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技术 第2版 大中专理科农林牧渔 董炳友,张林 编 新华正版
¥
37.95
7.6折
¥
49.8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董炳友,张林 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00980
出版时间2024-01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268页
字数430千字
定价49.8元
货号xhwx_1203150180
上书时间2024-12-1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正版特价新书
- 商品描述
-
目录:
绪论1
节 作物育种的意义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
一、作物进化与遗传改良1
二、作物育种的意义与发展2
三、作物育种与其他学科的关系4
第二节 作物品种及其作用4
一、作物品种的概念4
二、作物优良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5
第三节 作物育种的成与展望6
一、我国作物育种工作的主要成6
二、作物育种工作的展望8
思题9
章 育种目标10
节 现代农业对作物育种目标的要求10
一、高产10
二、品质状16
三、稳产20
四、生育期适宜21
五、适应农业机械化21
第二节 制订作物育种目标的一般原则22
思题23
技能实训1-1育种材料播前的准备工作23
技能实训1-2小麦面筋含量及蛋白质含量的测定28
技能实训1-3面粉沉降值测定29
第二章 种质资源31
节 种质资源在育种上的重要31
一、种质资源的概念31
二、种质资源在作物育种中的重要作用31
第二节 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及其发展33
一、瓦维洛夫的作物起源中心学说33
二、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的发展34
第三节 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35
一、种质资源的类别及特点36
二、种质资源的搜集37
三、种质资源的保存40
四、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43
思题44
技能实训2-1玉米种质资源的观察识别45
技能实训2-2小麦品种和变种的鉴定和识别46
技能实训2-3水稻品种资源的认识及鉴别47
技能实训2-4谷子不同品种的鉴定和识别49
第三章 作物的繁殖方式与育种51
节 作物的繁殖方式51
一、有繁殖51
二、无繁殖52
三、作物授粉方式的研究方法53
第二节 不同繁殖方式作物的遗传特点及其与育种的关系54
一、自花授粉作物54
二、异花授粉作物54
三、常异花授粉作物55
四、无繁殖作物55
第三节 作物品种类型及育种特点55
一、作物品种的类型55
二、各类品种的育种特点57
思题58
第四章 选择与鉴定59
节 选择的与方法59
一、选择的意义59
二、选择的基本59
三、选择的作用60
四、选择的基本方法61
五、作物的繁殖方式和常用选择方法62
第二节 状鉴定63
一、状鉴定的作用63
二、状鉴定的一般原则64
三、状鉴定的方法65
思题66
技能实训4-1小麦育种材料的田间调查与室内种66
技能实训4-2水稻育种材料的田间调查与室内种68
技能实训4-3大豆育种材料的田间调查与室内种70
技能实训4-4玉米育种材料的田间调查与室内种73
第五章 引种与选择育种75
节 引种75
一、引种对发展农业生产的作用75
二、引种的76
三、重要生态因子、品种特与引种的关系78
四、作物引种规律79
五、引种的程序和方法81
第二节 选择育种82
一、选择育种的简史和成效82
二、选择育种的意义和特点83
三、选择育种的84
四、选择育种的程序85
五、提高选择育种效率的几个问题91
思题92
第六章 杂交育种93
节 亲本选配93
一、选择适宜亲本94
二、配制合理组合95
第二节 杂交方式和杂交技术98
一、杂交方式98
二、杂交技术100
第三节 后代的处理103
一、系谱法103
二、混合法106
三、衍生系统法107
四、单籽传法107
第四节 杂交育种程序和加速育种进程的方法109
一、杂交育种的程序109
二、加速育种进程的方法110
思题111
技能实训6-1小麦有杂交技术111
技能实训6-2大豆有杂交技术112
技能实训6-3水稻有杂交技术114
第七章 回交育种117
节 回交育种的特点及遗传效应117
一、回交育种的概念与意义117
二、回交育种的优缺点118
三、回交育种的遗传规律118
第二节 回交育种技术120
一、亲本的选择120
二、回交的次数120
三、用于回交所需植株数121
四、回交育种程序122
思题126
第八章 优势利用127
节 优势利用的概况及其表现特127
一、优势利用的简史与现状127
二、优势的类型与度量128
三、优势的表现特129
四、优势的固定130
五、优势利用与常规杂交育种的比较131
第二节 优势的遗传基础131
第三节 杂交种品种的选育133
一、利用优势的基本原则133
二、不同繁殖方式作物利用优势的特点134
三、自交系的选育与改良134
四、配合力及其测定137
五、杂交种品种的亲本选配原则139
六、杂交种品种的类型140
七、利用优势的途径142
八、优势利用的育种程序144
第四节 雄在优势利用中的应用145
一、利用雄系制种的意义145
二、雄的遗传类型145
三、质核互作雄的应用147
四、核基因系的应用150
第五节 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和利用150
一、作物的自交不亲和150
二、自交不亲和在优势中的利用151
第六节 作物杂交制种技术152
一、选地与隔离152
二、制种田的规格播种153
三、精细管理154
四、花期预测方法154
五、去杂去劣155
六、去雄和人工辅助授粉155
七、分收分藏156
思题156
技能实训8-1玉米的自交和杂交技术156
技能实训8-2育种试验田的小区收获158
技能实训8-3育种试验地的场圃观摩159
