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才俊刘敏豪先生精彩书法条幅作品《丁砚林诗》
  • 青年才俊刘敏豪先生精彩书法条幅作品《丁砚林诗》
  • 青年才俊刘敏豪先生精彩书法条幅作品《丁砚林诗》
  • 青年才俊刘敏豪先生精彩书法条幅作品《丁砚林诗》
  • 青年才俊刘敏豪先生精彩书法条幅作品《丁砚林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青年才俊刘敏豪先生精彩书法条幅作品《丁砚林诗》

800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题名青年才俊刘敏豪先生精彩书法条幅作品《丁砚林诗》

年代2024-09

类别设色(彩色)

材质纸本

装裱形式软片

尺寸82 × 35 cm

款识钤印刘敏豪

货号LMH-02

上书时间2024-12-02

尚书草堂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作品尺寸:82*35(未装裱)图2-图4为效果图。     作者简介:刘敏豪  字牧愚,号未斋,别署饶古堂,来燕楼。职业书法篆刻工作者。书印崇尚朴茂古雅,不事奇巧。书法作品曾入展全国第八届楹联书法作品展、“谢氏杯”《书法》杂志第三届全国书法百强榜、全国“乌海杯”书法作品大展、“深圳特区报首届读者书法大赛(一等奖)、“法治中国”——深圳书法篆刻作品大赛(二等奖)、广东省第五届“南雅奖”书法篆刻展等等。作品曾于深圳美术馆、衡阳美术馆、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如皋市文化馆、深圳艺廊、圈子美术馆等地展出。现为广东省书协会员、深圳市书协理事、深圳市青年书协常务理事、深圳市福田区书协理事,澳门书道联盟理事、深南道成员。  
商品描述
  刘敏豪书法:消息,体用及气象
                                                                     文/廖令鹏 

