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宁疗护 大中专理科医药卫生 作者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安宁疗护 大中专理科医药卫生 作者 新华正版

47.31 7.6折 62 全新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作者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354585

出版时间2023-1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248页

字数459千字

定价62元

货号xhwx_1203148279

上书时间2024-06-24

浩子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章 安宁疗护概述 1

节 安宁疗护相关内涵 2

一、 安宁疗护的概念 2

二、 安宁疗护的原则 3

三、 安宁疗护的目标 3

四、 安宁疗护的服务对象 4

五、 安宁疗护的服务内容 4

六、 安宁疗护的学科定位 5

七、 护士在安宁疗护中的角作用 5

第二节 安宁疗护相关理论 6

一、 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 6

二、 社会沃母理论 7

三、 舒适护理理论 8

四、 终末期患者及家庭生活质量理论框架 9

五、 优逝框架 10

第三节 安宁疗护人文关怀 12

一、 人文关怀的概念 12

二、 安宁疗护人文关怀的理论 12

三、 安宁疗护人文关怀的原则 12

四、 安宁疗护人文关怀的方法 13

第四节 安宁疗护涉及的伦理及法律问题 14

一、 安宁疗护的伦理原则 14

二、 安宁疗护涉及的伦理问题 15

三、 安宁疗护涉及的法律问题 17

第二章 安宁疗护服务模式 18

节 医院安宁疗护 19

一、 门诊安宁疗护 19

二、 急诊安宁疗护 20

三、 住院安宁疗护 22

四、 重症监护室安宁疗护 23

第二节 社区安宁疗护 23

一、 社区安宁疗护特点 23

二、 社区安宁疗护形式 25

第三节 居家安宁疗护 26

一、 居家安宁疗护特点 26

二、 居家安宁疗护形式 27

第四节 医养结合机构安宁疗护 27

一、 医养结合机构安宁疗护服务特点 27

二、 医养结合机构安宁疗护形式与优势 28

第五节 安宁疗护转诊 29

一、 安宁疗护转诊类型 29

二、 安宁疗护转诊流程 30

三、 医养结合转诊体系 31

第三章 不同人群安宁疗护 33

节 不同生命阶段安宁疗护 34

一、 安宁疗护 34

二、 中青年人群安宁疗护 36

三、 老年人群安宁疗护 37

第二节 不同疾病安宁疗护 39

一、 终末期肿瘤患者安宁疗护 39

二、 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安宁疗护 40

三、 终末期慢阻塞肺疾病患者安宁疗护 41

四、 终末期肾病患者安宁疗护 42

五、 终末期肝病患者安宁疗护 43

六、 终末期艾滋病患者安宁疗护 44

七、 终末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安宁疗护 45

第四章 安宁疗护沟通 49

节 安宁疗护沟通的类型 50

一、 专业照护者与患者 家属之间的沟通 50

二、 专业照护者之间的沟通 51

三、 非专业照护者与患者之间的沟通 52

第二节 安宁疗护病情告知 53

一、 病情告知的概念 53

二、 病情告知的原则 53

三、 病情告知的模式 54

四、 病情告知的与方法 55

五、 不同疾病阶段的病情告知 55

六、 不同人群的病情告知 56

七、 病情告知的注意事项 57

第三节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 58

一、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概念 58

二、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内涵 58

三、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意义 59

四、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沟通模式 59

五、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管理 61

六、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沟通的影响因素 62

第五章 与教育 63

节 概述 64

一、 的定义 64

二、 过程的分期及特点 65

三、 终末期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特点 65

第二节 生命教育与生死观 67

一、 生命教育的概念与内涵 67

二、 现代生命教育的提出与发展 67

第三节 教育 67

一、 教育的概念 67

二、 教育的对象 69

三、 教育的意义 69

四、 教育的原则 70

五、 教育的形式与手段 70

六、 教育的方法 71

第六章 安宁疗护患者评估 74

节 评估原则及方法 75

一、 评估原则 75

二、 评估方法 76

第二节 生理评估 77

一、 疼痛评估 77

二、 营养与饮食评估 78

三、 排泄评估 79

四、 皮肤评估 80

