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藏 史部-孔孟史志、历代学案、儒林碑传 儒林年谱 儒林史传 学校史志(16开精装全248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儒藏 史部-孔孟史志、历代学案、儒林碑传 儒林年谱 儒林史传 学校史志(16开精装全248册)

120900 6.5折 186000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430514

出版时间2009-01

印刷时间2009-0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86000元

上书时间2011-04-26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儒藏史部-孔孟史志、历代学案、儒林碑传》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全248册 16开精装   儒藏史部-孔孟史志、历代学案、儒林碑传内容简介 《儒藏》是儒学文献的大型丛书,预计收书5000种、文字约5亿、分装500余册 《儒藏》首次对中国儒学的成果和史料进行系统收集、校点和出版,是中国儒学成果的总汇,也是中国儒学历史资料之集成。它的出版,将与《大藏经》、《道经》鼎足而三,成为中国文化儒、释、道三大思想体系的三座丰碑。《儒藏》编纂在1997年由四川大学古籍所首先提出,并列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03年1月17日川大校务专题会议,决定全面启动《儒藏》编纂工作,并将《儒藏》列为国家985工程创新基地重大项目。2005年初,中国孔子基金会将川大《儒藏》编纂列为重大项目,给予专项经费支持。 川大《儒藏》坚持资料性和学术性统一,参照《大藏经》、《道藏》的编纂体例,新创三藏、二十四目的编录体系,将历代儒学文献系统地著录起来,以起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即类求书,因书就学的作用。《儒藏》的整理采用圈点、校勘的方式,既保存了古籍的原貌,还订正了原刻本错误,并为读者提供了句读的方便。全藏有《总序》一篇,概述整个儒学文献的类别及其在历代的整理和研究之历史。三藏有《分序》三篇,以述各部文献源流及其分类原理。二十四目有《小序》二十四篇,以述儒学专科文献的发展状况及其学术价值。每种入选和图书,还撰有简明《提要》一篇,对作者生平、图书内容,进行了扼要的评价。 川大《儒藏》采取分类编录,分批编纂,分期出版分别定价的方式,推进《儒藏》编纂工程,及时满足学术研究的迫切需要。首批史部50册,含孔孟史志、历代学案、儒林碑传三类,收书约80余种,文字达3000余万,是有关儒学史的专著和分散资料的首次辑录和整理。近年内将逐渐完成史部的正史儒传、儒林年谱、儒学别史和儒学杂史以及《儒藏》经藏十二类、论藏五类各书的编纂与出版。 孔孟史志: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孟子是儒学的光大者,唐宋以后,孔孟并称。《儒藏、史部、孔孟史志》收录历代记录、考证、研究孔孟及其家族、门人生平事迹、孔庙崇祀典礼、圣门掌故等方面的著作。本编《孔孟史志》所收文献,大体上可分为四类:第一类,儒门人物,如《孔子弟子传略》、《孟子弟子考》等;第二类,儒门家族 志,如《东方杂记》、《孔氏祖庭广记》等;第三类,儒门礼乐志,如《圣门礼志》、《圣门乐志》等;第四类,儒门综合志,如《圣门志》、《圣迹图》等。《孔孟史志》为《儒藏、史部》第一编,本编共十三册。 历代学案:学案是一种纂录和研究传统学术思想史的著述方式。学,即学者、学术。产要指儒学人物之生平事迹、学术活动、学术贡献案,即评论和考订,即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历代学案》收录唐晏《两汉三国学案》,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冯云濠、王梓材《宋元学案补遗》,黄宗羲《明儒学案》,徐世昌《清儒学案》,共有五种。它们都是体例完备、内容齐全、资料充足、名副其实的儒学全史,都能全面、系统地展示一代儒学发 展源流正变,以及主要儒学家的学术贡献。 《历代学案》为《儒藏、史部》第二编》,本编共二十三册。儒林碑传:碑传相对于史传而言,指行状、墓志铭、墓表、墓碣等。在广搜史志、文集、总集兼及金石文类 、考古文献的基础上,将历代儒学人物的各类碑传,广采慎录,编纂为《儒林碑传》。自两汉迄于清末,本编共收 录碑传文章四千余篇,涉及传主三千四百余人,以时代为编,以生卒为序,共为七书:《两汉魏晋南北朝儒林碑传 集》、《隋唐五代儒林碑传集》、《宋儒碑传集》、《辽金儒林碑传集》、《元儒碑传集》、《明儒碑传集》、《 清儒碑传集》。历代儒学人物的碑传资料,毕会于此。《儒林碑传》为《儒藏、史部》第三编,本编共十四册《儒藏》类目经藏:元典、周易、尚书、诗经、三礼(含三礼及总论)、春秋(含三传及总论)、孝经、四书(含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尔雅、群经、谶纬、出土文献(含简帛、石刻、敦煌遗书)论藏:儒家、性理、礼教、政治、杂论。史藏:孔孟、学案、碑传、史传、年谱、别史、杂史图书说明《儒藏》首批推出《儒藏》史部(孔孟史志、历代学案、儒林碑传)》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孔孟史志》书号:ISBN7—5614—3051—5 《历代学案》书号:ISBN7—5614—3052—3 《儒林碑传》书号:ISBN7—5614—3053—1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