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高会战 历史、军事小说 杜青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上高会战 历史、军事小说 杜青

历史、军事小说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16.15 5.4折 29.8 全新

库存3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杜青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047450

出版时间2012-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252页

字数100千字

定价29.8元

货号xhwx_1200256904

上书时间2022-10-11

浩子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这是一首关于抗的悲壮史歌:奋发英勇,誓死抵抗!保卫国土!保卫家乡!一场被淡忘的辉煌之战,在这个战场上,除了残酷与血腥还有的坚韧及血。这是一个发生在正面战场、炎黄子孙共同的故事,这里有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这里有面对灾难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如果没有战争,他们是一群普通人,吹响集结号,他们是战争中的英雄。

目录:

  楔子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尾声

内容简介:

这是正面战场的故事,这是一个被遗忘的胜利。本书竭力还原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还原了昔辉煌的,还原炎黄子孙共同奋勇抵御外侮的光辉业绩。直面赞扬了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赞扬了面对灾难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在那个战火纷飞、硝烟四起的年代,在铁骨铮铮的身上,流传的不光是故事,还有人的光辉。谨以此文向那些曾经为保卫祖国、抵御外侮而流血流汗的所有致敬。

作者简介:

杜青,江西上高人,退役老兵,柯瑞传媒合作编剧。处女作奇兵由深圳出版集团出版,小说优选士兵获2008年度起点中文网首届军事小说大赛银奖,小说无援获第七届新浪原创文学大赛军事历史类优胜奖。

精彩内容:

