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篆刻艺术精赏:黄牧甫
  • 中国篆刻艺术精赏:黄牧甫
  • 中国篆刻艺术精赏:黄牧甫
  • 中国篆刻艺术精赏:黄牧甫
  • 中国篆刻艺术精赏:黄牧甫
  • 中国篆刻艺术精赏:黄牧甫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篆刻艺术精赏:黄牧甫

68 八五品

仅1件

河北石家庄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永静 著

出版社福建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34-21

上书时间2024-06-27

群山书院

十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永静 著
  • 出版社 福建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1
  • 版次 1
  • ISBN 9787539326443
  • 定价 1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64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95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国篆刻艺术精赏
【内容简介】
黄士陵字牧甫,作穆父,穆甫,晚年别署黟山人、黟山病叟、倦叟、倦游窠主。黄士陵在古文字学及碑刻、玺印学方面的修养在晚清印人中十分超群。其对邓石如、吴让之尤为心折,常常心摹手追。黄士陵在广雅书局以校书为契机,接触到了大量三代秦汉吉金文字,开始了他探索印外求印的道路。由取法皖浙转而师宗秦汉,无论在构成形式、入印文字和刀法表现上均表现出探索的多样性,取意战国官私玺和秦汉自文,显现出气定神闲的雅正风貌,借鉴了许多权量、泉币、镜铭、砖文、石刻等文字素材,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意趣。在平直中寓巧思,在光洁完整中求古穆端庄,将其篆刻停匀静谧的安闲气氛与古玺印大开大合、生动活泼的章法融为一体。
黄士陵成功之处是将吉金文字与三代秦汉融合在一起,将一些文字部首符号化,赋于线条形式、质感,构成形式重美术化,他将取法的各种文字体势调和得无迹可寻,达到了一种高度的纯粹,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印文体势,这与他的深厚学养和驾驭文字的高超能力不无相关。黄牧甫治印,起步于浙派陈曼生,继而宗法邓(石如)吴(让之);再后来由赵之谦而上追奏汉并别开蹊径。沙孟海称其“远宗邓氏,近法吴、赵,寻味其气息,倾向赵之谦为多”。黄士陵的弟子李尹桑曾说:“悲惠之学在寅石,黟山之学在吉盎,悲庵之功在秦汉以下,黟山之功在三代以上”。黄牧甫作为黪山派的开山者,其所确立“光洁整齐、苍茫浑古”的印学理念,汉印与赵之谦对他的影响是深远的。取法的多样探索构成了黄牧甫平整中寓变化、雅拙处藏诡异,运刀在挺劲峭利、简练早实中体现丰腴圆厚的篆刻艺术特征。
黄牧甫近法皖、渐大家,远宗古玺、汉印,兼取金石文字素材,受启迪于邓、赵的创作思想与方法,并加以融会贯通,拓展、创造,最终形成雅正、雍容的篆刻艺术风格。从而确立了“黟山派”的印风。从速个意义上来说,黄士陵是一位于晚清印坛上具有开宗立派意义的大师,也可以说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继往开来的大师。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