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西藏史 中国历史 《解放西藏史》编委会 新华正版
  • 解放西藏史 中国历史 《解放西藏史》编委会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解放西藏史 中国历史 《解放西藏史》编委会 新华正版

51.29 6.6折 78 全新

库存65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解放西藏史》编委会

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ISBN9787801999030

出版时间2014-0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576页

字数547千字

定价78元

货号xhwx_1202363385

上书时间2024-04-27

浩子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前言

章  西藏的地理特点和社会历史状况

节  西藏的自然地理特点

第二节  西藏和祖国的历史渊源

第三节  西藏的民族、状况

第四节  西藏的封建农奴制社会

第五节  近代帝国主义势力和西藏分裂主义的出现

第二章  解放西藏的决策和部署

节  中华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关于解放西藏的决策

第二节  西南局、第二野战军、西南军区对解放西藏的部署

第三节  十八军的进军思想动员和组织工作

第四节  十八军先遣部队挺进康区

第五节  青海、新疆、云南部队准备进军西藏

第六节  进军西藏的物资保障工作

第三章  争取和解放西藏

节  争取和解放西藏方针的提出

第二节  大力开展政治争取工作

第三节  以打促和,实施昌都战役

第四节  昌都战役后的形势和工作

第四章  和谈判,签订协议,和进军西藏各地

节  和谈判与签订协议

第二节  代表进藏

第三节  各路部队向西藏和进军

第四节  西藏军区成立和西藏工委的调整

第五章  站稳脚跟,执行和维护协议

节  进驻西藏后的形势

第二节  息“会议”乱事件

第三节  护送十世班禅返藏

第四节  重点加强上层统一战线工作

第五节  积极进行影响群众工作

第六节  生产自给与采购

第七节  补给与运输

第八节  修筑康藏、青藏公路

第九节  巩固长期建设西藏的思想

第十节  统一管理西藏地方涉外事务,取消外国在西藏的

第六章  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六年不改”方针的提出

节  、班禅出席届代表大会

第二节  成立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

第三节  西藏军区部队建设和参加地方建设

第四节  酝酿改革和贯彻“六年不改”的方针

第五节  西藏局部叛乱的发生,、班禅赴印度参加活动

第六节  西藏局部叛乱加剧和的方针

第七章  息西藏上层集团发动的叛乱

节  西藏发生全面武装叛乱,决定息叛乱

第二节  息拉萨叛乱,解散西藏地方

第三节  息山南等地叛乱

第四节  息西藏腹心地区叛乱,争取叛全面胜利

第五节  肃清残余叛乱分子,消除叛乱滋生的基础

第八章  西藏的改革

节  关于西藏改革的方针、政策

第二节  农区的改革

第三节  牧区的改革

第四节  寺庙的改革

第五节  城镇和边境的改革

第九章  稳定发展,巩固国,成立西藏自治区

节  稳定发展方针的提出和实施

第二节  被迫进行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

第三节  反对外逃叛乱武装回窜破坏和境内农奴主的复辟活动

第四节  西藏自治区成立

基本经验结

后记

主要参文献

部分专有名词汉藏文对照表

内容简介:

解放西藏,是中国进藏和地方工作人员,团结、带领西藏,把半殖民地的封建农奴制社会的西藏“改造为的西藏”,使西藏从帝国主义的羁绊和封建农奴制度的统治下挣脱出来,进而实现民族区域自治,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创举。它是民解放战争的继续和发展,是新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的一部分,是中国目前的重大篇章。
这部书涉及到解放西藏的全过程,包括政治上的解放、广大农奴的人身解放、西藏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生产力的解放,直至社会制度的跨越。时间跨度为十六年,即从1950年和决策进军西藏、经营西藏时起,至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成立止。内容涵盖了自然地理、历史、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等各个方面。
编写解放西藏史,是资政育人、正本清源、解疑释惑,进行爱国主义和传统教育的需要,是建设团结、富裕、文明社会主义新西藏的需要。老一辈解放西藏的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永恒精神的一部分,已成为支撑我们推动西藏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精神力量。

精彩内容:

    章
    西藏的地理特点和社会历史状况
    西藏位于中国西南部,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西藏曾经历过漫长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并在近代遭受过帝国主义的蹂躏。西藏有反帝爱国的光荣传统,在中国目前与其他各民族一道英勇抗击帝国主义的入侵。
    西藏,在唐宋时代一般称吐蕃;元明时代一般称乌思藏;清代初期称土伯特,以后称西藏,一直延续至今。西藏的中东部地区称卫(即前藏),中西部地区称藏(即后藏),西北部地区称阿里,东南部地区称工布和塔波。工布以东为昌都地区。
    节西藏的自然地理特点
    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疆,位于东经78°24’至99°09’,北纬26°50’至36°31’,拉萨和北京时差为1小时零23分钟。西藏面积120多万方公里,约占面积的八分之一。西藏北邻新疆、青海,东联四川、云南,南面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毗邻,西面与克什米尔地区接壤,边境线长达近4000公里。西藏既是祖国的边前哨,又是祖国深远战略后方的西南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西藏地区均海拔4000余米,为青藏高原主体,有“世界屋脊”之称。南有气势磅礴的喜马拉雅山脉,其中屹立在中尼边界上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为世界高峰,有世界“第三极”之称。东部有层峦叠嶂的横断山脉。北部、西部有层峦起伏的昆仑、唐古拉和喀喇昆仑山脉。全区被上述山脉所环抱。中部横亘着冈底斯和念青唐古拉(亦称念青唐拉)两大山脉,形成南北高、中间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的地势。西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海拔7000米以上的山峰有59座。全世界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14座,西藏高原上有10座。全区冰峰雪域,峻峰叠起,蔚为壮观。
    西藏河流众多,纵横交错,奔腾湍急。流域面积大于1000方公里的河流有20余条。其中有名的,东部有澜沧江、怒江、金沙江,中部为尼洋河、拉萨河、年楚河,西部有狮泉河、孔雀河等。南部的雅鲁藏布江由西向东横贯喀则、拉萨、山南、林芝等地区,在墨脱县境内冲出,形成一条弯促流急的大峡谷,成为世界有名的自然奇观。全区有1500多个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其中面积100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52个。西藏河流基本是由雪山溶化的雪水汇集而成,水温低,落差大,流速急,奔腾咆哮,水势险恶,舟渡、徒涉均较困难;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水力资源。西藏的矿产和野生药物资源也很丰富。
    西藏地区的高山大河,构成了独特的地形和地貌。大体分为三大类:高原盆湖草原区。主要分布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脉以北,昆仑、喀喇昆仑和唐古拉山脉以南的广大地域,亦称藏北高台地,均海拔4500余米,约占全区面积的48%,其中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域占45.6%,大部分为空旷的无人区,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整个地区地形开阔,地势坦,山的比高小,坡度较缓,气候干燥、严寒、风大、气压低、缺氧、太阳辐强。太阳能、风能资源巨大。在此区内,生活着大量的藏羚羊、野马、野驴、野牦牛、天鹅、灰雁、野鸭等珍奇野生动物。该区湖泊密布,冬季被冰雪覆盖。夏季水草丰美,是西藏的主要牧业区。
    高原宽谷区。主要分布于冈底斯山脉以南,喜马拉雅山脉以北,雅鲁藏布江中、下游以及拉萨河、年楚河、狮泉河流域地区,约占全区面积的24%。
    p78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