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创新经济学 全新第3版 经济理论、法规 (英)克里斯·弗里曼,(英)卢克·苏特 新华正版
  • 产业创新经济学 全新第3版 经济理论、法规 (英)克里斯·弗里曼,(英)卢克·苏特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产业创新经济学 全新第3版 经济理论、法规 (英)克里斯·弗里曼,(英)卢克·苏特 新华正版

46.89 4.8折 98 全新

库存24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克里斯·弗里曼,(英)卢克·苏特

出版社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ISBN9787547318928

出版时间2022-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628页

字数513千字

定价98元

货号xhwx_1202567138

上书时间2024-06-16

浩子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出版者的话

“自主创新丛书”第二辑导读

译者序

原序

致谢

章  导读

1.1  引言

1.2  研究与开发系统

1.3  产业研究与开发的专业化及其发展

1.4  现代技术

1.5  熊彼特的连续理论

1.6  本书的结构

、综述和主要参书目

篇  与科学相关技术的兴起

绪言

第2章  

2.1  技术创新与

2.2  杰西·韦奇伍德的创新和企业家形象

2.3  理查德·阿克莱特、塞缪尔·克劳普顿和棉纺

2.4  英国棉纺的长期成

第3章  电与钢铁的时代

3.1  美国的创新系统

3.2  美国的钢铁

3.3  钢的应用

3.4  电和电气化

3.5  大公司与管理创新

第4章  石油和化学品工艺创新

4.1  从批量法到流程法的转变

4.2 1纪工艺创新

4.3  德国新型工艺的发展

4.4  炼油的工艺创新

4.5  工厂规模和加工厂承包商

第5章  合成材料

5.1  早期的合成材料及发明家兼企业家

5.2  主要的合成材料

5.3  ig法本的研究和实验开发工作

5.4  作为发明创造成果度量的专利

5.5  专利和创新

5.6  pvc(聚氯)

5.7  聚

5.8  多孔透气人造革——卡芬(corfam)

5.9  产品及工艺的开发

5.10  设备

5.11  材料工艺的新趋势: 结论

第6章  大规模生产与汽车业

6.1  内燃式,蒸汽式,还是电动式?

6.2  亨利·福特与批量生产

6.3  福特理论的普及与完善

6.4  本战后的创新

6.5  大野与公司的“精益生产体系”

6.6  精益生产体系中的承包商

6.7  结束语

第7章  电子与计算机

7.1  引言

7.2  无线电通信

7.3  电视

7.4  雷达

7.5  计算机

7.6  电子元件

7.7  微电子

、综述和主要参书目

第二篇  创新的微观经济学: 企业理论

绪言

第8章  创新中的成功与失败

8.1  创新是新技术与市场的结合

8.2  萨福(sappho)项目

8.3  萨福(sappho)各对中双方的相似点

8.4  与成功或失败无关的差别

8.5  成功的模式

8.6  创新的进一步研究

8.7  结束语

第9章  创新与公司规模

9.1  公司规模与研发费用

9.2  公司规模与发明

9.3  公司规模与创新

9.4  创新按公司规模和部门分类

9.5  结束语

0章  不确定,项目评估和创新

10.1  风险和不确定

10.2  项目评估程序及其可靠

10.3  动物心态与项目评估

10.4  研发预算和企业策略

1章  创新与公司战略

11.1  创新战略的范围

11.2  进取型战略

11.3  保守型的创新战略

11.4  仿制型和依赖型战略

11.5  传统型和机会主义型战略

11.6  结束语

、综述和主要参书目

第三篇  创新的宏观经济学: 科学、技术、发展及全球化

绪言

2章  创新系统

12.1  引言: 弗·李斯特的“系统”

12.2  专业化的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兴起

12.3  对20世纪70~80年代各种创新系统特点的一些对比

12.4  全球化和系统

12.5  结束语

3章  技术和经济增长

13.1  事例和数据: 长期经济增长阶段

13.2  技术变革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模型

13.3  经济增长的新熊彼特观点

4章  创新与国际贸易情况

14.1  引言: 国际竞争中的静态与动态现象

14.2  创新与国际竞争

14.3  对战略产业及政策的阐述

14.4  服务于跨国公司的战略政策

14.5  结束语

5章  技术的开发与扩散

15.1  引言

15.2  技术扩散及增长

15.3  国际技术扩散和赶超

15.4  技术进化和进入成本

15.5  技术赶超: 从产品生命周期到技术经济范式

15.6  结束语: 对增强自身能力的需要

、综述和主要参书目

第四篇  创新与公共政策

绪言

6章  关于科学、技术和创新的公共政策

16.1  引言

16.2  研究的公共资助

16.3  对科研的公共投资

16.4  消费商品和服务业的创新

16.5  科学和技术优先次序的变化

7章  信息社会与业

17.1  新技术: 职业的创造和消失

17.2  信息服务工作及未来业

17.3  新的业挑战

17.4  信息社会中的失业和不等

8章  技术和环境

18.1  引言

18.2  环境可持续发展: 科技政策的新旧使命

18.3  技术变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沿着一条环境可持续发展技术的轨道前进

18.4  从锁定到重大突破

18.5  政策在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18.6  系统方法: 相关与一致

18.7  结束语

9章  结论: 超出创新经济学之外的内容

19.1  经济学和技术进步: 一个如何评价的问题

19.2  经济发展评估和内生技术

19.3  内生的技术政策: 如何建设地评价技术

、综述和主要参书目

参文献

内容简介:

本书对产业创新的动态和趋势作了深刻的分析,是创新经济学领域的一部名著,在经济学发展目前有其独特的地位。全书共19章,分成4篇。首先是对以来的重大产业创新历史的分析,然后是对创新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创新政策的分析,全面、系统和历史地分析了创新经济学中主要的现象和规律、动态和趋势。本书是作者在创新经济学领域几十年研究成果的结晶,也是当今创新经济学领域中内容极为丰富的教材。

作者简介:

    柳卸林,创新管理与创新政策知名专家。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现任学院大学中国创新与创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
    参与科技部有关科技发展战略和规划、创新政策制定的许多工作,对创新体系,知识经济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曾获科技进步(2001年)、学院成果(2008年)、社会科学(2015年)、首届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杰出贡献奖(2015年),以及成思危科研成果奖(2016年)。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