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介素养教育论
  • 媒介素养教育论
  • 媒介素养教育论
  • 媒介素养教育论
  • 媒介素养教育论
  • 媒介素养教育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媒介素养教育论

12 2.7折 45 九品

仅1件

北京大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袁军 著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5

版次2

装帧平装

货号21号

上书时间2024-06-28

豫东书店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袁军 著
  •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5
  • 版次 2
  • ISBN 9787811274868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29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媒介与社会书系
【内容简介】
1933年,英国文化研究学者F.R.利维斯(F.R.Leavis)和丹尼斯·桑普森(DenysThompson)出版了文化批评论著《文化与环境:培养批判的意识》(CultureandEnvironment:TheTrainingofCriticalAwareness),率先提出并倡导媒介素养教育。同一时期,丹麦的教育工作者开始了针对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推广活动。
【目录】
前言
第1章媒介素养教育概说
第一节媒介素养教育的缘起和发展l
一、媒介素养教育概念的提出
二、媒介素养教育运动的开展
三、我国大陆的媒介素养教育
第二节媒介素养教育的定义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定义
二、21世纪的媒介素养教育
第三节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
第四节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第2章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资源和实践意义
第一节“现实环境”与“媒介环境”
一、媒介传播与“媒介环境”
二、“现实环境”与“媒介环境”
第二节媒介的负面功能
一、媒介负面功能的具体表现
二、媒介负面功能与刻板印象
三、媒介负面影响的规避
第三节影响媒介传播的内在因素
一、把关与“建构”
二、议程设置与“建构”
三、传播符号与“建构”
第四节影响媒介传播的外在因素
一、影响媒介传播的国家和政治因素
二、影响媒介传播的经济因素
三、影响媒介传播的社会因素

第3章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背景
第一节社会转型期的我国媒介状况
一、改革开放时期(197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
二、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时期(1990年代初至2000年)
三、加入WTO以后(2001年至今)
第二节信息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信息传播环境
一、信息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二、我国的对策
第三节我国媒介的市场化进程
一、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媒介的市场化尝试
二、新时期我国媒介的市场化进程
第四节媒介的负面影响
一、媒介的负面表现
二、遏制媒介负面影响

第4章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模式和途径
第一节我国公民的媒介素养状况
一、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
二、政府官员媒介素养状况
三、农民媒介素养状况
四、小结
第二节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立的原则和理念
一、防御模式与建设性模式(或“保护主义”与“非保护主义”)相结合
二、西方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三、树立全民素质教育的媒介素养教育理念
第三节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
一、媒介素养教育组织架构的建立与运作
二、媒介素养教育内容设计与课程模式
三、媒介素养教育师资培养与继续教育
四、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推广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