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冰川物质平衡和动力过程模拟
¥
50
3.0折
¥
168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李忠勤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1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25
上书时间2025-01-0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忠勤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11
-
版次
1
-
ISBN
9787030581327
-
定价
16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0页
-
字数
99999千字
- 【内容简介】
-
本书以全球山地冰川为研究对象,围绕冰川物质平衡和动力过程,建立物质平衡模式和动力学模式,深入开展冰川变化模拟预测研究,内容包括冰川响应气候变化的关键过程、冰川物质平衡模式和冰川动力学模式原理和在参照冰川上的应用、冰川物质平衡影响因素和动力学模式参数方案、参照冰川变化的模拟预测和控制因素、国内外冰川变化及影响评估等、本书系利用长期野外考察、定位观测试验,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针对冰川物质平衡和动力学过程系统研究的**成果和进展,有较强创新性,为冰冻圈科学研究尤其是全球山地冰川研究提供参考。
- 【目录】
-
序一序二前言第1章 绪论 11.1冰川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关键过程 11.2冰川动力过程研究路线 21.2.1参照冰川和同区域冰川 31.2.2冰川物质平衡模式 41.2.3冰川动力学模式 51.2.4参照冰川与区域冰川尺度转换及区域冰川变化评估 51.3动力学模式所需参数和获取方法 71.3.1观测参数 71.3.2参数方案 91.4本书重点关注的科学问题 91.4.1前期研究形成的认知 91.4.2本书重点关注的科学问题 10第2章 参照冰川物质平衡观测与模拟 112.1物质平衡观测方法 112.1.1花杆/雪坑方法 112.1.2大地测量法 122.2物质平衡模型 132.2.1全分量能量平衡模型 132.2.2简化型能量平衡模型 172.2.3度日模型 182.3天山乌源1号冰川物质平衡模拟案例解析 202.3.1数据来源 202.3.2度日模型模拟与验证 212.3.3简化型能量平衡模型模拟与验证 272.4天山奎屯河51号冰川物质平衡观测与简化棋拟 292.4.1物质平衡观测研究 292.4.2物质平衡模拟 312.5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物质平衡模拟与重建 322.5.1数据来源 322.5.2物质平衡梯度变化与模拟 332.5.3冰面物质/能量平衡与模拟 352.5.4物质平衡重建 392.6青藏高原冬克玛底冰川物质平衡的观测与重建 402.6.1数据来源 402.6.2物质平衡梯度特征 412.6.3冰川物质平衡年际变化 432.6.4冰面物质/能量平衡 432.6.5冬克玛底冰川物质平衡重建 442.7云南玉龙雪山白水1号冰川物质平衡特征 492.7.1冰川和观测资料 492.7.2物质平衡过程 502.7.3物质平衡梯度 522.7.4年物质平衡特征 532.8北极Austre Lovenbreen冰川物质平衡观测与计算 542.8.1冰川和观测数据 542.8.2物质平衡插值计算及修正 552.8.3物质平衡野外观测改进 582.8.4物质平衡计算结果 582.8.5等值线与等高线法结果比较 59第3章 冰川物质平衡的大地测墨和关键影响因子 603.1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在物质平衡观测中的应用 603.1.1仪器介绍 603.1.2月尺度物质平衡观测 613.1.3累积物质平衡数据验证 653.2大地测量法对冰川学法物质平衡的验证 693.2.1资料来源 693.2.2冰川厚度变化 703.2.3两种方法的物质平衡比较 713.2.4误差分析 723.3冰川反照率时空变化及其与物质平衡的关系 723.3.1冰川反照率时空特征研究 733.3.2影响冰川反照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753.3.3冰川反照率与物质平衡 763.4吸光性物质及其对冰川消融的影响 773.4.1全球冰川雪冰中黑碳含量的时空变化 773.4.2中国西部冰川吸光性物质的时空分布 783.4.3吸光性物质的雪冰反照率效应及其辐射强迫 803.4.4吸光性物质对冰川消融的定量评估 813.5大气0℃层高度对物质平衡的影响 813.5.1大气OoC层高度 813.5.2大气OoC层高度与地面气温的关系 823.5.3大气OoC层高度与冰川物质平衡的关系 84第4章 冰川变化动力学模拟预测和控制因素 864.1引言 864.1.1研究冰川概况 864.1.2动力学模式种类 884.2模型构建 