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精选(散文卷) 高永年 凤凰出版社 9787550602472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精选(散文卷) 高永年 凤凰出版社 9787550602472

正版旧书 里面部分笔记 内容完好 可正常使用 旧书不附带光盘

7.2 九品

库存4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高永年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ISBN9787550602472

出版时间2011-03

装帧线装

页数346页

货号2757899

上书时间2024-03-15

有路官方旗舰店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温馨提示:亲!旧书库存变动比较快,有时难免会有断货的情况,为保证您的利益,拍前请务必联系卖家咨询库存情况!谢谢!
书名: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精选(散文卷)
编号:2757899
ISBN:9787550602472[十位:]
作者:高永年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03月
页数:346
定价:24.00 元
参考重量:0.370Kg
-------------------------
新旧程度:6-9成新左右,不影响阅读,详细情况请咨询店主
如图书附带、磁带、学习卡等请咨询店主是否齐全* 图书目录 *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这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精选》,在作品选目上,无论在创作方法还是在艺术风格和文体形式上,都真正做到了丰富性和多样性全书,不仅充分考虑到所选作品的艺术的经典性,也注意到了创作方法、艺术形式和风格文体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对全面培养学生分析各类文学作品的能力是有益的。该教材在作品选目的时间跨度上,始于20世纪初,直至21世纪初,兼顾到了这时期不同历史阶段所产生的文学创作。
 本册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精选》之“散文卷”,收录了论雷峰塔的倒掉、影的告别――野草之二、藤野先生、苦雨、故乡的野菜、乌篷船、小品六章等散文作品。
 本书由高永年主编。 序
 论雷峰塔的倒掉
 影的告别――野草之二
 这样的战士――野草之十九
 藤野先生
 苦雨
 故乡的野菜
 乌篷船
 小品六章
 落花生
 藕与莼菜
 游了三个湖
 谈牛津
 秋天的?味
 钓台的春昼
 雾
 青纱帐
 我所知道的康桥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荷塘月色
 给我的孩子们
 养花
 寄小读者:通讯一、通讯七
 往事(二)
 陶然亭的雪
 无眠爱夜
 包身工
 “废名论”存疑
 箱子岩
 雅舍
 早起
 爱尔克的灯光
 怀念萧珊――随想录五
 在赣江上
 我还没见过长城
 山之子
 回声
 又是一年春草绿
 我们的海
 囚绿记
 鹰之歌
 熊十力
 鼓声
 回忆鲁迅先生
 老王
 雨前
 黄昏
 织席记
 采蒲台的苇
 青春余梦
 香山红叶
 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
 王永淮
 社稷坛抒情
 当代人的悲剧――悼杨述
 午门
 更衣记
 一个王朝的背影
 过河
 背影
 羞女山
 我与地坛
 五味巷
 黄沙梁
 江南的野菜
 鸭的喜剧
 听听那冷雨
 老年人和棒子
 愁乡石
 给后花园点灯
 不死鸟
 后记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应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对于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而言,这门课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课程难以取代的。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即对所选作品的讲授,表面看来与“中国现代文学史”有所重合,所以曾一度被一些高校取消,但取消后随之出现的问题便接踵而来。首先是教学方面的问题。原本这两门课的分工非常明确,二者无论在知识传授还是能力培养抑或方法训练上,均有不同的层次性要求。“作品选读”主要是通过对具体作家作品的分析性讲授,培养学生研究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以及鉴赏文学作品的审美眼光,其讲授的重点在具体的作品文本;而“文学史”则在系统性、整体性方面有着特别的要求。前者是后者的必要铺垫,而后者是对前者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整体提升。将“作品选读”取消,只讲“文学史”,这给文学史的讲授带来的直接麻烦是,限于文学史的整体性要求,如果不时地旁生枝节花太多课时去具体讲解大量作品(事实上课时也不够),容易导致“史”的线索和脉络的中断,使文学史课程变得支离破碎;而置许多经典作品的具体分析于不顾,则也容易使学生缺少对作品的具体感受,从而也难以对文学史做到深入把握。其次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如果缺少了“作品选读”课程这个阶段,容易造成能力培养和方法训练上的重要缺陷,致使学生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对拉构架、搭框架很内行,而在涉及具体作品时则往往缺少有效的解析能力和办法。这些问题近年来逐渐引起了各高校的重视,在高校中文课程设置中恢复“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课,已成普遍趋势。 要开设好“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课,首先要有一部好的教材。这里所谓的“好”,主要是指教材的选目、体例等,要与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相符合。就目前国内已有的教材来看,其中不乏精善者,但多数教材(或日选本)存在不少问题。例如,过分追求所选作品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对应,而忽略了“作品选读”课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方法训练的独特的层次性要求。这样的作品选本,作为“文学史”的附属参考教材是可以的,但靠它难以完成“作品选读”课程的教学任务。所选篇目受“文学史”评价的影响太大,使大量作为文学史现象而颇受关注但却缺少艺术经典性的作品入选进来,这与作品选读课程要解决的问题不太同步。依我之见,“作品选读”课要解决的是对文学作品的文本分析的能力,这是基础;而文学史评价的任务主要应放到“文学史”课程中去解决。再如,许多作品选读教材编者的课程目的不明确,选目随意,缺少体系性,所选作品在风格、文体等方面比较单一,这对培养学生全面掌握分析、研究风格各异的文学作品的方法和能力是不利的。又如,一些教材对所选文学作品所作的提示性分析,常常不够准确,而且往往以某种片面的结论较武断地将学生导向对作品的*而又片面的理解、解释和分析上。