五、 睡眠评估 81

六、 活动度评估 82

七、 舒适评估 82

八、 安全评估 83

第三节 心理评估 84

一、 负情绪评估 84

二、 风险评估 85

第四节 社会支持评估 86

一、 评估内容 86

二、 评估工具 86

三、 注意事项 87

第五节 精神评估 87

一、 评估内容 87

二、 评估方法 87

三、 注意事项 88

第六节 生活质量评估 88

一、 评估内容 88

二、 评估工具 88

三、 注意事项 90

第七节 生存期评估 90

一、 评估内容 90

二、 评估工具 91

三、 注意事项 91

第七章 安宁疗护症状管理 92

节 终末期症状概述 93

一、 终末期症状特点 93

二、 终末期症状评估 94

第二节 终末期常见症状管理 95

一、 疼痛 95

二、 呼吸困难 97

三、 腹胀 100

四、 厌食 恶病质 102

五、 恶心 呕吐 104

六、 吞咽困难 105

七、 水肿 107

八、 谵妄 109

第三节 用药护理 111

一、 常用药物 111

二、 用药原则 111

三、 给药方式 112

四、 用药护理 113

五、 用药监测及注意事项 115

第八章 安宁疗护舒适护理 117

节 一般舒适护理 118

一、 环境 118

二、 活动与睡眠 120

三、 清洁护理 121

四、 营养支持 123

五、 排泄护理 126

六、 伤护理 128

七、 静脉导管维护 128

第二节 中医舒适护理 130

一、 终末期患者中医辨证施护 130

二、 终末期患者中医食疗 132

三、 终末期患者中医外法 132

第九章 心理支持 137

节 终末期患者心理特点 138

一、 焦虑 138

二、 抑郁 139

三、 恐惧 140

四、 心理痛苦 141

五、 意念 142

第二节 心理支持 143

一、 倾听 143

二、 共情 144

三、 放松疗法 145

四、 合理情绪疗法 146

五、 叙事疗法 148

六、 艺术 150

七、 沙盘游戏疗法 151

八、 团体心理辅导 153

九、 心理危机干预 154

第十章 社会支持 157

节 终末期患者社会支持概述 158

一、 社会支持的概念及分类 158

二、 终末期患者社会特点 161

第二节 社会支持的方法 163

一、 专业照护者支持 163

二、 非专业照护者支持 166

第十一章 精神支持 169

节 终末期患者精神需求及困扰 170

一、 精神的概念及特点 170

二、 终末期患者的精神需求 171

三、 终末期患者的精神困扰 172

四、 终末期患者家属的精神痛苦 174

第二节 精神支持的常见方式及措施 175

一、 生命回顾 175

二、 意义疗法 177

三、 尊严疗法 178

四、 哀伤辅导 181

第十二章 对安宁疗护者的支持 185

节 对专业照护者的支持 186

一、 安宁疗护护士的职业压力 186

二、 对安宁疗护护士的支持 188

第二节 对非专业照护者的支持 192

一、 非专业照护者的需求 192

二、 对非专业照护者的支持 193

第十三章 逝后护理 197

节 护理 198

一、 遗体护理 198

二、 丧葬事宜 200

第二节 居丧期护理 201

一、 居丧概述 201

二、 居丧期哀伤护理 201

三、 居丧期随访 204

四、 特殊群体的居丧期护理 204

附录 207

附录1 姑息表现量表 207

附录2 简明疼痛量表 208

附录3 疼痛行为评估量表 209

附录4 营养风险筛查2002 210

附录5 患者主观整体评估法 211

附录6 微观营养评价法 212

附录7 压力损伤程度分级 213

附录8 braden 压力损伤评估量表 213

附录9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214

附录10 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 215

附录11 kolcaba 舒适状况量表 216

附录12 morse 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 217

附录13 berg 衡量表 217

附录14 焦虑自评量表 219

附录15 抑郁自评量表 220

附录16 心理痛苦温度计 221

附录17 心理痛苦相关因素调查表 221

附录18 可能量表 222

附录19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223

附录20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225

附录21 卡氏功能评分 225

附录22 ecog z 体能状况评分 226

附录23 姑息预后指数 226

附录24 姑息预后评分 227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228

参文献 231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安宁疗护概述(含概念、安宁疗护发展、相关政策、学科定位、研究内容、法律问题、伦理问题、管理与职业发展);安宁疗护哲学理念与相关理论;安宁疗护服务模式;不同人群、不同生命阶段、不同疾病的安宁疗护;安宁疗护沟通(病情告知、人文关怀、预立医疗照护计划);与教育、终末期患者评估、安宁疗护症状管理;安宁疗护舒适护理(含中医);心理支持、社会支持、精神支持、安宁疗顾者支持;逝后护理(含丧葬事宜)。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