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开放三十年与环太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 改革开放三十年与环太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 改革开放三十年与环太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 改革开放三十年与环太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 改革开放三十年与环太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改革开放三十年与环太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5 九品

仅1件

上海闵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艺兵 编

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4

闻雅书店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孙艺兵 编
  • 出版社 苏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9
  • 版次 1
  • ISBN 9787811371208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22页
  • 字数 54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以苏州、无锡、常州、嘉兴、湖州五个地级市为主要构成的环太湖地区,虽然自古以来就一直分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划,但在中国的经济和文化版图上,却一直被人们看做是同一个单元。这个单元就是狭义上的江南,就是历史上人们常说的“鱼米之乡”和“锦绣江南”。由于与太湖的相拥相偎,这个地区繁华而富庶,过去曾经有过所谓“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而如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引导下,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探索前行,这里业已成为我国具发展活力和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现代化、国际化程度高的地区之一。
      回望30年,环太湖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实现了三次跨越式的发展。是抓住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发展机遇,以乡镇企业突起为起点,率先掀起了农村工业化的浪潮,实现了“农转工”,即以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经济为主的经济形态的历史性跨越;第二次是抓住了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快速发展的机遇,以上海浦东开发为契机,率先走上了开放型经济发展之路,实现了由“内转外”,即由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的转型;第三次是抓住了21世纪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机遇,率先提出了富民增收、统筹协调的发展理念,通过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量转质”,即由经济强市向小康达标市的飞跃。
      30年来,环太湖地区不仅实现了自我超过,而且吹响了科学发展的号角。解放思想让这里萌生了无限的活力,萌发出了无数个亮点。首先,在这里蓬勃向上的至少有“五大活力”,即由经济转型和区域发展汇集成的创新力,由民生民主和基层党建汇集成的核心力,由人才战略和体制创新汇集成的开拓力,由科教兴市和文化创新汇集成的软实力,由环保优先和科技创新汇集成的支撑力。其次,在这里令人耀眼的至少有“四大亮点”。一是经济发展上升到了新的平台。“十五”期间,环太湖地区五市经济总量以年均15.2%的速度递增,2006年,环太湖地区五市以占长江三角洲十六市27.3%的土地创造了近30%的生产总值和约20%,的财政收入。就全国范围来看,2007年环太湖地区五市以仅占全国0.3%的土地,创造了全国5.4%的生产总值。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效显著。环太湖地区五市在经历了“一、二、三”、“二、一、三”和“二、三、一”三个发展阶段之后,现在总体呈现出了一、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的局面。三是环太湖的对外贸易快速发展。进出口总额及进口总额占比,2006年分别达到长江三角洲十六市的38%,2007年又分别占全国的13.4%和14.3%。四是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2007年,苏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6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300元;无锡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9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026元;常州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908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033元;嘉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2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10163元;湖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6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536元。目前,环太湖地区总体上已经步人了后工业化时代,人均GDP大多超过了5000美元大关,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已基本达到小康。
      环太湖地区30年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比如,由社会变动所伴生的民生问题,由快速城市化所凸显的环境压力,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根本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积极探索环太湖区域科学发展的新路径,苏、锡、常、嘉、湖五市党校义不容辞。
      《改革开放30年与环太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一书是五市党校专家学者潜心研究的新成果,也是五家党校再度合作的集中体现。我们坚信,《改革开放三十年与环太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版定能进一步推动对环太湖地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深度思考,进而对推动环太湖地区经济社会的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
【目录】
前言
序言
综合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苏南实践之路
环太湖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环太湖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探索--无锡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环太湖地区发展的模式构想--以苏州市吴中区为例
环太湖地区功能凸显和实现路径探析
苏南模式到新苏南模式的变迁和创新
昆山市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经验与做法
张家港港发展的特点及前景探析
吴江沿湖片区发展的辩证思考
江阴市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与成功经验

经济篇
环太湖地区经济发展转型研究
环太湖地区就业结构问题研究--基于无锡市的实证分析
常州市利用外资整体水平及其溢出效应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嘉兴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湖州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
城市郊区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角色转换
现代服务业的振兴与苏州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苏州新农村“三个集中”建设实践的研究
突破所有制改革瓶颈,大力发展苏州非公有制经济
从小城镇建设看苏州城市化进程
湖州市工商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从产权治理到全球价值链治理--江阴主导产业升级的案例探究
昆山自主创新战略的实践与思考
张家港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原因分析
关于农村村级负担与财力问题的研究
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就业结构

政治篇
推进大部制改革,实现环太湖行政体制现代化
完善环太湖地区政府绩效考评机制的对策思考
……
文化篇
社会篇
生态篇
党建篇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