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上下卷)
  •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上下卷)
  •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上下卷)
  •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上下卷)
  •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上下卷)
  •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上下卷)
  •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上下卷)
  •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上下卷)
  •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上下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上下卷)

139 九品

仅1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萍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8

开心国民旧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何萍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12
  • 版次 1
  • ISBN 9787010085296
  • 定价 11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090页
  • 字数 986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套装全2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范式的更新,其实就是以文化哲学的研究范式取代以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范式。文化哲学的研究范式在哲学史的领域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以问题为中心,研究不同时代哲学发展的特点和独特的形态,并通过哲学形态的变革揭示哲学发展的质变。这是哲学史研究的时间向度。二是以民族文化为背景,研究不同国家、民族哲学传统的形成及其历史演变,并通过这些不同的哲学传统叙述哲学发展的世界化和多元化。这是哲学史研究的空间向度。
这一研究范式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尤为重要。以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之所以不能呈现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特风貌,不允许叙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富有个性的思想创造,从而无法从整体上呈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统及其历史嬗变,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缺乏文化哲学的研究范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套装全2册)》正是为了克服以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的问题,而采用了文化哲学的研究范式。
【目录】
(上卷)
绪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统
一、马克思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形成的内在机制
四、全书的结构及其说明

第一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
概论
第一章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
第一节生平和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实践唯物主义原则的确立
一、唯物主义与自由意志
二、哲学的本性与政治、宗教批判
三、异化劳动理论与实践辩证法
四、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原则
第三节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一、人类历史的前提
二、人的活动与历史规律
三、世界历史理论
四、国家、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五、历史主义方法
第四节资本主义理论
一、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关系
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及其历史运动
三、科学技术与生产力

第二章恩格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系统阐发及其发展
第一节生平与哲学贡献
第二节哲学基本问题与唯物主义学说
一、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二、自然科学、工业与唯物主义的形式
第三节存在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证明
一、哲学存在的特性及其证明
二、物质存在的形式和存在方式
第四节辩证法的研究
一、辩证法的性质及其不同形式的历史演变
二、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
三、认识的辩证法
四、自然辩证法
第五节唯物史观的新贡献
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的考察
二、历史规律的研究

第二编19世纪后半期欧洲马克思主义哲学
概论
第一章罗莎·卢森堡与德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
第一节德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
一、德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伯恩施坦的批判
二、罗莎·卢森堡的理论特色及其历史地位
第二节总体性与历史辩证法
一、对马克思辩证法的解读
二、罗莎·卢森堡的历史辩证法与马克思的辩证法
之间的关系
三、卢卡奇论罗莎·卢森堡的历史辩证法
第三节资本积累与帝国主义现象
一、关于帝国主义的定义
二、资本积累模式
第四节政治哲学
一、社会革命和合法改良
二、关于社会主义民主问题

第二章拉法格与法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
第一节经济决定论
一、“经济决定论”的方法论意义
二、“经济决定论”的理论内容
第二节人与环境的关系
一、两种环境及其差别
二、人对环境的作用
第三节经济系统及其历史演进
一、经济系统及其内在结构
二、资本财产的起源
第四节思想起源的认识论研究
一、认识论的基本特点
二、认识论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

第三章拉布里奥拉与意大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
第一节拉布里奥拉与意大利的哲学传统
一、历史主义哲学的创造
二、走向唯物史观
第二节唯物史观的历史观念及其起源
一、唯物史观的历史观念
二、唯物史观的起源
第三节唯物史观的基本问题
一、人为环境
二、有关历史进步问题
三、社会结构的主要因素及其演变
第四节唯物史观的研究方法
一、起源的方法
二、经验综合的方法

第四章普列汉诺夫与俄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
第一节普列汉诺夫与“劳动解放社
一、从民粹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的道路
二、创立“劳动解放社”
三、俄国革命民主主义传统的批判继承
第二节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性质
二、唯物史观的起源
第三节唯物史观的一元论
一、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五项论)
二、生产力的系统
三、生产力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四、生产力对社会其他因素的决定作用
第四节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一、自由和历史必然性
二、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三、个人起作用的条件

第三编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
概论
第一章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进程
……
第二章列宁:世界革命与唯物辩证法
第三章布哈林:平衡论
第四章斯大林:社会主义时期的唯物辩证法

(下卷)
第四编20世纪欧洲、北美马克思主义哲学
概论
第一章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哲学(20世纪20-30年代)
第一节葛兰西:实践哲学
一、哲学与实践哲学的定义
二、实践哲学的基本理论
三、政治哲学
第二节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
一、卢卡奇哲学的特点
二、阶级意识与日常生活批判
三、历史与本体
第三节柯尔施: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的阐释
一、马克思主义和哲学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

第二章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哲学(20世纪40年代之后)
第一节法国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列菲弗尔:日常生活批判
二、萨特:人学的辩证法
第二节阿尔都塞:法国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哲学的性质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总问题
三、征候阅读法
四、阅读青年马克思
五、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特征
第三节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南斯拉夫“实践派
二、匈牙利“布达佩斯学派
三、波兰“哲学人文学派
四、捷克斯洛伐克:现象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章批判的社会理论
第一节霍克海默:批判理论
一、社会哲学的任务
二、批判理论的逻辑结构
三、现代性批判
第二节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
一、否定与辩证法
二、文化工业批判
第三节马尔库塞:批判理论和人的解放
一、批判理论与马克思的辩证法
二、文化与人的解放
第四节哈贝马斯:交往理论
一、批判的马克思主义的性质
二、批判的认识论
三、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第四章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节分析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结合
一、分析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的历史条件
二、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区别
……
第五章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五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概论
第一章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李大钊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第三章李达:从唯物史观到“实践的唯物论”
第四章毛泽东的“实践论”
第五章邓小平的“实事求是”思维方式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