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部古代廉政建设的精华读本·动真格:中国历代肃贪廉政得失
  • 一部古代廉政建设的精华读本·动真格:中国历代肃贪廉政得失
  • 一部古代廉政建设的精华读本·动真格:中国历代肃贪廉政得失
  • 一部古代廉政建设的精华读本·动真格:中国历代肃贪廉政得失
  • 一部古代廉政建设的精华读本·动真格:中国历代肃贪廉政得失
  • 一部古代廉政建设的精华读本·动真格:中国历代肃贪廉政得失
  • 一部古代廉政建设的精华读本·动真格:中国历代肃贪廉政得失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一部古代廉政建设的精华读本·动真格:中国历代肃贪廉政得失

3 九品

仅1件

江西宜春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迟双明 著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308

上书时间2024-05-24

剑邑书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迟双明 著
  •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5
  • 版次 1
  • ISBN 9787564085223
  • 定价 36.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20页
  • 字数 32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一部古代廉政建设的精华读本
【内容简介】
  1.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2013年4月19日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而《一部古代廉政建设的精华读本·动真格:中国历代肃贪廉政得失》就是对“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的系统概括与总结。
  2.配合当下廉政建设需要,同时本书主要讲历史,不涉及当下任何政治及敏感话题,这就是《一部古代廉政建设的精华读本·动真格:中国历代肃贪廉政得失》最大的特色。
【作者简介】
迟双明,1968年生,吉林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任北京鸿图巨基公司总编。长期从事图书撰稿、编审工作,对历史题材稿件有较高的把握能力。已经出版的作品有《诸葛亮日记》(九州出版社)、《传习录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中国历代政治家决策得失》(中央文献出版社)等。
【目录】
目录
第一章道德教化:用“官德”教育筑起一道思想防线

1.以“性善论”出发的道德教化/2
2.廉政道德的第一要义是“廉耻”二字/5
3.义利之辨对廉政建设的意义/10
4.取之有道之外的淡泊名利教化/13
5.勤政意识与廉洁奉公的关系/18
6.克俭节用、限欲绝奢的道德观/22
7.传统廉政文化对修身自省的强调/26
8.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廉政教材/30
9.多种文学艺术形式的反腐宣传/33

第二章严把入口:设定合理的官场“准入”制度

1.用人上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38
2.把正直之人放在邪恶之人的上面/41
3.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任标准/45
4.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察举制/49
5.充实察举制的“九品中正制”/53
6.从“相马”到“赛马”的科举制/56
7.防止徇私舞弊的保任连坐制/60
8.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63
9.笔试与面试二者不可偏废/67

第三章平衡制约:建立相互制衡的刚性约束机制
1.分权而治,使多个臣下互相牵制/72
2.皇权与相权之争对廉政的影响/76
3.纠举贪腐的监督机制必不可少/80
4.明朝之前的古代御史制度/83
5.明清的最高监察机关—都察院/87
6.与御史互为补充的“给事中”/91
7.古代谏官制度对皇权的制约/94
8.中国古代地方监察制度与机构/97
9.古代回避制度对官吏的制约/100
10.授权有度,防止大权旁落/103
11.对宦官必须严加管理和制约/107

第四章强化考核:考核是廉政建设的有效方法之一

1.整肃官员队伍先要严格考核/112
2.以“试职”的方式对人进行考察/115
3.秦汉官员考核的主要方法:上计/118
4.隋唐时期考课制度的创新和发展/121
5.宋朝官吏考核制度的利弊得失/124
6.明朝前半期的考满制和考察制/128
7.加强官吏政绩考核的“考成法”/131
8.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清代考核制度/135
9.通过亲自接触官员进行考察/139
第五章建立峻法:运用明确的法律管束各级官员

1.引礼入法、礼法结合的廉政立法/144
2.先秦时期的廉政惩贪法律/147
3.秦汉时期的廉政惩贪法律/150
4.隋唐时期的廉政惩贪法律/153
5.宋元时期的廉政惩贪法律/157
6.明清时期的廉政惩贪法律/160
7.历代司法机构的变革和发展/164
8.加强法律教育,使官员知法懂法/168
9.有法必依才能实现依法治国/172

第六章严厉惩治:对贪腐分子绝不能“心太软”
1.对贪腐者宽仁不断,则必受其乱/178
2.惩治奸佞是平息众怒的良药/181
3.过度柔仁,将会让国家陷入混乱/184
4.对贪官必须发现一个处理一个/188
5.敢动真格,使贪官污吏望而止步/192
6.严防贪官偷桃换李逃避重罚/196
7.对违规的有功者也不能留情/199
8.执法如山,不管其人是谁/202
9.切实做到执法严明、不徇私情/207
10.诛恶前要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211

第七章养廉奖廉:不要把人往贪腐的路上“逼”
1.官德不能脱离物质基础而存在/216
2.俸禄过低是官员腐败的催化剂/219
3.宋代官员禄制的“益俸”政策/223
4.“不误公、不累民”的养廉银制度/228
5.古代的退休、住房和工作餐保障/232
6.被历史所忽视的胥吏待遇问题/236
7.表彰清官以倡导政治清明/239
8.对清官廉吏大张旗鼓地宣传/243

第八章言传身教:统治者要修身养德并以身作则

1.“民本思想”和“为政以德”/248
2.“德”与“仁”有强大的感召力/251
3.君主往往决定着整个国家的国风/255
4.自己做到,就不怕别人做不到/258
5.时刻自省,克服享乐的欲望/262
6.以自身的勤勉来影响和督促臣下/265
7.适时“罪己”以提升自己的形象/269
8.管好家人是以身作则的延伸/272

第九章另类肃贪:中国古代反腐的“非常”之举

1.在酒色的幌子下调查忠与奸/276
2.“耳目”可发挥特殊的监察作用/278
3.用“告密”洞察下情、明辨忠奸/282
4.依据传闻立案纠劾的“风闻言事”/287
5.设置举报箱,查处问题官员/291
6.中国古代越级告状的信访制度/293
7.实施残忍的酷刑惩戒贪官污吏/298
8.用酷吏“打黑除恶,强化治安”/301
参考文献/307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