、4号堤岸遗址及其河道
一、A区1号堤岸遗址
二、A区4号堤岸遗址
三、河道(AHD1)

第三节A区2号、3号堤岸遗址及其河道
一、A区2号堤岸遗址
二、A区3号堤岸遗址
三、河道(AHD2)

第四节排水道
一、1号排水道
二、2号排水道

第五节玉河庵遗址
一、山门遗址
二、东配殿基址
三、西侧围墙

第三章B区遗存
第一节B区1号堤岸遗址及进水涵洞
一、BD1Ⅰ期堤岸遗址
二、BD1Ⅱ期堤岸遗址
三、探沟
四、进水涵洞
第二节码头遗址

第三节B区2号、3号堤岸遗址及其河道
一、8区2号堤岸遗址
二、8区3号堤岸遗址
三、河道(BHD2)

第四节B区4号堤岸遗址及其河道
一、BD4Ⅰ期堤岸遗址
二、BD4Ⅱ期堤岸遗址
三、河道(BHD1)

第五节排水道
一、3号排水道
二、4号排水道

第四章C区遗存
第一节堤岸遗址
一、CDⅠ期堤岸
二、CDⅡ期堤岸
三、CDⅢ期堤岸
四、CDⅣ期堤岸

第二节灰坑及房基
一、灰坑H1
二、灰坑H2
三、灰坑H3
四、房基F1
第三节河道

第五章勘控报告
第一节A区
第二节B区

第六章结语
第一节玉河名称的演变及其范围
一、元代及元代以前
二、明代
三、清代

第二节年代与性质
一、东不压桥
二、玉河庵
三、堤岸遗址及其河道
四、码头遗址
五、排水道

第三节玉河变迁之管窥
一、元代
二、明代
三、清代
四、民国及以后
第四节余论

附录
附录一北京玉河遗址出土木材材质分析
附录二李公德政之碑考释
附录三参考书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