    修水河边馒头山。
    1939年3月20下午四时,沉闷已久的天空突然万炮轰鸣,军以200余门大炮的强大火力开始向我国民第9战区防线、修水南岸守军猛攻。
    为歼灭队第9战区主力,迫使中国迅速投降,集中第6、**01、106、11个师团和独立**4旅团以及海军一部,由11军团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沿南浔铁路、德昌公路以及由鄱阳湖通过赣江水道向南进犯。3月17,东线军116师团一部附海军陆战队舰艇70余艘,在数十架飞机和毒气掩护下向修水河吴城发动进攻,我32军141师等部奋起抵抗;20拂晓,西线军第六师团在飞机坦大炮的掩护下向我73军阵地猛犯;当下午,以101师团、106师团为主的军先头部队向我中线79、49两军阵地重点进攻。
    馒头山被一寸寸削,坚固的工事被有效抹去,南岸的中国守军仿佛被掩埋进了松土中。
    数个时辰后,炮声沉寂,鬼子的炮袭终于停歇下来,从炮火掀起的松软泥土中爬出无数中国士兵,持锹拿铲紧张构筑新工事。
    天空突然变得模糊起来。
    49军26师防区,一名士兵看着突然变得混浊而灰暗的天气,“咋个老天爷也不帮小鬼子——这么快暗下来了。”
    另一名士兵抹了把汗,“格老子,害老子喝了半天的灰,今晚非得摸几个鬼子耍耍。”
    一名上尉不停用望远镜朝前方观望,镜中一个人影朝战壕处逶迤而来。
    “前面来了个人,娃看看去!”上尉朝正在构筑战壕的几名士兵下令。
    士兵们都没动。
    “妈了个巴子,聋了吗!”
    上尉正要发怒,几个士兵叫了起来:
    “雾,好大的黑雾哈!”
    上尉压抑怒气,重新举起了望远镜。
    一团黄而暗黑的东西正汹涌而来,而且越来越密,上尉内心一紧,随即高呼起来:“给老子停下,都停下,鬼子放毒气了!”
    几个班排长先响应,从身上抽出毛巾,但更多的士兵尚未反应过来,持工具站着。
    上尉额头上露出青筋,厉声高喝道:“瓜娃子,都他妈快把鼻捂住了!”
    一股毒气窜了过来,上尉掏出毛巾堵住鼻,无再叫。他眼看着士兵们打起了喷嚏,然后一批批士兵在他面前瘫软下去。
    阵地接近笼罩在一片暗黑的烟雾之中。(此役,军一次动用20000只烟雾喷射器向我馒头山阵地发射催泪喷嚏毒气,我军官兵大量中毒。)
    夜静得可怕,这时上尉被一阵微带寒意的山风吹醒,他感觉到舒服了好多,一打挺坐了起来。
    “龟儿子,都给老子起来!”上尉随手捡起支,拨弄着被毒气熏晕的士兵们。
    被上尉砸醒的士兵们一个个还是晕乎乎的,“连……连长,咋个站不起来哈……”
    “瓜娃子,都他妈雄起!”上尉火气甚大,“听好了,不管起不起得来,反正……那鬼子很快会攻过来!”
    士兵们一个个仍旧像放了气的球,任凭上尉如何咒骂也无济于事。
    此刻一名士兵快步奔入战壕并脱下衣服,那衣服提在手上沉甸甸的,显然被水浸湿过,士兵也不说话,将衣服在众士兵脸上逐一抹过去,说也奇怪,经那一抹的士兵们好像突然精神了许多,一个个慢慢站了起来。
    上尉眼瞅着这名士兵,走了过去:“你娃叫什么,哪来的哈?格老子,以前没见过你!”
    士兵笑了笑说:“长官,我刚来你们这里,我在找我的老部队。”
    上尉好像想起了什么,“崽儿,白天过来的那个人是你哈!”
    士兵点了点头,“我叫张天龙,我过来的时候,刚好鬼子朝你们放毒气,我瞅着不远处有条沟子,奔那去了。”
    上尉很惊讶地望着他,“不简单哈,格老子你这年纪还是新兵蛋子吗?”上尉突然瞄见张天龙衣服上上士的领章,“瓜娃子,都上士了!难怪这么机灵哈,格老子还在奇怪你怎么突然消失了呢,原来跑河边去了……小鬼子也够快,刚才你过来,爷都还没瞧清你的模样,毒气来了!”
    “长官,您客气了,请问您这里是……”张天龙见这上尉和气,反而显得有点不好意思,但他话未说完,便被上尉打断了,“找老部队?兄弟,那么麻烦干吗,都是人吗,哪都一样,一样打鬼子,一样升官发财,留下哈,格老子,绝不亏待你!”