这样,该门课程原本以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和研究文学作品能力为主的目标,被学生不得不被动接受、记忆某种现成结论的事实上的效果所取代。 由此看来,要编写出一部好的“文学作品选”实非易事。一部文学作品的选本,尤其是作为教材的选本,无论在选目还是在编撰体例等方面,其背后有着很高的学理性的学术含量。要编写一部好的“作品选读”课程的教材,不仅要有精到的选家眼光,还要有对这门课程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这类选本的编撰,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很好的传统,诸如《昭明文选》、《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千家诗》等等,都是一直广为流传的优秀选本。这些选本在流传中,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着文学教育教材的功能。这里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成功的经验。我们应该不断总结前人的经验,不断地根据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积极探究课程、教学的规律,以不断提高“文学作品选读”教材编写的质量。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这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精选》,从选目和编写体例上可以看出,编写者们对上述问题是有过认真思考的。该教材在作品选目上,无论在创作方法还是在艺术风格和文体形式上,都真正做到了丰富性和多样性。以诗歌为例,就创作方法而言,既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诗歌入选,也有包括象征主义在内的现代主义诗歌入选;就诗歌体式而言,入选诗歌以现代新诗为主,但也兼顾到旧体诗在20世纪文学史中的客观存在,入选了数首旧体诗词;就新诗形式而言,则从自由体诗到新格律诗、从小诗到长篇诗歌均有入选;就诗歌文体风格而言,既有抒情诗,又有叙事诗,还有哲理诗。小说、散文、戏剧等体裁的选目也都是如此,不仅充分考虑到所选作品的艺术的经典性,也注意到了创作方法、艺术形式和风格文体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对全面培养学生分析各类文学作品的能力是有益的。 该教材在作品选目的时间跨度上,始于20世纪初,直至21世纪初,兼顾到了这时期不同历史阶段所产生的文学创作。现有的教材所选篇目大多止于20世纪80年代,近三十年的文学创作佳作基本上未能选入,这多少是一种缺憾,而该教材弥补了这方面的空缺。该教材在作品选目的空间跨度上,也突破了此类教材选目基本限于大陆文学创作的做法,给予台、港、澳地区的文学创作以相当的篇幅。这种选目在时空上的扩展,有利于学生较全面地接触到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特点的文学作品,使他们对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性讲授,同时也能从更广阔的范围去培养学生分析理解不同类别文学作品的能力。应该说,该教材充分注意到了“文学作品选读”课对知识传授、方法训练和能力培养的层次性要求,因而作品选目首先注重从艺术的经典性要求出发,目的在于用好的作品来尽可能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和分析的眼光。但同时,该教材由于充分兼顾到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文学创作;而且在正式入选篇目之外,还对有些体裁列出了一些推荐作品目录,这样就使得该教材除了可以用作“文学作品选读”课程的主要教材外,还可用作“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的辅助性参考教材。 该教材在编写体例上也作了大胆尝试,一反以往同类教材往往在所选作品的后面附提示性作品分析的做法,除了作者介绍文字外,还附录了有关所选作品的研究资料目录,这一目录经过精选后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一变化,其长处是,避免了提示性作品分析难免片面的*结论对学生理解和把握作品可能产生的限制,对改变学生可能会产生的只注重现成结论的记忆而忽略独立分析能力培养的学习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开具的参考性研究资料目录,对学生了解研究动态和广泛吸取前人研究成果是有益的。作为教材,这同时也给授课教师以更大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 *后还要指出的是,参加这部教材编写的人员都同时具有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而且都是多年从事“中国现代作品选读”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的教师。凭借他们的理论功力和教学实践,教材的编写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当然,我们也期待这部教材能经得起教学实践的检验,并期待编写者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在不断修订中使该教材更臻完善。 2010年10月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精选》是在2002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品选》的基础上重新修订编选的,分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卷。诗歌卷由高永年教授、何言宏教授编选;小说卷由贺仲明教授、王文胜教授编选;散文卷由杨洪承教授、沈义贞教授编选;戏剧由杨洪承教授、贺仲明教授编选。 朱晓进教授为这套教材做了多方面的工作。骆冬青教授、王华宝博士给此书出版以大力支持,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我们学力不逮,编造中的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祈专家和读者赐正,以待再版时更臻完善。 编者 2010年金秋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问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厉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日“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饭食也不坏。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 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P6-7
  •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精选(散文卷) 高永年 凤凰出版社 9787550602472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