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量承诺螺旋模型:系统和软件开发的成功之道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增量承诺螺旋模型:系统和软件开发的成功之道

35 5.1折 69 全新

库存2件

陕西西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巴里·勃姆(Barry Boehm)、[美]乔·安·莱恩、[美]苏帕尼卡·科尔曼黄、[美]理查德·特纳 著;姚军 译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19-04-1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巴里·勃姆(Barry Boehm)、[美]乔·安·莱恩、[美]苏帕尼卡·科尔曼黄、[美]理查德·特纳 著;姚军 译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6
  • 版次 1
  • ISBN 9787111503873
  • 定价 6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25页
  • 丛书 软件工程技术丛书
【内容简介】

  《增量承诺螺旋模型:系统和软件开发的成功之道》由资深系统工程专家撰写,精妙之处在于它描述了在成功开发和购买高效、灵活、价格合理且符合利益相关方需求的复杂系统时的一种增量式功能决策路径,可直接作为参与软件密集系统的开发、采购和管理的人员的必读书目。本书分为四部分。在正式介绍(ICSM)前,首先用导论引出构造ICSM的原理以及对ICSM基础知识和使用的完整概述。第一部分(1~4章)通过成功和失败的具体案例,深入阐述了ICSM的4条关键原则。第二部分(5~8章)和第三部分(9~10章)详细解释了ICSM的阶段和时期,为ICSM的过程生成提供了框架。第四部分(11~15章)着重介绍了如何将ICSM应用到实际应用中。此外,附录提供了专门为ICSM活动开发的工具、ICSM与广泛使用的过程模型和标准之间的对应关系的附加信息,以及全面的参考书目。

【作者简介】

  Barry Boehm,螺旋模型的奠基人和成功实施者。他是南加州大学计算机科学、工业和系统工程及航天学特聘教授、TRW软件工程教授、美国国防部-史蒂文斯理工学院-南加州大学系统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并且还是南加州大学系统和软件工程中心的创始董事。Boehm博士是计算(ACM)、航天(AIAA)、电子(IEEE)、系统工程(INCOSE)以及精益和敏捷开发(LSS)主要专业组织的成员,也是美国国家工程院的成员。


  Jo Ann Lane,南加州大学系统和软件工程中心的系统工程副主任,圣迭戈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名誉教授。她目前的研究领域包括系统工程、系统负担能力、系统工程推进、精益和敏捷技术与技术负债的平衡以及系统工程的创新。


  Supannika Koolmanojwong,南加州大学系统和软件工程中心的教师、研究员,主要研究兴趣是系统和软件过程建模、软件过程改进、软件过程质量保证和软件度量等。


  Richard Turner,30多年的系统、软件和采购工程经验。他目前是史蒂文斯理工学院的特聘教授,系统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活跃于敏捷、精益和看板社区。