    “长官,这……不大合适吧!”张天龙见对方这么热情,越发有点窘了。
    “巴适,巴适,哪个王八羔子敢说不巴适了!”上尉一使眼,“弟兄们,大家说巴适不!”
    “巴适巴适!”众士兵附和起来。
    上尉转身,朝一名上士嘀咕起来:“对头,这人给你了,你娃知道连长的眼光不会错哈!”
    上士年纪和张天龙相差无几,一张学生样的娃娃脸使他稍显稚,置身于这战火连天的战场仿佛极不协调。他祖籍广东,名叫曾天耸,是名来自马来西亚的华侨,原本是个学生。他的家境**富有,只是为了打本才远涉重洋回到了祖国。
    曾天耸脸微红,“兄弟,留下吧,您看连长对你多器重啊!”
    “这——”张天龙原想拒绝,但是看见众人期盼的目光,终于不再说话。
    “进入阵地!”突然,上尉突然高呼起来。
    一阵坦的轰隆声渐入人耳,头戴防毒罩的军101、106两师团先头部队借“特种烟”(即毒气)的掩护开始强渡修河,我队在的毒气中艰难反击。
    馒头山阵地,军攻势凌厉,我阵地终于被军强行突破一缺。
    一名鬼子兵一刺刀下去,将阵地上因中毒而无反抗的一名中国士兵刺死,另一名中国士兵刚站起半截身子,也因身体软弱无力被该军返身再次刺死。
    鬼子借着毒气的掩护对队展开了血腥大屠杀。
    张天龙手忙脚乱地捡过一支汉阳造,扣动扳机。
    “喀嚓”栓拉上了,子弹却怎么也出不去。
    “这鸟!”张天龙气急,正要再找支,一阵“轰隆隆”的坦轰鸣声已经来到了身边。
    “喂,鬼子上来了!”张天龙大叫,他一抬头,这才发现身边的人仿佛突然蒸发了一般,身边除了尸体,再也见不到半个活着的人影了。
    “打个鬼!”张天龙大怒,干脆扔掉地一躺,也融入了尸体堆当中。
    3
    馒头山的清晨格外清冷,露水伴着雨水将酱紫的血浆和大地凝固为一体,而堆积如山的中双方士兵的尸体更令人感受到初春的寒意。
    为掩护集成坦团渡过修水,军派遣了20余架战机对我阵地猛轰,这种陆空一体的强大火力攻击将凌晨短暂的静谧有效打破。
    阵地上,一辆坦缓缓驶来,而坦对面尸体中一名中国士兵却突然“复活”,士兵紧抱包滚到坦边引爆。
    “轰”的一声,坦瘫痪,士兵肢体同时被炸飞(据载,在此次战役中,队49、79两军奋力抵御军进攻,当该阵地,中国士兵以肉体之躯炸瘫三辆军坦)。
    “突突突”曾天耸也从尸体中爬起,端着一把zb—26轻机在军后面朝冲过战壕的军疯狂扫射。
    “你们……都没死?”张天龙突然好像明白了什么。
    张天龙突地上来,轻按住了曾的手,“兄弟,让我来!”
    “你来?”曾天耸有点不悦,但还是把机递了过去。
    “您这样不嫌太浪费了吗!”张天龙一本正经接过了。
    “浪费?”曾天耸惊讶地望着对方。
    “对,机不能这样用!”张天龙肯定地说。
    “突突突、突突、突……”机挺有旋律地重新怒吼起来。
    “听出什么了吗”张天龙边打边问。
    曾天耸摇头。
    “对于一名机手,子弹是生命,每一发子弹大都还是要靠自己背上战场的,是吧,那打一发少一发啊,一个人的体力有限,机耗弹又那么大,能背多少子弹?要是会补充,可上了战场天知道啥时有机会给你补充,所以我们必须节约子弹!”一谈到机,张天龙中滔滔不绝,手上却丝毫没有停下。
    “诺,我现在射击的频率,这样吧,用数字来形容——比如说吧、按3、2、1、1、2、3的点射……这么一个惯,但到底能节省多少子弹呢,说不准,可我们必须知道,有时战场上一颗子弹也是可以救你命的!”
    他很快转换到了另一个射击点,“机手还要知道,凡事有利有弊,机是*大程度的步兵武器,但机手同时也是对方*为关照的焦点,大多战场火力都会聚焦在对方的机手上,所以,我们还必须养成另一个惯,机手,每打两轮子弹也是20发上下*好换个射击位置,重机手没有办,但我们的轻机手要遵行!”
