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风格到画意(反思中国美术史)/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 从风格到画意(反思中国美术史)/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 从风格到画意(反思中国美术史)/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 从风格到画意(反思中国美术史)/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从风格到画意(反思中国美术史)/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109.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石守谦 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21-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17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石守谦 著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 2021-10
  • 版次 1
  • ISBN 9787108072474
  • 定价 9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页数 497页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石守谦教授自1994至2007年间陆续发表的十五篇论文,共分五个单元,以元明绘画为主,上溯五代,下及20世纪。作者以中国绘画史的论述架构为经,以不同研究论题为纬,探索并示范中国绘画的研究方法。
    自20世纪中期以来,关于中国绘画研究的方法与模式已有长足发展,其中以风格学的形式分析贡献最力,在时代风格的确立与特定风格系谱的建立方面,成果卓著,但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局限。作者对此作了回顾与反思,质疑以西方狭义的“再现”(representation)标准来研究中国绘画的适当性,进而提出“画意”作为一种观看中国绘画的方式。“画意”一词原出自中国传统画史,但作者试图从艺术品与观者互动的角度予以考量,力求将作品还原至创作初始的文化情境来理解其“画意”。全书以“画意”一旨贯串,于风格分析的基础之上,一方面开展新议题,一方面对传统的议题提供新视角,如以族群冲突、交融的观点解析丰富多元的元代绘画,或以区域竞争的角度观察地方画派等,其中对于“文人画”发展的重新审视与解读,更是前所未发之真知灼见。
    作者就不同研究个案的题材与性质,选择切入视角与适当的研究方法,同时展现了艺术史微观的深入与宏观的渊博。本书不仅可提供中国绘画爱好者一窥中国绘画精髓的管径,更为中国艺术史提供一组多元、开放而可行的研究方法,是不容错过的一部佳著。
【作者简介】
石守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及考古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所长、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现任“中研院”历史语言所研究员。着力从文化史角度探讨画史风格与文化环境的关系,主要著作《风格与世变》、《从风格到画意:反思中国美术史》、《移动的桃花源:东亚世界中的山水画》,并主编《大汗的世纪:蒙元时代的多元文化与艺术》,另有学术论文多篇。近年主持“移动的桃花源――10至16惜纪山水画在东亚的发展”项目,主张以东亚作为一整体,来对中、日、韩三国的山水画发展进行全盘观察,特别注意三区域间的互动现象。
【目录】
自序
导论从风格到画意
Ⅰ  观念的反省
  1-1  对中国美术史研究中再现论述模式的省思
  1-2  中国文人画究竟是什么?
  1-3  洛神赋图――一个传统的形塑与发展
  1-4  风格、画意与画史重建――以传董源《溪岸图》为例的思考
Ⅱ  多元文化与文士的绘画
  2-1  冲突与交融――蒙元多族士人圈中的书画艺术
  2-2  元代文人画的正宗系统――由赵孟颍到王蒙的山水画发展
  2-3  隐逸文士的内在世界――元末四大家的生平与艺术
Ⅲ  绘画与文人文化
  3-1  隐居生活中的绘画――十五世纪中期文人画在苏州的出现
  3-2  沈周的应酬画及其观众
  3-3  雅俗的焦虑――文征明、钟馗与大众文化
  3-4  董其昌《婉娈草堂图》及其革新画风
Ⅳ  区域的竞争
  4-1  由奇趣到复古――十七世纪金陵绘画的一个切面
  4-2  神幻变化――由陈子和看明代闽赣地区道教水墨画之发展
Ⅴ  近现代变局的因应
  5-1  绘画、观众与国难――二十世纪前期中国画家的雅俗抉择
  5-2  中国笔墨的现代困境
注释
图版目录
论文出处
参考书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