【目录】
译者序
本书赞誉

前言
关于作者
开场白2
第0章 导论5
0.1 变化的世界5
0.2 创建成功的21世纪系统7
0.2.1 何谓成功7
0.2.2 为什么成功越来越难实现8
0.3 精炼的ICSM12
0.3.1 原则胜过图表12
0.3.2 应用ICSM的隐喻13
0.3.3 ICSM图表和视图13
0.4使用ICSM19
0.5逐步采用ICSM方法21
0.6ICSM使用示例21
0.7ICSM如何帮助复杂的政府采购22
参考书目24
第一部分 ICSM的4条原则
第1章 原则1:基于利益相关方价值的方针29
1.1失败的故事:用“太好”的路面评估机器人30
1.1.1项目背景30
1.1.2项目执行30
1.1.3最终结果31
1.1.4主要的教训31
1.2成功的故事:Hospira下一代静脉医用泵33
1.2.1Symbiq探索阶段摘要34
1.2.2Symbiq评价阶段摘要34
1.2.3Symbiq基础阶段摘要35
1.2.4Symbiq开发阶段系统工程摘要36
1.3系统成功基本定理及其意义37
1.4系统成功实现定理及其意义38
1.4.1识别所有关键利益相关方38
1.4.2理解每个利益相关方对“赢”的看法39
1.4.3让SCS协商一组双赢的产品和过程计划40
1.4.4控制SCS双赢实现和变化适应的进展42
参考书目43
第2章 原则2:增量承诺和可审核性44
2.1失败的总量承诺项目:美国银行的MasterNet46
2.1.1案例研究历史46
2.1.2与ICSM原则的关系47
2.2成功的增量承诺项目:TRW软件生产率系统48
2.2.1启动:探索阶段49
2.2.2SPS探索阶段51
2.2.3SPS评价阶段52
2.2.4SPS基础阶段52
2.2.5总体项目成果53
2.3两个不确定性圆锥与ICSM的第1和第2时期53
2.4备选的增量和演化开发模型55
2.5像C2ISR一样开发58
参考书目60
第3章 原则3:并发多学科工程61
3.1失败的故事:顺序的RPV系统工程和开发63
3.2成功的故事:并发竞争原型RPV系统开发65
3.3并发开发和演化工程67
3.4硬件、软件和人为因素方面的并发工程69
3.5并发需求和解决方案工程71
参考书目72
第4章 原则4:基于证据和风险的决策73
4.1失败的故事:无法承受的需求74
4.1.1用原则4规避问题75
4.1.2其他教训76
4.2成功的故事:CCPDS-R76
4.2.1CCPDS-R基于证据的决策里程碑77
4.2.2CCPDS-R的其他创新实践78
4.3作为最高级可交付成果的可行性证据78
4.3.1什么是可行性证据78
4.3.2可行性证据开发不是什么79
4.3.3开发多少可行性证据才算足够80
4.4多少算是足够81
4.5原则总结82
参考书目83
第二部分 ICSM生命期和第1时期:增量定义
第5章 ICSM生命期87
5.1ICSM生命期87
5.2ICSM与其他生命期模型的对比88
5.3第1时期:决定“为什么”、“什么”、“何时”、“谁”、“哪里”、“如何”和“多少”90
5.4ICSM案例研究92
第6章 探索阶段93
6.1什么是探索阶段93
6.2探索阶段有哪些潜在的陷阱96
6.3探索阶段最后需要注意的潜在重大风险96
6.4探索阶段如何从小系统扩展到大型复杂系统97
6.5ICSM原则在探索活动中的作用97
6.6MedFRS倡议的探索98
第7章 评价阶段101
7.1什么是评价阶段101
7.2评价阶段有哪些潜在的陷阱103
7.3评价阶段最后需要注意的重大风险103
7.4评价阶段如何从小系统扩展到大型复杂系统104
7.5ICSM原则在评价活动中的作用104
7.6MedFRS倡议的评价105
第8章 基础阶段108
8.1什么是基础阶段108
8.2基础阶段有哪些潜在的陷阱110
8.3基础阶段最后需要注意的重大风险111
8.4基础阶段如何从小型系统扩展到大型复杂系统111
8.5ICSM原则在基础活动中的作用112
8.6MedFRS系统之系统的基础阶段113
8.7第1时期总结114
参考书目115
第三部分 第2时期:增量开发和演化
第9章 开发阶段119
9.1什么是开发阶段119
9.1.1硬件开发121
9.1.2软件开发123
9.1.3持续集成和测试,然后同步和稳定126
9.2准备好发行了吗128
9.3开发阶段有哪些潜在的陷阱129
9.4开发阶段需要注意的重大风险129
9.5开发阶段如何从小型系统扩展到大型复杂系统130
9.6ICSM原则在开发活动中的作用132
9.7MedFRS开发132
参考书目135
第10章 系统生产和运营136
10.1什么是“生产”136
10.2生产阶段有哪些潜在的陷阱137
10.3生产阶段需要注意的重大风险137
10.4什么是系统运营阶段138
10.5运营阶段有哪些潜在的陷阱139
10.6运营阶段需要注意的重大风险139
10.7MedFRS倡议的生产和运营139
10.8第2时期总结141
第四部分 将ICSM应用到你的组织
第11章 ICSM模式和常见案例145
11.1ICSM模式146
11.2ICSM常见案例147
11.2.1软件应用或者系统148
11.2.2软件密集设备149
11.2.3硬件平台150
11.2.4系统家族/产品线150
11.2.5系统之系统151
11.2.6棕地现代化152
11.3常见案例示例152
11.4小结:ICSM常见案例概述154
参考书目155
第12章 ICSM和你的组织156
12.1利用你在当前过程中的投资156
12.2最大化组织知识的价值158
12.3影响所在159
12.3.1经验工厂159
12.3.2降低失败的代价160
参考书目160
第13章 基于证据的生命期管理161
13.1动机和背景161
13.2承诺评审过程概述162
13.3可行性证据描述开发过程163
13.4FED评估框架165
13.5使用示例167
13.6ICSM之外的适用性169
参考书目169
第14章 成本和时间证据开发171
14.1成本和时间估算主要方法研究173
14.2估算和ICSM175
14.2.1SAIV过程模型175
14.2.2估算规模176
14.2.3开发时间的估算方法177
14.3总结178
参考书目179
第15章 风险-机会评估和控制181
15.1风险和机会的二重性181
15.2风险-机会管理基础182
15.2.1风险评估:识别、分析和优先级确定182
15.2.2前10大严重风险来源列表183
15.2.3风险控制:风险缓解计划、风险缓解、风险监控和改正措施186
15.3ICSM中的风险管理188
15.4风险和机会管理工具188
15.4.1精益风险管理计划189
15.4.2电子过程指南189
15.4.3前10大严重风险列表190
15.5用风险确定多少证据才足够190
参考书目190
附录A 证据评估框架191
附录B ICSM和其他标准之间的映射196
附录C 基于价值的系统工程理论207
后记223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