    “不错啊,不简单啊你……”曾天耸被张天龙这套颇为经典的理论折服了,惊讶地望着张天龙。曾从军资历尚浅,能做到上士,和他特殊的身份有关,参军前,他代表他的海外家族为祖国的民族解放事业捐献了不少物资,还做了不少力能所及的其他工作,他以前只知道机威力大,打鬼子好使,关于机手的学问,却委实知道得太少太少。
    “这有什么啊,只要用得多,谁都该明白这个道理的!”张天龙突然想到对方也是个上士,后面便住不言了,机喷出的火焰却一直有规律地往前面鬼子群中狂吐。
    小鬼子开始掉转屁股,迎战张天龙他们,鬼子遭遇前后夹击,也是显得颇为慌乱。
    “哇!”对方鬼子群突然大乱,一名军官模样的鬼子被张天龙机扫中倒下,他好像还在奇怪,这后面怎么还能响起队的机呢,经过那么疯狂的炮轰和集群式毒气攻击,这队不该在后面出现啊……
    身边的鬼子乱成了一团,他们实在不知道后面还会有多少队,终于不敢再冒然攻击了(不久获知,106师团113联队少将联队长饭野贤十在馒头山被我49军机击毙)。
    “格老子,小鬼子要跑了?”上尉惊讶地望着前方慌乱中的军,他刚刚“复活”,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
    “连长,鬼子大官中弹了!”另一名爬起的士兵兴奋地叫着。
    “提劲,死的是少将,少将!”上尉看得清晰,那倒下的鬼子是个少将,他颤抖着,“瓜娃子,升官发财杀鬼子,这下全有了!”
    “格老子,哪个打的哈!”上尉乐得嘴也合不拢了。
    “鬼子退了!”
    馒头山,中国防区开始沸腾起来。
    军混乱了一阵很快又有序集结起来,凭着优势火力的掩护从队的前后夹击中冲出,混合着轰鸣的坦声响从战场上暂时消失……
    大雨倾盆,修水河边公路上,无数国军正冒雨前进。
    “嗨哟!嗨哟!”一辆汽车陷入污泥,士兵们纷纷上前推车。
    迎面一名军官骑马飞驰而来,看见这个场景,军官下马,将雨衣收起抖了抖:“不要管车子,加快速度支援前线。”
    “弟兄们,我是26师78旅旅长王俊,老天作难,让我们的援军陷在这里,可救人如救火啊,每耽搁一分钟或许给了小鬼子一个机会,兄弟在这里求求大家了,求求大家放下辎重赶快驰援前线吧,前线已经等不及了!”军官站在一辆卡车上声嘶力竭地叫着。
    “走吧,不要这破车了!”王俊身边几名士兵被感染,附和着他高喊。
    “把带上,把子弹带上,带不过去的不要了……”很快身边其他士兵也高呼起来。
    士兵们在王俊的动员下弃车继续前进。
    雨越来越大,修水上涨到处都是变成**一片,士兵们无奈地行走在深可齐膝的水中。
    南浔线上,军坦汽车一辆接一辆飞驶而过,行进中鬼子犬养二郎脱下大头鞋,换上雨鞋,一身轻便地踩在公路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没有命令,谁让你换上雨鞋的!”犬养二郎身边一名浪人模样的鬼子朝他大吼,那是他的哥哥犬养一郎。
    “哥哥,我还只是个学生,我不必听您的命令!”犬养二郎停下,脱掉雨衣大吼,“和您来的时候说了,我可以不必服役……”
    “混账,参加圣战,为天皇效力,是每个帝国臣民义不容辞的责任!”犬养一郎将二郎一推,犬养二郎手中的雨衣掉了下来。
    犬养二郎一张学生模样的娃娃脸在雨中越发清晰,“哥哥……为什么?”
    “别叫我哥哥!”犬养一郎极为不屑地将雨衣拎在手里。
    “犬养君……您让我回国吧!”犬养二郎因为寒冷而颤抖着。
    “回国?”犬养一郎冷笑着,“帝国军队刚刚遇到了阻力,曾经作为饭野家族荣耀的饭野君在馒头山牺牲了,饭野家族和犬养家族的关系你难道不知道吗,你在学校也是个唐手高手,不知道为帝国为家人做点事吗!”
    犬养二郎低下头去,雨水已经将他全身淋透,“我不喜欢打仗,我更不愿意和你们到唐手的故乡来开战,我要回去,要回去!”
    “回去?”犬养一郎脸越来越难看,他双手猛地一撕,手中的雨衣成了两半,“走!”犬养二郎被他拽起,随着坦汽车继续行进。
    4
