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儒佛融通思想研究
  • 明代儒佛融通思想研究
  • 明代儒佛融通思想研究
  • 明代儒佛融通思想研究
  • 明代儒佛融通思想研究
  • 明代儒佛融通思想研究
  • 明代儒佛融通思想研究
  • 明代儒佛融通思想研究
  • 明代儒佛融通思想研究
  • 明代儒佛融通思想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明代儒佛融通思想研究

20 7.7折 26 九五品

库存2件

上海奉贤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程曦 著

出版社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H6

上书时间2024-05-27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正版库存新书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程曦 著
  • 出版社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5
  • 版次 1
  • ISBN 9787810937429
  • 定价 2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69页
  • 字数 204千字
【内容简介】
本文运用哲学与史学结合的方法,通过典型分析,展示明代儒佛融通的几种主要类型,尤其发掘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方以智的学术批判理念,揭示各种儒佛融通思想的源流及影响,突出明代儒佛交涉的核心问题。

  本文认为,明代的佛“教”与佛“学”均非处于“衰落期”,就“教”而言,表现为佛教在民间的普及传播;就“学”而言,则以儒佛融通的理论形式表现出来。

  本文的写作希望达到下面两个目的:

  1.揭示佛学尤其是明代佛学如何在适应中国传统的过程中不断彰显其“圆融”的品质,揭示儒学尤其是明代儒学如何在佛学思维的影响下重新建立起“融通”的义理。

  在中国佛教史上,唐代是消化印度佛教以后建立中国化佛教的时代,宋代是儒学借助于中国化的佛教创立新儒学的时代。到了明代,佛教本身的义理似乎无大进展,但人们常以三教融合和宗教世俗化来指称明代的佛教。

  明代正是宗教神圣性与世俗性之间张力问题最为突出的时代,而此问题又突出表现为儒佛关系问题。明代儒佛关系问题所以显得格外醒目,也与明初朱元璋对佛教实施隔离和划界政策有关。

  在唐代形成宗派佛教的过程中,出现了从观实相境向观理境的禅观侧重点的转移及从修禅观向说禅观的转化倾向,明代继承和发扬了这种倾向,从而提供了从言教角度融通儒佛的可能性。但将儒佛均纳入“第二义”的范围进行融通,又会导致神圣性丧失的危险。

  2.梳理明代儒佛融通的思想,总结其类型。

  正像很多儒佛两界的学者所说的那样,儒佛亦不能混同,即使是在思考儒佛关系这样对双方都干系重大的问题,各自原初的立场也一定会使其表现为不同的类型,这是本文以类型的方法来研究明代儒佛融通思想的客观根据。当然,类型学的研究往往是吃力不讨好且具有极大的风险的,要真正保证其科学性而非一己之杜撰,也很不容易,但是,类型学的方法能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稳定的批评的文本。

  明代儒佛融通思想大约表现为三种类型,一种是以儒学为本位的融通,一种是以佛学为本位的融通,还有一种是以所谓非儒非佛的形式表现出的融通立场。这三种类型分别以王阳明、蕅益智旭和方以智为代表。
【目录】
序  

摘要

Abstract

导言:学术史回顾及本文写作目的与架构

  一、本文的问题意识与写作意图

    (一)问题意识

     1.明代佛教、佛学是否“衰微”?

     2.明代儒佛融通思想是否是佛学发展的一种新形态? 

     3.儒佛关系的本质是否是真俗关系? 

     4.佛教批判世间还能融通世间吗? 

    (二)写作意图

 二、学术史回顾

    (一)历史上儒佛融通诸说

     1.功能说

     2.判教说

     3.同根说

     4.不二说

     5.批判说

    (二)关于明代儒佛融通问题的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主要观点和写作架构

    (一)本文的主要观点

    (二)本文的写作架构

     1.导  论  回顾学术史及介绍本文主要观点

     2.第一章  交代明代儒佛交涉的社会政治背景和思想背景

     3.第二章  以阳明心学为中心分析从儒学方面的融通

     4.第三章  以智旭为中心分析从佛学方面的融通

     5.第四章  以方以智为中心分析“批判式融通”

     6.余论  “儒佛融通”问题的真一俗关系内涵

第一章 明代儒佛交涉的社会与思想背景

 一、佛教世俗化状况与明初佛教政策

    (一)如何理解明代佛教的“衰微时期”

     1.佛教的“衰微”?

     2.佛学的“衰微”?

    (二)朱元璋的佛教政策及其影响

     1.朱元璋的佛教观

     2.朱元璋的佛教政策

     3.朱元璋佛教政策的影响

 二、儒佛融通的新问题及新解答

 三、从性到心:明代儒学与佛学思想的新趋势

    (一)明代佛学的新进展及其综合化倾向

     1.从“佛性”到“心性”  

     2.从法华学与华严学不同角度的综合

     3.禅净合流在明代的新意义

    (二)理学与心学:明代儒学的新变化

 ……

第二章 三教归儒:阳明心学的援佛入儒

第三章 三教归佛:蕅益智旭的以佛解儒

第四章 三教归全:方以智的批判式融通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库存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