《诗经‧卫风》有《淇奥》一篇: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从淇水气象到绿竹君子,讲的是求学问道,修身立德,为人处事。仰慕如此风气,可见当时田野消息。许石林先生以《论语》《诗经》嘱刘敏豪书一联:“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我非常喜欢这副对联。于是想到了敏豪的书法。上联“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大意为:毋意,不要凭空臆测,要脚踏实地;毋必,不要绝对武断、钻牛角尖;毋固,不要执滞、固守成见;毋我,不要自以为是。此“四毋”可对应敏豪书法的取法之道。此所谓取法,不单指取一家之法,而是将人生之法与书法之法相行结合。许石林嘱书竟有如此深意。
敏豪是心细之人,临上百字汉隶仍怀抱一丝不苟、纤毫可见的态度,这是一种用心,由此他能在大量汉碑中体悟并汲取属于自己的东西。近年来,他不断探究线条和图式的转换变化,品尝更丰富的味道,他的汉隶书写由此形成与纤巧流媚一路截然不同的面貌。纤巧流媚作为一种风格是中国古典审美的重要部分,但“为巧而巧,合流尽流”的书风也大行其道,脱离书法本真而变成装饰涂抹的俗格。我们知道,汉隶作为歌功颂德、论叙生平事迹的正书,其强大而稳固的图像构造,不易变通的书写惯性,很容易让人沉迷,不可自拔,久而久之就被奴化了,对于那些学而不思者、期望书法速成者,尤其如此。
敏豪的书法一开始就避开了这样的弊病,他的书写凝重深沉,有玉石骨器的质地,亦有浑厚肃穆的气象。他是幸运的,他的幸运有赖于“敏”与“豪”。细心敏锐,崇古习典,孜孜不倦,让他大量捕捉书法的消息,辨析体用。不合流不从众,颇有些英勇的豪气,让他敢于剑走偏锋,摆脱甜腻华丽,以“老”示人,与时风较劲,与孤独为友,进而形成主体性强烈且自觉的书法面貌。
在精熟汉魏碑刻的基础上,敏豪一头扎进清代和民国书法当中——这个众声喧哗的所在,消息是那么的多而杂乱,他却能自觉屏蔽不属于自己风格和精神体系中的那些消息,比如类似傅山、白蕉以及八大山人的行草,他知道这都是好东西,但暂与自己当前的景象殊异。相反,他对契合自己气质和味道的消息,情有独钟,如邓石如、吴昌硕、沈曾植、郑孝胥等人的笔墨消息。消息是线索,而不是结果,敏豪很好地运用了这些消息,按图索骥,作出自己的阐释和洞见。
这又要说到“毋必、毋固”。书法切勿成见太多,固守牢不可破的观念,“书法观”太绝对,不能成为大书家。书法观就是人生观,是精神、思想、观念与学识的综合表现,牢笼太多,一不小心钻进去,很难出来。对于艺术而言,“必”和“固”、成见和规约就是牢笼。往往看一个人的字,就能揣测几分其牢笼所在。敏豪用过几个名号,如未斋、饶古堂,近期又以“牧愚”自勉,“敏”与“豪”是不至于“愚”的。中国书法和绘画艺术已是泱泱至大,无边无际,再加上造像雕刻、民间艺术、语言艺术等,更是博大精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理应追求“毋固”,尤其在积累学习与转型期间,“宽兮绰兮,猗重较兮”,放宽心胸,放胆去试,“深蹲”“坚固”地扎根下去,才能成事。敏豪的书法传递出来的消息,是“毋必毋固”的心态,是融合与突破的抱负。汉隶最大的问题是,凝滞有余而张力不足,民国书家的张力既来自学深积厚,亦有时代造就的旷达疏放,兼而治之。这给了敏豪的启示,他在精准的结构和厚重用笔当中,亦寻求书写及其外部的张力。他无不向着转圜与突破,在细微处用心,尝试扩展,积蓄力量,在为着电闪雷鸣猛烈暴雨,而集聚四方的气流与云层。
翻看民国书家典籍,那些星光璀璨的大书法家,可以一两样碑法横空出世,但绝非仅有那一两样碑法,北碑铭刻重新发现的时代,哪一个不是深藏着大量基础而略为狂热的研磨和探究,哪一个不是在所谓帖学之上对碑帖融合试图作出独特见解。这个时代的有志有智之士,于文于书之道,无不“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他们是集大成者。这几年,我看到敏豪走在这样的道路上。他从临习走向思考,从技艺走向学问,从风格走向气象——创作,只是日常之一环。不要把创作看得过于热闹,搞得过于热闹,反而要少创作,多探究,至少应是“研究性创作”,即创作是一种思考的实践,用创作的形式来展现个体的思考。
敏豪在创作中做两件重要的事。第一件是学习,首则,临习经典,并在抄录款识的过程中感悟书家读书、赏识、做文、做人诸多道理,加以记录和省思,这也是款识学渐成为一门显学的原因。次则,他常写对联,这本身也是人生学识集大成者的一种。做好对联,做文便不在话下。许石林在给敏豪写的评论文章中,说得非常透彻。再则,对联往往已是书家作品,再写,即是对比性的学习检讨,如常见的“某某有此”或“某某书此”等。第二件是实践,大胆假设、小心论证,比如他有一副对联“登高望远海,倚树听流泉”,款识为“寐叟、农髯、萧娴,兼有消息在焉。癸卯暮春三月,牧愚自审”。此一时分,敏豪正对邓石如、沈曾植、曾熙、康有为等一代大家的书学进行审视和学习,看得出来,此联以萧向外舒展,得其开张气势,当然也有她老师康有为的影子;部分结体和绞转用沈,内含深沉爽利;行笔及锋变间治以曾,又有圆实劲健特点,所以他自审为“兼有消息在焉”。
中国书法的消息散乱于各朝代,大量触类旁通性的消息隐藏在各种艺术门类当中。浩瀚的书法王国,“消息”是难得的珍贵,比如商周金文突破甲骨文形式,一时间千树万树梨花开,原因在于形式脱离了上层的巫祝,走近王公贵族的私家宗祠,与日常生活更为接近,消息就在于各地铸工对文字进行大胆的天才式的编排处理。敦煌残纸生动地记录了晋唐多样化的楷书背后,更加激动人心的书写消息,诉说更加鲜活的民间故事。敏豪拥有将杂而不乱的消息加以统一提炼的能力,这是一种需要不断拓展、锤炼和升华的能力,书法需要更多像敏豪这样的,拥有这种能力的年青人去完成,去丰富。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讲的是学问探究,君子治学态度,民国大家尤其如此。不过,他们清楚地知道,技艺与学术,终究是“小学”,至“大学”,必从人生出发。我以为,《淇奥》叙述了层层递进的四种阶段:从风物的感兴生发,到治学的态度和方法,继而再到道德和人格的塑造,最后到社会的褒贬论衡。我相信,总有一时因缘际会,总有一种珍贵消息,点燃敏豪的情感和认知世界,触发新的笔墨风华,促使他日臻书法圆融之境。
廖令鹏写于癸卯霜降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作品尺寸:82*35(未装裱)图2-图4为效果图。     作者简介:刘敏豪  字牧愚,号未斋,别署饶古堂,来燕楼。职业书法篆刻工作者。书印崇尚朴茂古雅,不事奇巧。书法作品曾入展全国第八届楹联书法作品展、“谢氏杯”《书法》杂志第三届全国书法百强榜、全国“乌海杯”书法作品大展、“深圳特区报首届读者书法大赛(一等奖)、“法治中国”——深圳书法篆刻作品大赛(二等奖)、广东省第五届“南雅奖”书法篆刻展等等。作品曾于深圳美术馆、衡阳美术馆、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如皋市文化馆、深圳艺廊、圈子美术馆等地展出。现为广东省书协会员、深圳市书协理事、深圳市青年书协常务理事、深圳市福田区书协理事,澳门书道联盟理事、深南道成员。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