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散文精萃——国学文化经典读本
  • 鲁迅散文精萃——国学文化经典读本
  • 鲁迅散文精萃——国学文化经典读本
  • 鲁迅散文精萃——国学文化经典读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鲁迅散文精萃——国学文化经典读本

0.99 1.2折 8 九品

仅1件

黑龙江哈尔滨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中山大学中文系 主编;邓国伟 编注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小库2-3右2

上书时间2024-12-13

圣龙书店

十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中山大学中文系 主编;邓国伟 编注
  •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8
  • 版次 1
  • ISBN 9787536047334
  • 定价 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35页
  • 字数 100千字
【内容简介】
近年来,人们逐渐提倡学习“国学”。所谓“国学”,是指在学术层面上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上一个世纪,我们经受过许多折腾,特别是经过文化大革命,传统文化饱受摧残破坏。在今天,痛定思痛,提倡学习国学,这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修养,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是有着积极的作用的。

   我国是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历代的心血,世世相传,层层过滤,积淀成深厚的文化传统。在学术层面上,文化传统贯串、渗透于哲学、文学、史学等人文学科的各种著术中,凝聚成影响全民族意识形态的血脉。当然,其间有精华,有糟粕。而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则是我们必须吸取的营养。只有继承、吸取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才有可能不断地壮大,不断地发展。

   回首近百年,欧风美雨,吹渗神州,这对促进我国走向现代化,有其积极的一面。特别是进入全球化时代,我们不能故步自封,死抱传统。我们应该把世界上一切优秀的先进的文化财产,拿过来为我所用。但是,在以开放的态度面向世界的同时,我们更要把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继承过来,发扬下去。越是全球化,越要民族化。只有在继承优秀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取外来的文化养分,我们才有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有可能走在全球化、现代化社会的前列。

   让青少年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习国学,是当前全社会特别是教育界应该重视的问题。多少年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给青少年的发展带来了许多困扰,不利于社会人才的健康成长。君不见,在我们中间,有知识而没文化的人,所在多有。其实,没有获得优秀文化传统熏陶的人,即使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也不可能真成大器。庸庸碌碌者,捉襟见肘,寸步难行,遑论“走遍天下”!

   即使对那些有志于从事科技事业的青少年来说,学好专业知识,与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学好国学,这两者绝不矛盾,更不会互相排斥。相反,接受了国学中所启示的具有辩证思想的观点方法,加强了思维能力,提高了表达能力,增进了人文精神和素质修养,反会促进对科技知识、理论的理解,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试看我国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像苏步青、李政道等等,他们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都与从小便接受国学的熏陶有关。深厚的文化根基,是他们攀登科学高峰的巨大的推力。这一点,我国的优秀科学家在总结学习的成功经验时,常引以为傲。对莘莘学子而言,前辈学人的体悟,值得认真地思考。

   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学一点国学,对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处理好人际关系,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也同样是重要的。例如国学中提出的礼、义、廉、耻,忠、孝、仁、爱等观念,经过重新诠释,完全可以运用到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至于优秀文化遗产中所呈示的辩证的思想,人生的哲理,美好的文句,优雅的仪态,都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我认为,学不学点国学,对人的素质、知识的培养,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快慢之分,雅俗之分。因此,为了更快更好地提高全民族的素质,适应全球化、现代化的需要,为了对付日趋激烈的竞争,提倡学点国学,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实在是很有必要的。

   学习国学,最好的办法是从娃娃抓起,让青少年从小就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有所接触。启蒙教育,对人的成长,关系至为密切。当然,传统典籍中某些概念、语言,青少年未必了解,可能是囫囵吞枣,但这不要紧。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青少年会逐步弄清它的真义;而那些优秀的文化养分,会渗入他们的肌肤、血管,成为他们生命的部分,让他们有可能更好地健康成长。

  我们这套丛书,是为了帮助青少年学一点国学而编写的。我们很愿意把我国文化遗产中发人深省的哲理,脍炙人口的诗文,上至孔子老子,下至鲁迅冰心,有选择地向读者们介绍,并且稍作简明扼要的说明、注释。我们希望,广大的青少年能够从这套丛书中,接受到祖国优良文化传统的教益,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材。

  暮春三月,杂花生树。让我们这一块深受岭南文化滋润的土地,开出更加美丽的花朵。
【目录】
前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我的第一个师父

琐记

风筝

无常

女吊

藤野先生

范爱农

北京通信

读书杂谈

随便翻翻

好的故事



古城

秋夜

死火

腊叶

淡淡的血痕中

立论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生命的路

一点比喻

夏三虫

最先与最后

杂感

谈皇帝

看变戏法

喝茶

论雷峰塔的倒掉

关于中国的火

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