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朝的拐点 永乐皇帝和他的子孙(全2册) 中国历史 赵中男 新华正版
  • 明朝的拐点 永乐皇帝和他的子孙(全2册) 中国历史 赵中男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明朝的拐点 永乐皇帝和他的子孙(全2册) 中国历史 赵中男 新华正版

46.89 4.8折 98 全新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中男

出版社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ISBN9787547316078

出版时间2020-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789页

字数554千字

定价98元

货号xhwx_1202071889

上书时间2024-06-21

浩子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一 立储之争

二 监国风波

三 再入漩涡

四 解缙之死

五 太孙崛起

六 汉王被贬 

七 太子浮沉

八 此消彼长

九 浩大工程

十 君臣分歧

十一 迁都之争

十二 改变疑团

十三 一意孤行

十四 协力应变

十五 遗诏之谜

十六 破例登极

十七 转折新政

十八 停下西洋

十九 新旧之争

二十 巩固权势

二十一 叔侄较量

二十二 宣宗亲征

二十三 釜底抽薪

二十四 折中求稳

二十五 国事整顿

二十六 稳定局势

二十七 转折

二十八 宣宗办案

二十九 危机暗伏

三十 脱颖而出

三十一 谁主沉浮

三十二 决策转型

三十三 宦官分权

三十四 特殊巡游

三十五 改立皇后

三十六 促织天子

三十七 不废正业

三十八 完成转折

后记

内容简介:

永乐、洪熙、宣德三朝,祖孙三代,因其稳健且大胆的制度变革成为明代历史,甚至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永乐帝朱棣大刀阔斧地改变了朱元璋的若干政策;而其子仁宗朱高炽、其孙宣宗朱瞻基又审时度势,改变了朱棣种种好大喜功、耗费国力的做法,并且力挽狂澜在政治制度、施政理念上进行了的扭转,力图使大明帝国在常态中稳发展。全书史料详实,图片丰富,然删繁简,笔调轻松,让读者能够感受明初复杂的政治风云。

作者简介:

赵中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故宫博物院故宫学刊执行主编,兼任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研究员,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在故宫博物院发起并主持明代宫廷史研究项目,个人研究侧重明清宫廷政治史、史及生活史。应邀参加大英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等机构的学术交流活动,在“百家讲坛”等栏目讲述宫廷史专题。撰写宣德皇帝大传、明朝的拐点等多部专著,策划并主编 “明代帝王系列传记”、“明代宫廷史研究丛书”及“清代宫廷史丛书”等大型学术丛书。

精彩内容:

    朱棣夺位上台后,当时争夺皇位的战争虽然结束了,但争夺下一个皇位继承权的序幕却刚刚拉开。原来朱棣当上皇帝后,从1402年的六月到1404年的四月,在长达近两年的时间里没立太子。
    (一)朱棣暂时不立太子
    太子是皇帝的接班人,册立太子是一个王朝维持统治的首要条件,没有太子,谁来接班当皇帝呢?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首先册立大儿子朱标做太子,所以朱棣上台后不先立太子,本身有些反常。况且朱棣的长子朱高炽,这时已经二十多岁了,又是当年太祖朱元璋册立的世子,是燕王继承人,按照明朝“立嫡以长”的传统,朱高炽是太子的不二人选,接近应该顺理成章地当上太子。但朱棣登极后不但没有立即册立太子,反而多次拒绝了臣下的有关建议。
    1.文武百官请求立朱高炽当太子,朱棣不同意
    永乐元年(1403年)的上半年,文武百官加上朱棣的一帮兄弟等人,连续三次上表请立太子,朱棣虽然表扬这些人是为着想,但是对于他们的请求是不答应,还找了一些堂而皇之的理由加心以糖塞,说什么长子“智识未广、德业未进”,能力水都很有限短期内不可能一下子担当起太子的重任,还需要由一些高人来培养和教育才行等等,一句话,是不同意先立老大为太子。这时候有个人看不下去了—一镇远侯顾成。这个人是个将领,早参加军讨伐朱律,又早被俘虏,被俘后他投降了朱律,然后一直辅佐朱高炽坚守北城。顾成是朱棣非常器重的一个将领,后来被封为镇远侯,奉命驻守贵州。
    大概是顾成觉得自己很早归附了朱棣,后来又辅佐朱高炽坚守北有功,说话还算有点分量,再加上跟朱高炽交情比较深,于是在永乐元年的九月,顾成给朱律写了封信,没敢先讲立太子的事,而是说了驻守贵州的几件事,后拐弯抹角地提了一句“早立东宫以定国本”。不料朱棣在回信中只是对顾成隆重表扬一番,还赏给了他一大笔钱财,但是对立太子的事却一个字都没提,好像根本没看见,弄得顾成很没面子。同时,朱棣一直把朱高炽留在北,而没有召他来首都,等于说立太子跟他没关系,把他晾在一边了。
    这还不算,更有甚者,朱棣还向大臣征求意见:你们看立谁做太子合适啊?很显然他不想立朱高炽为太子,不然不必征求意见了。各位可以想象,朱棣的这种态度很可能使朱高炽感到郁闷和痛苦,甚至可能是绝望,因为他本来是有资格当太子的,可是现在呢,几乎被父皇踢出局外了。那么在朱棣眼里,还有谁可以作为太子的人选呢?朱高炽作为长子,为什么不能顺利当上太子呢?
    p12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