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雨悲笑写人生:李山书画艺术研究
  • 风雨悲笑写人生:李山书画艺术研究
  • 风雨悲笑写人生:李山书画艺术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风雨悲笑写人生:李山书画艺术研究

20 2.0折 98 全新

库存2件

安徽合肥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成寅 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2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502

上书时间2024-05-22

枫林书苑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成寅 著
  •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12
  • 版次 1
  • ISBN 9787308162722
  • 定价 9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6页
  • 字数 28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李山,1926年生,山东无棣县人,我国当代卓有成就的书画艺术家,“新浙派水墨人物画”的杰出代表。1953年入学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中国美术学院),1961年为北京人民大会堂作《天山月初升》、《七月阿尔泰>,1965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曾任南京市美术协会副主席、安徽巢湖国画院名誉会长等职,1981年起定居美国。李山早年受业于潘天寿等国画大师,20世纪60年代以“骆驼画”闻名遐迩,一举成为海内外著名的边疆画家之一。李山专攻人物画,兼长花鸟、山水画。其绘画作品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绘画的优秀传统,也融合了西方绘画造型的因素,更以深沉的意境著称,代表作品有《喀什老人》等。在书法理论方面创立了“书法艺术整体旋律论”,同时创作出了大量别具一格的行、草书法作品。李山的艺术作品表现出了他对自然、对人民、对中华民族的热爱,显示出了他高度的智慧和艺术天才。
  李山先生是中国当代卓有成就的书画艺术家,兼长书论和诗歌创作。《风雨悲笑写人生:李山书画艺术研究》联系其从艺时代的文化艺术背景,对其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骆驼画及其书画理论,从美学和艺术技法上作全面深入的介绍和评析。
  书如其人,画如其人。时代生活也必然对此一时代的书画家打上鲜明的烙印。也像他同时代的不少有成就、有独立人格、有自己艺术追求的艺术家一样,李山大半生所走过的艺术道路,不但崎岖坎坷,而且有时极为险恶。1956年,他在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学习期间,即被诬为“胡风反革命集团分子”,被关押半年,学习中断,后以证据不足获得释放。后又经“反右”“大跃进”等政治运动的折腾,被怀疑为特务,其学业被迫荒废。1958年毕业时,又因向上级反映院领导对他实行非法关押,上级置之不理,将其反映材料退回原单位,李山反被院领导分配去新疆。他在新疆踏雪山、走大漠、登险峰、涉冰河,或在阿尔泰山月夜篝火旁与牧人同守望羊群;或在昆仑山腰羊肠小道与驮队交错而过;或在风尘路途,骤遇暴雨投宿于牧人毡房;或在漫漫长夜听驼铃声渐近渐远去无声。院领导的恶意惩罚,反而使李山进入了新的特异的生活,为他今后人物画和骆驼画的创作提供了意想不到的机遇。1961年,李山去天山写生,创作了《天山月初升》和《七月的阿尔泰》,这两幅画后被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边疆生活使他尝到人世的冷暖,也锻炼了他坚强的性格和面临危难应付裕如的能力。1962年,李山因病被允许离疆,调入南京国画院工作,其艺术生涯应该说已经渐入佳境。这一年,他创作了《我跟爸爸去天山》-画。画面上,两个孩子被放在骆驼背两边敞口的木柜中,跟随骑马的父亲,正颠簸在进山的途中。男孩睁大眼睛,迷惘地望着高高的山峰。这幅画,李山画了一整天,好像又回到了天山。此画参加了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后由中国美术馆收藏。
【作者简介】
  杨成寅(1926-2016),河南省南阳市镇平人,美术理论家、雕塑家、画家。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1956年毕业于该院研究生班并留校任教。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美学学会首任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雕塑、绘画作品曾在我国杭州、广州和法国巴黎展出。翻译著作有《艺术概论》(苏)、《美学概论》(法)、《美的问题》(苏)、《美的分析》(英)等,学术著作有《艺术美学》、《石涛画学全解》、《新编艺术概论教程》、《太极哲学》、《太极美学》、《成中英太极创化论》、《中国历代书法理论评注》、《美学范畴概论》(主编并撰稿)、《雷圭元图案艺术论》(与林文霞合著)等。其中,《太极哲学》获浙江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类一等奖;《中国历代书法理论评注》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并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出版。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2年获评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老文艺家”并获金质奖章,2004年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授予“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称号。
【目录】
第一章 艺术的核心
——对李山艺术恩想体系的挖掘和梳理
一、研究思路
二、艺术核心
三、天人合一
四、优美壮美
五、感情智慧
六、变形变色
七、艺归于道
八、现实主义
九、简短结论

第二章 时代的典型镜像
——《喀什老人》及其他人物画
一、零中有一
二、艺术思维
三、时代背景
四、审美分析
五、技法因素
六、简短结论

第三章 生命的赞歌
——李山骆驼画赏析
一、典型
二、思理
三、诗画
四、题文
五、赞歌

第四章 壮哉,造化功
——李山山水画碎语
一、《今日阳光灿烂》(68cm×68cm)
二、《搏斗的三峡》(45cm×67cm)
三、《夏雨》(106cm×35cm)
四、《山谷晚照听清泉》(138cm×67cm)
五、《唐·李白(梦游天姥山)诗意》(66cm×43cm)
六、《寂寞立秋山》(69cm×69cm)
七、《山林初醒》(69cm×139cm)
八、《水乡》(34cm×45cm)
九、李山山水画的意境

第五章 依然繁花满枝头
——李山花鸟画赏析
一、特色和传承
二、《细雨>(34cm×45cm)
三、《岁寒伴我夜读书》(46cm×34cm)
四、《凌风》(46cm×34cm)
五、《在水一方》(34cm×69cm)
六、《野塘静悄悄》(33cm×68cm)
七、《猫》(67cm×48cm)
八、《白梅》(60cm×51cm)
九、可观莫如梅

第六章 书法艺术整体旋律论及其当代价值
一、书法艺术的审美本质
(一)书法是综合艺术
(二)汉字与书法
(三)汉文字书写的艺术化
二、从关键词语看“书法艺术整体旋律论”
(一)艺术整体
(二)艺术旋律
(三)跌宕起伏
(四)用笔结体
……

第七章 李山艺术生涯及其生活时代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