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阅读的世界1:早期阅读的心理机制研究
  • 儿童阅读的世界1:早期阅读的心理机制研究
  • 儿童阅读的世界1:早期阅读的心理机制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儿童阅读的世界1:早期阅读的心理机制研究

25 2.3折 108 九品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厚粲、李文玲、舒华 著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1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N3034A

上书时间2024-05-17

学海堂怀旧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厚粲、李文玲、舒华 著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11
  • 版次 1
  • ISBN 9787303213139
  • 定价 10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纯质纸
  • 页数 344页
  • 字数 28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国际儿童阅读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语言、文字在大脑中是如何加工的?
适用于所有阅读形式的理论模型真的存在吗?
中文、英文的认知加工过程是一样的吗?
不同年龄的孩子,认知加工的速度、深度、广度是一样的吗?
本书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回答了关于早期阅读心理加工机制的诸多问题;系统介绍了与儿童早期阅读相关的理论模型、影响因素以及阅读障碍儿童的追踪研究;汇集了全球多个国家与地区专业学者,首次集中呈现了有关中文阅读的心理语言学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身兼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国务院参事,曾任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IUPsyS)副主席、国际心理学杂志(IJP)编委、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等重要职务,获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张厚粲教授从事心理学教学与科研工作近七十年,为中国心理学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荣获中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贡献奖、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艰苦卓越成就奖”,是公认的中国心理学奠基者。李文玲,美国传腾国际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心理系做博士后研究,随后作为高级研究科学家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儿童阅读研究中心从事儿童阅读方面的研究。曾担任中美跨国阅读比较研究项目(Spencer基金资助)负责人,是美国教育研究学会(AERA)、美国国家儿童教育学会(NAEYC)、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ACTFL)会员。研究方向包括:儿童阅读跨文化研究、双语研究、儿童语言能力测评、阅读分级、审辩和创造性思维等。舒华,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心理学报》副主编,曾担任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理科心理学教学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兴趣包括:言语知觉加工的脑机制、儿童语言和阅读发展轨迹及遗传和环境的影响、以及阅读障碍的认知神经机制和早期预测指标。

【目录】
第一部分心理语言学的理论模型
第1章语言能力的迁移——中英双语儿童的阅读发展
【美国】乔舒亚•戴维斯、王敏
第2章语言习得理论——存在所有语言通用的理论模型吗?
【加拿大】乔治•乔治乌
第3章儿童第二语言阅读发展的关键——SVR模型的适用性及其扩展

【中国】陶沙、王翠翠、徐琴芳
第二部分儿童阅读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4章从语音、语素到正字法——中英文阅读的影响因素模型【加拿大】许宝慧、陈曦、亚历山德拉•戈塔尔多
第5章简体字与繁体字阅读的差异——主流中文社会中,环境因素的差异及其对儿童中文学习的影响【中国香港】莫剑宏、吕颖芯、凯瑟琳•麦克布莱德
第6章从单词拼读到阅读发展——从跨语言视角看中英文复合词语素意识和阅读发展
【美国】张洁、董琼
第7章元语言意识的影响力——一种跨语言学习的基本能力
【美国】幸田惠子
第8章多元语言环境的影响力——早期双语经历对儿童句法和构词元语意能力发展的影响
【美国】郭丽蓁、陈卓、金兑珍
第三部分阅读障碍儿童研究
第9章阅读障碍儿童的阅读发展——一项关于芬兰语和汉语的追踪研究
【芬兰】海奇•莱汀恩、简•厄斯金【中国】李宜逊、苏萌萌、李虹
第10章阅读时,孩子在看什么?——视觉注意与汉语儿童的语文能力发展
【中国香港】刘铎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