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家伦理-秩序与活力
  • 儒家伦理-秩序与活力
  • 儒家伦理-秩序与活力
  • 儒家伦理-秩序与活力
  • 儒家伦理-秩序与活力
  • 儒家伦理-秩序与活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儒家伦理-秩序与活力

7 2.8折 25 八五品

仅1件

河北石家庄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宗贤 著

出版社齐鲁书社

出版时间2002-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50-5

上书时间2024-04-06

群山书院

十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宗贤 著
  • 出版社 齐鲁书社
  • 出版时间 2002-09
  • 版次 1
  • ISBN 9787533310943
  • 定价 2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6页
  • 字数 261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第一篇《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反思—谈中国哲学天人合一和真善美统一的特点》就是我在后来几年经反复的思考与研究,对中国哲学主要是儒道两家特点的阐述。本文提出的儒、道两家在天、人关系上各以“人”和“天”作为宇宙观点的出发点,儒家“以人事附天道”,道家“以天道观人事”,二者又“相互刺激、交互影响”的观点,表明了我对中国哲学主流的看法,为后来进一步研究儒家哲学的伦理特色作了铺垫。

  本书第二部分是我为研究儒学与现代化问题而设计的一个重点项目的名称。其思路一开始是有感于儒家伦理型文化注重和谐、追求社会安定的取向和在社会动荡中进行道德文化整合以维护社会稳定的机能。我以为这种机能是建筑在儒家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哲学思想基础上的。儒家文化有重秩序、重整合的特点本是学者的共识,但论者对此往往从消极方面分析多,从积极方面评价少。我以为目前中国社会处于现代化的转型期,市场经济与道德滑坡、价值观的调控与导向、新时期道德理想与信念的重建,以及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企业伦理等问题,都突出地提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重建道德与秩序的问题。因而在发掘传统文化优势的过程中应该重新估价儒家思想在重秩序、重整合方面的价值。

  之所以以“儒家伦理——秩序与活力”为本书书名,因为这是全书的核心思想,书中诸篇论文都围绕这一核心。本书第三、四部分编选了笔者有关“宋明儒学与文化”和“齐鲁文化”的部分论文,因这些论文也与全书主题相关。
【目录】
叙言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反思

  孔子的道德观

  孟子的先天道德论

  孟子的道德学说及其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传统哲学的伦理特性与中华民族的内向性格

  略论孟子的“心性”说与王阳明的“良知”论

儒家伦理——秩序与活力

  儒家伦理精神及其现代意义

  孔子仁学的社会伦理导向

  孔子仁学的双重建构

  儒家人文思想群我关系的辩证机制

  孔子思想的人文精神底蕴

  儒家人文思想的当代价值

        ——关于“儒家伦理与当代中国社会稳定和文明发展”课题的研究报告

        附录一 中国特色与民族文化传统

        附录二 孔孟仁学与民族精神

  儒家“仁—礼”机制与光威集团公司的企业管理

宋明儒学与传统文化

  宋初儒家学术思想的繁荣

  宋初学术的文化整合倾向

  周敦颐的理学思想及其在宋明理学中的地位

  从朱熹到王阳明:“性理”与“心性”的理论转换

  陈白沙的人生哲学

  论王阳明心学的圣凡平等观

  李贽的叛逆性格与反传统思想

齐鲁文化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齐鲁两种文化的不同氛围和特点

  试论齐文化的开放性特点

  荀子思想是齐学化的鲁学

  《管子》四篇的意识论

  儒家文化对山东妇女影响的辩证观

  儒家文化传统与山东人的精神

儒学21世纪

  儒学与世纪之交的文化思索

  21世纪:儒学的地位及儒学研究的发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