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陵通典·扬州十日记·咸同广陵史稿
  • 广陵通典·扬州十日记·咸同广陵史稿
  • 广陵通典·扬州十日记·咸同广陵史稿
  • 广陵通典·扬州十日记·咸同广陵史稿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广陵通典·扬州十日记·咸同广陵史稿

38 九五品

仅1件

上海徐汇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清]汪中等人

出版社广陵书社

出版时间2004-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星七

上书时间2024-06-27

晨光书屋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清]汪中等人
  • 出版社 广陵书社
  • 出版时间 2004-11
  • 版次 1
  • ISBN 9787806940679
  • 定价 1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91页
  • 字数 180千字
【内容简介】
《广陵通典》是记载扬州地方史事的一部名著。作者汪中(1745—1794),清代扬州府江都县人。他是精通经学、文字学、历史学、金石学的杰出学者,也是兼擅骈文、散文、诗歌创作的文学名家。

  《广陵通典》10卷,记事始于春秋时代吴王夫差城邗沟,迄于唐昭宗乾宁元年杨行密事。按照汪中的写作计划,本书记事的下限为明清之际史可法守扬州。但是,他只写到唐朝末年,就因病去世了。道光三年(1823),其子喜孙将这部遗稿刻印行世。

  《扬州十日记》是一部记叙清兵攻陷扬州后,在城内进行大屠杀的纪实性著作。作者王秀楚,生平不详。

   清顺治二年(1645)四月,清兵围困扬州,南明督师兵部尚书史可法率领扬州军民英勇抵抗。二十五日,清兵破城后,在城内大肆杀掠,上演了血腥的屠城惨剧。本书作者即是这场大屠杀的幸存者,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实录的形式记述了这场悲剧的前后经过,极具震憾力。全篇虽只有短短的七千字,但兼具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在政治上亦曾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实是一部不寻常的著作。

  《咸同广陵史稿》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就目前所知,地主文人记述太平军在扬州活动的笔记、日记等主要有三种:臧谷《劫余小记》、倪在田《扬州御寇录》以及《咸同广陵史稿》。《劫余小记》是臧谷在太平天国失败后的追忆,篇幅较短;《扬州卸寇录》则是倪在田在更迟的时间以后参照邸抄、《剿平粤匪方略》以及拾掇遗闻写成;而《咸同广陵史稿》“则为亲见亲闻的人的记录”(罗尔纲语),史料价值远在《劫余小记》和《扬州御寇录》之上。从《咸同》广陵史稿中可知,作者方氏作为在野的封建儒生,对在扬州的朝廷领兵大员和地方官僚防堵、围剿太平军不力,极为不满,淋漓尽致地揭露了他们的明哲保身、勾心斗角、惟利是图和昏聩无能的丑态,对太平军在扬州的活动的描写也比较细致、客观,使今人了解到不少有价值的历史真相。
【目录】
广陵通典

  顾千里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扬州十日记

咸同广陵史稿

  太平天国广陵史稿史证(罗尔纲)

  卷首

    陆建瀛论

    江寿民论

    张廷瑞论

    琦善论

    但明伦论

    钟淮传

    世琨传

    哀江南三十首(并序)(吴下遗黎)

  卷上

  卷下

  外编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