    位于南昌附近的第9战区前线指挥部里,前敌司令罗卓英正看着地图发呆,从这雨开始下起,他的目光一直盯在地图上。
    罗卓英——第9战区任前线司令,原名高哲,学名卓英,别号尤青(1941年1月别号改为慈威)。1896年(清光绪22年)3月出生于广东大埔县百侯镇渔洋坪村,曾取保定军校被编入第八期炮科,与陈诚是同班同学,两人是莫逆之交,在后在漫长的从军生涯中,他一直追随陈诚。在派系中,被称为土木系。
    1937年11月10,罗卓英被任命为卫戍副司令长官,协助唐生智保卫。失守后,罗重回苏、浙、皖边区,接任薛岳的第十九集团军司令,归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指挥;1938年夏,罗卓英率部在澎湖战场上与军激战,于流澌桥歼灭大批敌人,多次挫败敌人在湖的登陆企图;同年9月12,罗卓英代替陈诚任武汉卫戍司令职务。10月25,武汉沦陷,罗的第十九集团军归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薛岳代)指挥,此次南昌会战,罗任战区前线司令,负责直接指挥。随后不久,罗卓英将军以几乎等同于寇的兵力,创造了有名的上高大捷,堪称以来*精彩的大捷。他还作为中国远征军中国战区司令远征印缅,并且提出了“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算是一名典型的爱国将军。
    一名参谋轻声提醒,“司令,您已经两天没合眼了。”
    罗卓英惘若未闻,“预9师、98师、118师都到哪里了?”
    参谋立正,“报告司令,都还在路上,只是……雨都齐了膝盖,部队行进实在太困难了。”
    罗卓英微闭双眼,叹了气:“听闻军113联队少将联队长饭野贤十刚刚在馒头山被我击毙,若非老天作难,我当一鼓作气,反守为攻。79、49两军借助预9等三个师的增援,是可以变内线守势为外线攻势的……多好的机会!”
    另一名参谋喊报告入内
    “报告司令,军机械化部队长驱直入,已逼近南昌附近!”
    罗卓英大惊,“怎么回事?”
    参谋道:“据查,我部队撤退时,未能及时破坏该段公路而仓促退走,才使军得以向南昌方向机械化快速推进。”
    罗卓英怒极道:“什么乱七八糟、全无章,给我严查撤退部队。”
    参谋不语,默然望着门外。
    罗卓英脸铁青,挥笔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叹息道:“南昌……”
    门外传来一轻微声音:“报告!”
    罗卓英:“进来!”
    “26师78旅旅长王俊向司令报告!”声音陡地变得洪亮。
    罗卓英一愕。
    川军26师他是知道的,在凇沪会战中,26师以破旧的装备和残缺的部队坚守阵地7天7夜,面对敌人的坦大炮,他们靠打冷,扔,咬牙肉搏和军进行了生死血战,四个团长阵亡两个,14个营长伤亡13个,连排长伤亡250多个……全师仅剩下七百名还能站起来的士兵,虽然伤亡率高达90%但阵地却没有丢。26师因此被评为淞沪会战中*很好的部队之一,这样的荣誉即使在军中也是**了不起的,何况这样一支缺少弹的杂牌部队。
    罗卓英脸上终于有了点笑容,“杰夫老弟,前方战况如何了?”
    杰夫是王俊的字号,他万料不到司令不仅知道自己,还能直呼自己的字号,他有点受宠若惊道:“司令!”不知是激动还是痛苦的缘故,眼里饱噙泪水的王俊哽咽着,“司令,前方……恐怕……要守不住了,卑职是过来请求支援的!”王俊哽咽了很久,方才说出这几个字。
    “26师打得不错啊!”罗卓英苦笑,“听闻军刚刚在馒头山丢了个联队长!”
    王俊答道:“卑职……不曾听闻,仗一开打顶不住了……”
    罗卓英点头说:“不怪你们,鬼子这次倾巢而来,火力的确太猛,不仅你馒头山,南昌,安义恐怕都不能守了,你……暂时也随我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