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本与开新阎锡山与山西教育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守本与开新阎锡山与山西教育

正版图书 放心购买

23.46 4.6折 51 全新

库存231件

山东泰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申国昌 著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WBHT

上书时间2024-05-17

三味书院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申国昌 著
  • 出版社 山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11
  • 版次 1
  • ISBN 9787532860067
  • 定价 51.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本书从“地方军阀办教育”这一民国时期特殊现象入手,对阎锡山的非主流教育理念和办学实践进行了深入挖掘,从多角度考察了阎锡山在山西兴办教育的内外动因,生动展示了山西各类教育的发展情况与办学经验。通过“原生态”研究,既分析了民国时期山西教育的性质与特点。又概括了民国时期最为典型的军阀办教育的现象和规律,从而拓展了区域教育史与基层教育史研究领域。
【作者简介】
申国昌,1967年生,山西山阴人。教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中国学习思想史、道家道教教育史和教育史学理论。出版著作《中国学习思想史》、《道教教育观与儒道学习观研究》
【目录】
引  论

 一、“阎锡山现象”: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二、研究缘起:现实的诱发与研究的兴趣

 三、研究价值:启迪办学实践与开拓研究空间

 四、研究现状、理论参照与方法选择综述

第一章  阎锡山兴办山西教育的动因

 第一节  悠久的兴教办学传统

  一、古代私学对阎锡山办学的示范作用

  二、兴教设学形成了良好的教育传统

  三、书院为新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节  浓郁的地方乡土情感

   一、起:狭隘的家乡观念

  二、升华:浓重的乡土情感

   三、期望:强晋富民的愿望

 第三节  崇儒重教的个人喜好

   一、早年接受儒学启蒙教育

   一、崇儒重教的个人兴趣

  三、儒学熏陶下的重教心理

 第四节  留学日本的触动和感慨

   一、负笈东渡,习武探珍

   二、耳闻目睹,感触颇深

   三、借石他山,铸就晋基

 第五节  晚清巡抚的兴学之风

   一、匡正学风,调和汉累:张之洞兴办令德堂书院

   二、整改旧学,新创武学:胡聘之对旧学的整饬与重建

   三、昌明正学,中西合璧:岑春煊创办山西大学堂

   四、固基造端,育才兴教:张曾歇与丁宝铨办师范学堂

 第六节  文教幕僚的出谋划策

   一、阎锡山文教幕僚群体的构成

   二、文教幕僚对阎锡山办学的影响

 第七节  政治统治的教育需求

   一、政治统治呼唤造就精英

   二、社会文明需要发展教育

   三、学校教育为政令助推器

 第二章  以国民教育培育根基:义务教育独领风骚

 第一节  阎锡山关于普及国民教育的理论阐释

    一、“国民教育为人群之生命”

    二、“国民教育为文明之基础”

    三、“国民教育要普及”

    四、“以社会教育救济国民教育”

 第二节  阎锡山给予山西义务教育的政策保障

   一、《山西省施行义务教育规程》的出台

   二、阎锡山实施义务教育的步骤

   三、实施义务教育的行政保障

 第三节  阎锡山在山西厉行义务教育概览

   一、义务教育的经费筹集 

   二、义务教育的师资培育

 ……

第三章 以人才教育铸就精英:独特的人才教育体系

第四章 以职业教育谋求生计:山西实业人才的摇篮

第五章 以社会教育感化民众:守土经营育导指归

第六章 对阎锡山兴办山西教育的总体评介

结语

 一、“阎锡山现象”的历史透视

 二、 关于人物研究的方法论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