第九章 诱变育种161
节 诱变育种的依据、特点和意义161
一、诱变育种的依据161
二、诱变育种的特点162
三、诱变育种的意义163
第二节 诱变因素163
一、物理诱变163
二、化学诱变170
三、理化诱变剂的特异和复合处理172
第三节 诱变育种的方法和程序173
一、处理材料的选择173
二、诱变剂量的确定173
三、处理群体大小的确定173
四、诱变处理后代的选择174
五、不同繁殖方式的作物诱变处理的特点175
六、诱变育种的育种程序176
第四节 提高诱变育种效率的方法176
一、根据影响诱变效果的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诱变育种效率176
二、提高诱变育种效率的其他方法177
思题177
第十章 远缘杂交育种179
节 远缘杂交的概念和作用179
一、远缘杂交的概念179
二、远缘杂交在育种工作中的重要作用179
第二节 远缘杂交不亲和的原因及克服方法182
一、远缘杂交不亲和及其原因182
二、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方法183
第三节 远缘夭亡、及其克服方法185
一、远缘的夭亡与185
二、克服远缘夭亡和的方法186
第四节 远缘后代的分离与选择187
一、远缘后代状分离和遗传的特点187
二、远缘后代分离的控制188
三、远缘后代处理的育种技术188
思题189
第十一章 倍育种190
节 多倍体育种190
一、植物多倍体的种类、起源及其意义190
二、多倍体育种技术193
第二节 单倍体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198
一、单倍体的起源、类型及特点198
二、诱导产生单倍体的途径和方法199
三、单倍体的鉴别与二倍化201
四、单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202
思题202
第十二章 抗病虫育种204
节 抗病虫育种的意义与特点204
一、作物抗病、抗虫的概念204
二、抗病虫育种的意义与作用204
三、抗病虫育种的特点205
第二节 作物抗病虫的类别与机制205
一、病原菌致病及其变异206
二、作物抗病虫的类别207
三、抗病虫的机制209
第三节 抗病虫的遗传与鉴定210
一、抗病虫的遗传210
二、基因对基因学说210
三、抗病虫鉴定212
第四节 抗病虫品种的选育及利用213
一、抗源的收集和创新213
二、选育抗病虫品种的方法214
三、抗品种的利用策略215
思题216
第十三章 生物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217
节 细胞和组织培养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217
一、体细胞变异与突变体的筛选218
二、离体培养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219
三、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的其他利用途径220
第二节 作物原生质体培养与体细胞杂交221
一、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培养221
二、体细胞杂交技术223
三、细胞的选择225
四、细胞的鉴定225
五、诱导细胞产生愈伤组织和植株226
第三节 基因工程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226
一、目的基因的获取227
二、载体系统及其改造228
三、重组dna的制备229
四、植物的遗传转化229
五、转基因植株的鉴定231
第四节 分子标记与育种231
一、分子标记的分类231
二、构建遗传图谱232
三、分子标记基因定位233
四、分子标记在种质资源研究上的应用235
五、分子标记在辅助选择中的应用235
第五节 人工种子的生产程序和方法236
一、人工种子的概念和研究进展236
二、人工种子的结构和研制意义236
三、人工种子的制作237
四、存在问题和展望238
思题238
第十四章 新品种审定、登记、保护与利用240
节 品种的区域试验与生产试验240
一、区域试验240
二、生产试验和栽培试验242
三、试验结243
第二节 新品种审定与品种登记管理243
一、品种审定的意义与任务243
二、品种审定与登记管理244
第三节 植物新品种保护与合理利用246
一、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意义及概念246
二、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体系247
三、品种保护与品种审定的区别250
思题251
技能实训14-1品种(系)区域试验结251
参文献256
内容简介:
作物育种技术(第二版)按照作物育种的工作过程,以作物育种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为基础,拓宽并丰富了作物育种的实用技能知识,包括:绪论,育种目标,种质资源,作物的繁殖方式与育种,选择与鉴定,引种与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回交育种,优势利用,诱变育种,远缘杂交育种,倍育种,抗病虫育种,生物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和新品种审定、登记、保护与利用。另外,为了提升作物育种专业实践技能水,还设计了相关的实用技能实训内容。
本教材可供高职高专院校农学专业、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和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使用,也可以作为其他相关专业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相关教师、广大作物育种工作者、种子生产者与经营者等农业科技工作者、爱好者的参用书。
作者简介:
无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