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现代史 上册 1919-1949(第4版) 大中专文科社科综合 作者 新华正版
  • 中国现代史 上册 1919-1949(第4版) 大中专文科社科综合 作者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现代史 上册 1919-1949(第4版) 大中专文科社科综合 作者 新华正版

26.96 8.2折 32.7 全新

库存23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作者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439649

出版时间2015-12

版次4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520页

字数420千字

定价32.7元

货号xhwx_1202795037

上书时间2024-06-28

浩子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章北洋军阀统治的继续新主义时期的开始(1919年5月-1923年12月)

节北洋统治下的中国

一、袁世凯统治的垮台军阀割据纷争局面的出现

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社会力量的成长

三、新运动的兴起

四、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对中国的影响

第二节五四运动和中国成立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和“六三”以后的发展

二、新运动的扩展和深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

三、各派新思潮的竞起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的论争

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次代表大会

第三节军阀混战和政治争斗中国的新局面

一、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协同侵略”

二、直皖战争和次直奉战争北京权力的更迭

三、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迟滞一度兴起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

四、中国纲领的制定和宣传

五、工人运动的出现和各界群众运动的新发展

六、继续奋斗和国共合作的酝酿

第二章国民北洋军阀的末路(1924年1月-1927年7月)

节军阀势力的演变国民的掀起

一、中国次代表大会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二、第二次直奉战争和北京

三、国共合作成立后工作的开展五卅运动

四、和左派同右派及主义派的斗争

第二次代表大会

五、中国新主义思想初步形成

六、各派军阀势力的演变和中国政局

第二节北伐战争和工农运动的大发展

一、北伐的胜利进军

二、反帝运动和工农运动的大发展

三、国民迁都武汉反对军事的斗争

第三节国民的失败

一、奉系军阀在北方的统治

二、四一二反国民的成立

三、工农运动继续高涨和二期北伐武汉的转向

四、的紧急形势和的对策

五、七一五“分共”国民的失败

第三章中国在统治的确立苏维埃的开展(1927年8月-1931年9月)

节“统一”中国的低潮

一、各派系的争斗与合流二届四中全会

二、“二次北伐”和东北“易帜”

三、“训政”的开始初期的内政和外交

四、中国的低潮

第二节苏维埃的开始

一、南昌八七会议

二、各地武装的发动和苏维埃号的提出

三、六次代表大会

第三节军阀的混战中间政派的活动和主张

一、各派军阀的争斗中原大战

二、“国民会议”和《训政时期约法》

三、中间政派的活动和主张对他们的破坏与

第四节红军和农村根据地的扩大

一、各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二、苏区土地的开展

三、“左”倾错误及其被纠正王明“左”倾错误的出现

四、军对红军“围剿”和红军反“围剿”作战

第四章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由战争向争的过渡(1931年9月-1937年7月)

节九一八事变抗浪潮的兴起

一、九一八事变抗浪潮的掀起政治形势的变化

二、王明“左”倾错误的发展中华苏维埃的成立及其各项政策

三、统治的危机一·二八事变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国策

四、伪“满洲国”的成立国联调查团的调查及其报告书

第二节统治的加强抗运动继续发展

一、政权的强化和垄断资本的形成

二、的土地法令关于农村问题和农民土地问题的各种主张

三、本帝国主义向关内侵略扩张和的退让

四、中间政派的抗要求和抗运动的持续发展

第三节苏区的深入和严重挫折红军长征

一、鄂豫皖和湘鄂西红军的转移红军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川陕苏区的开辟

二、苏区土地的深入和各项建设新主义经济的产生

三、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红军开始长征

四、遵义会议反对分裂主义的斗争红军长征到达陕北

五、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东北抗联军的斗争

第四节华北事变一二·九运动

一、本对华北的经济掠夺和华北事变

二、“八一宣言”的发表一二·九运动

三、瓦窑堡会议和抗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确立

四、在白区工作的恢复和发展

五、少数民族地区的斗争和维护权益的斗争

第五节政策的调整对政策的变化西安事变团结抗局面的基本形成

一、第五次代表大会和对政策的变化国共两党开始接触法币政策和统治地区经济的增长

二、政策的调整对东北军西北军的统战工作

三、抗救亡运动的发展两广事变绥远和援绥运动

四、西安事变及其和解决

五、五届三中全会苏区代表会议团结抗局面基本形成

第五章全民族争(1937年7月-1945年8月)

节的开始正面战场的作战和敌后抗根据地的开辟

一、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抗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抗的涌起

二、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国民迁都重庆沦陷和军的“大屠杀”

三、的洛川会议和《抗救国十大纲领》敌后抗根据地的开辟

四、临时代表大会和《建国纲领》国民参政会的设立中间集团的主张

五、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沦陷区伪政权的建立

六、初期的交政策和对外关系

第二节战略相持阶段前期形势的演变

一、本侵华策略的变化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

二、相持阶段前期正面战场的作战敌后战场成为重要战场

三、统治的加强和国共摩擦的激化

四、对新主义理论的阐发思想的成熟

五、汪伪政权的成立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统治

六、皖南事变中国政团同盟成立

第三节太洋战争的爆发中期的统治区和解放区

一、太洋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

二、敌伪的“治安强化运动”和“清乡运动”敌后军民的艰苦奋斗根据地的政权建设、整风和大生产运动

三、太洋战争爆发后的正面战场统治趋腐朽大后方经济由发展到衰落

四、不等条约的废除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之命运》的发表和对它的批判

五、少数民族地区的抗、争取和维护统一的斗争

第四节后期的政治斗争争的胜利

一、本太洋战线的崩溃缅北滇西作战的胜利敌后战场转入局部反攻

二、军队在豫湘桂的大溃败运动的新发展

三、美国的变化第六次代表大会第七次代表大会

四、雅尔塔会议本帝国主义的后挣扎和投降中国争的胜利

第六章在统治的崩溃中华共和国的成立(1945年9月-1949年10月)

节坚持内战民力争和

一、战后国际形势各党派的建国主张

二、重庆谈判挑动内战和解放区的自卫反击国统区的反内战运动

三、停战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

四、破坏政协协议和准备发动全面内战解放区准备自卫战争

第二节全面内战爆发的战略御

一、的军事进攻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二、“制宪国大”和“改组”反蒋的第二条战线形成

三、中间路线的宣传及其破灭

四、少数民族的政治斗争

第三节政权的覆灭中华共和国的成立

一、转入战略进攻的“戡乱动员”

二、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和十二月会议

三、召开“行宪国大”国统区运动的深刻演变

四、的战略决战七届二中全会

五、政权的全面崩溃

六、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和中华共和国成立

第四节哲学科学文学

一、哲学

二、史学

三、经济学

四、社会学

五、自然科学

六、文学

学参书目

内容简介: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级规划教材,系统阐述了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中华共和国成立的历史。编者以北洋军阀、统治的崩溃和民争取独立、和解放的历程为主要内容,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思想等方面的发展构建更趋合理的课程体系,有别于党史和中国史,成为中围通史的现代部分;本次修订注意吸收的新学术研究成果,对重大问题作了更深入、全面的分析和介绍。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