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事程序法哲学
  • 刑事程序法哲学
  • 刑事程序法哲学
  • 刑事程序法哲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刑事程序法哲学

20 3.8折 52 九五品

仅1件

上海杨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谢佑平 著

出版社中国检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309

上书时间2024-03-20

冯燕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谢佑平 著
  • 出版社 中国检察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9
  • 版次 1
  • ISBN 9787510203039
  • 定价 5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462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刑事程序法哲学》是以刑事程序法中若干基础性理论为研究对象的学术研究成果。作者从梳理刑事诉讼的缘起及其本质入手,在确立了程序法与程序优先理论的前提下,着重研究了刑事司法的基本模式、刑事诉讼的构造要求及其基本原则,强制措施的机理与运行、证据理论与证据规则、辩护制度与律师功用、侦、控、审关系、审判原则与制度、刑事裁判中的实体与程序等九个刑事程序法中基础的、核心的理论问题,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作者简介】
谢佑平,1964年生。法学博士,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检察院咨询委员会委员。1999年获全国十大青年法学家提名奖;2002年获上海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称号;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08年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出版个人专著3部、合著8部,国家教委、司法部统编教材8部,自编教材6部,工具书2部,译著1部。其中,《刑事诉讼法学(上、下)》获司法部优秀教材一等奖和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在《中国法学》、《法学》、《法学评论》、《现代法学》、《法律科学》、《政治与法律》等法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多篇被中田人民大学报刊复印中心《诉讼法学》、《新华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转载。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课题6项。
【目录】
第一章刑事诉讼的缘起及其本质
一、法律秩序的建立与维系
二、权益冲突的产生与类型
三、刑事诉讼的特征与本质

第二章程序法与程序优先理论
一、司法公正的双重目标
二、双重公正目标之关系辩证
三、程序优先理论的价值
四、程序优先理论的功能

第三章刑事诉讼的构造要求
一、控辩平等
二、控审分离
三、审判中立

第四章刑事司法的基本模式
一、古代刑事司法模式
二、现代西方国家的刑事司法模式
三、当代中国刑事司法模式
四、刑事司法模式评论

第五章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一、无罪推定原则
二、司法审查原则
三、程序法定原则
四、我国刑事诉讼法原则考察

第六章强制措施的机理与运行
一、强制措施的性质与效用
二、保释:嫌疑人的权利
三、相应性原则的意义与适用
四、中国强制措施理论考察
五、中国强制措施制度完善

第七章证据理论与证据规则
一、证据的概念与属性
二、刑讯逼供的危害与防范
三、证人拒证权理论与要求
四、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五、传闻证据排除规则

第八章辩护制度与律师功用
一、辩护制度的理论基础
二、辩护制度的历史嬗变
三、有效辩护与国际准则的要求
四、律师辩护的优越性
五、古代“辩护士”、“讼师”与现代律师
六、中国律师辩护与功用实证分析

第九章侦、控、审关系分析
一、模式与选择:中国侦查程序
二、侦控一体化理论与我国警检关系
三、控审关系研究

第十章审判原则与制度
一、审判中的基本原则
二、审级制度考察
三、陪审制度的机理与实效分析

第十一章刑事裁判中的实体与程序
一、实体公正的不确定性
二、程序公正的确定性
三、司法公正实现的要素
四、量刑公正与程序规制

第十二章余论
一、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考察
二、诉讼期间与诉讼效率
三、一事不再理原则
四、司法权威及其建立
五、刑事程序法的未来:与实体法比较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