884.2.1全分量冰流模型 894.2.2高阶冰流模型 904.2.3浅冰近似冰流模型 914.3模型数据 924.3.1乌源1号冰川数据 934.3.2托木尔青冰滩72号冰川数据 934.3.3哈密庙尔沟冰帽数据 954.3.4祁连山十一冰川数据 964.4预测结果与讨论 984.4.1气候变化情录 984.4.2乌源1号冰川 984.4.3托木尔青冰滩72号冰川 1004.4.4哈密庙尔沟冰帽 1024.4.5祁连山十一冰川 1044.5冰川未来变化及其控制因素 1084.5.1冰川消亡时间及其控制因素 1084.5.2变化过程与控制要素 1094.5.3不同气候情景和降水变化对冰川的影响 1124.5.4冰川面积、体积和长度的关系 1144.5.5与国外冰川对比 115第5章 冰川厚度、温度和速度热一动力学过程模拟 1195.1山地冰川厚度模拟 1195.1.1模型构建 1195.1.2模型应用 1225.1.3结果讨论和敏感性分析 1265.2老虎沟12号冰川温度和运动速度模拟 1305.2.1数据来源 1325.2.2模型介绍 1355.2.3模型的敏感性实验 1365.2.4模拟实验结果和讨论 1385.3冬克玛底冰川温度和运动速度模拟 1435.3.1数据来源 1435.3.2结果与讨论 145第6章 中国西北地区冰川变化及其影响评估 1486.1阿尔泰山地区冰川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 1486.1.1冰川概况 1486.1.2冰川近期变化 1506.1.3冰川未来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 1526.2天山地区冰川变化及对水资源的影响 1536.2.1冰川概况 1536.2.2冰川未来变化预估 1546.2.3塔里木河流域 1556.2.4伊犁河流域 1576.2.5天山北麓诸河 1586.2.6东疆盆地水系 1606.3祁连山地区冰川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 1626.3.1冰川概况 1626.3.2典型流域冰川变化及其对水资源影晌 165第7章 全球冰川时空变化 1687.1引言 1687.2全球参照冰川物质平衡变化 1697.2.1资料来源 1697.2.2年际和累积物质平衡变化 1727.2.3物质平衡10年代际变化 1737.2.4物质平衡空间变化 1737.3中国境内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及其与全球冰川对比 1757.3.1资料来源 1757.3.2年际和累积物质平衡变化 1757.3.3物质平衡10年代际变化 1767.3.4与全球参照冰川物质平衡对比 1767.3.5冰川加速消融机理 1797.4全球不同区域参照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1807.4.1高加索与中东地区 1807.4.2南安第斯地区 1817.4.3斯堪的纳维亚地区 1827.4.4欧洲巾部地区 1837.4.5阿拉斯加地区 1837.4.6亚洲北部地区 1847.4.7加拿大北极北部地区 1857.4.8北美西部 1857.4.9亚洲巾部地区 1867.4. 10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地区 1877.4. 11中国西部地区 1877.5全球冰川末端变化 1897.5.1资料来源 1897.5.2山地冰川1535年以来末端变化 1907.5.3中国冰川末端变化 1927.6全球冰川面积变化 1937.6.1总体变化 1937.6.2全球不同区域冰川分布及变化 194第8章 结论与展望 2068.1山地冰川变化关键过程和模拟研究架构 2068.1.1冰川物质平衡和动力过程 2068.1.2冰川动力过程研究路线 2068.1.3劫力学模式所需参数和获取方法 2068.1.4动力学模型重点解决的科学问题 2078.2冰川物质平衡的观测与模拟 2078.2.1简化物质/能量平衡模式 2078.2.2中国境内参照冰川物质平衡观测、模拟与重建 2078.2.3北极地区参照冰川物质平衡观测和计算方案 2078.3冰川物质平衡观测新方法和关键影响因子 2088.3.1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在物质平衡观测中的应用 2088.3.2物质平衡的关键影响因子 2088.4冰川变化的动力学模拟预测和控制因素 2098.4.1模型构建 2098.4.2预测结果 2108.4.3控制要素 2108.4.4其他结论 2108.5冰川厚度和热一动力学过程模拟 2118.5.1冰川厚度模拟方法 2118.5.2冰川运动速度和温度场模拟 2118.6中国西北地区冰川变化及其影响评估 2128.6.1过去的冰川变化 2128.6.2冰川未来变化预估 2128.6.3冰川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及对策 2128.7全球冰川时空变化 2138.7.1全球参照冰川物质变化 2138.7.2全球冰川末端和面积变化 2138.8研究展望 214参考文献 215
作者介绍
序言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