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新文学批评文库丛书:走向实证的文学批评
  • 中国新文学批评文库丛书:走向实证的文学批评
  • 中国新文学批评文库丛书:走向实证的文学批评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新文学批评文库丛书:走向实证的文学批评

7.5 1.7折 43 九品

仅1件

甘肃兰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遇春 著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中右3/2

上书时间2024-05-18

家泰古籍怀旧书店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下书脊有污渍印,见图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遇春 著
  •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4
  • 版次 1
  • ISBN 9787218091648
  • 定价 43.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32页
  • 字数 29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国新文学批评文库丛书
【内容简介】
  作者近年来一直倡导新实证主义文学批评,主张文学批评中应注重“形证”、“心证”、“史证”相结合,即审美形式分析、精神心理分析、社会历史分析相结合。这是一种“大文学批评观”,它既是对“文史哲”三位一体的中国传统文学批评形态的回归,也是对西方现代和后现代多种文学批评理论资源的融合。《中国新文学批评文库丛书:走向实证的文学批评》收录了作者十多年来的文学批评文章20余篇,内容涵盖中国当代文学史新观察、革命年代的文学蜕变、变革年代的文学突围、聚焦文学鄂军等四个方面。所收文章以追求新实证性的文学批评为学术旨趣,少数为作者早年习作,由此可见作者从阐释走向实证的文学批评里程。
【作者简介】
  李遇春,1972年生,湖北新洲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新文学评论》执行主编。入选2009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史、文学批评、中国现当代旧体诗词研究。著有《权力主体话语——20世纪40—70年代中国文学研究》、《中国当代旧体诗词论稿》、《西部作家精神档案》等,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当代卷)》等。
【目录】
卷首走向实证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
卷一文学史新观察
符号的行旅——中国当代文学中土地话语演变的一个历史轮廓
六十年代初历史小说中的杜甫形象
走出“文革”叙事的迷惘——从阎连科和刘醒龙的两部长篇小说谈起
新时期文学中移民叙事的演变
文学史前史的建构——关于“编辑与八十年代文学”的思考

卷二革命年代的文学蜕变
话语规范与心理防御——论丁玲在延安解放区时期的小说创作
作为话语仪式的忏悔——何其芳延安时期的诗歌话语分析
在“现实”与“规范”之间——贺敬之文学创作转型论
一种新型的文学话语空间的开创——重读贺敬之的红色经典
“多”与“一”的诗学辩证法——贺敬之诗学品格论
一个“联对梦”小说文本——《北极风情画》与《塔里的女人》解析

卷三变革年代的文学突围
告别与寻找——关于张一弓小说的话语转变
从“消解历史”到“发明传统”——成一“晋商小说”论
乌托邦叙事中的背反与轮回——论格非的《人面桃花》三部曲
心理现实主义与女性写作——乔叶小说创作论
入围围城突围——对张欣“新都市小说”的一种解读

卷四聚焦文学鄂军
新时期湖北作家底层书写一瞥
新时期湖北作家的底层叙述与底层意识
庄严与吊诡——刘醒龙和他的长篇小说《圣天门口》
破碎的英雄与英雄的破碎——论邓一光“兵系小说”中的英雄系列
人在圈套中——晓苏近年来的“大学校园小说”漫评
卷尾实证是文学批评有效性的基石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