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名本债务理论:顺周期、可持续和证券化
  • 签名本债务理论:顺周期、可持续和证券化
  • 签名本债务理论:顺周期、可持续和证券化
  • 签名本债务理论:顺周期、可持续和证券化
  • 签名本债务理论:顺周期、可持续和证券化
  • 签名本债务理论:顺周期、可持续和证券化
  • 签名本债务理论:顺周期、可持续和证券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签名本债务理论:顺周期、可持续和证券化

166 八五品

仅1件

北京大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文舸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8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2-19

【欣欣向荣】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徐文舸 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8
  • 版次 1
  • ISBN 9787520128896
  • 定价 7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2页
  • 字数 26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债务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为重要的基础之一,并直接关系一国经济的兴衰。无论是反思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还是防范中国当前非金融企业与地方政府所隐含的债务风险,都不能脱离债务的分析框架来展开讨论。
本书从债务的理论和实践出发,结合中国现实与国际经验,深入探讨“债务的三大特性”——顺周期性、可持续性与证券化的宏观经济效应。具体而言,一是从顺周期性的视角来考察债务的动态变化,中国的银行信贷给出了债务顺周期性的宏微观证据;二是利用跨期预算约束分别对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进行经验研究;并考察政府债务可持续性所具有的宏观经济效应;三是阐述债务证券化的运作模式以及影响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
【作者简介】
徐文舸,浙江余姚人,经济学博士,2016年6月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现就职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研究所。主要从事债务理论、股权投资、货币政策等领域的研究。曾先后在《经济研究》、《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金融监管研究》、《投资研究》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参与完成数项省部级课题。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提出问题
  第二节 研究框架
  第三节 研究创新
第二章 理论概述
  第一节 “债”和“债务”的概念
  第二节 理论回顾
第三章 债务的顺周期性
  第一节 关于顺周期性的定义
  第二节 中国现实:关于信贷的顺周期性
  第三节 关于债务顺周期性的理论模型
  第四节 中国现实:关于债务顺周期性的微观证据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债务的可持续性
  第一节 关于可持续性的定义
  第二节 关于政府债务的历史演变
  第三节 中国现实:关于中央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
  第四节 中国现实: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
  第五节 国际经验: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债务的证券化
  第一节 关于证券化的定义
  第二节 国际经验:全球影子银行体系概览
  第三节 关于债务证券化的理论模型
  第四节 中国现实:关于影子银行体系的宏观效应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如何应对债务危机
  第一节 常规的宏观稳定政策失效
  第二节 短期对策:债务重组
  第三节 中长期对策:改善宏观基本面
  第四节 中长期对策:重塑金融体系
第七章 结束语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附 录
参考文献
后 记

图目录
图1-1 研究框架/006
图3-1 中国与其他国家的金融结构比较/039
图3-2 周期的四个阶段划分/044
图3-3 经济周期与信贷周期(1979—2016年,实际同比年增长率)/046
图3-4 经济周期、信贷周期及其他(1979—2016年,实际同比年增长率)/048
图3-5 经济周期与信贷周期(1979—2016年,消去趋势的纯周期部分)/049
图3-6 经济周期、信贷周期与货币周期(1996—2016年,月度数据)/056
图3-7 以产能利用率表示的各种成本函数/064
图3-8 经济系统的动态变化(θ<θ*情况)/071
图3-9 经济系统的动态变化(θ>θ*情况)/071
图3-10 债务率dt的动态变化/072
图3-11 经济系统的动态变化(债务非正常状态dt-1≥d*)/074
图3-12 人民银行数量型中间目标的增速(2009—2013年)/080
图3-13 企业融资结构变化的趋势分析(以有息债务率为例)/087
图4-1 中国的债务发行与财政赤字(1979—2016年)/113
图5-1 两种运作模式的流程/147
图5-2 全球影子银行体系的规模(广义衡量法,2002—2015年)/151
图5-3 非机构抵押贷款证券市场的未偿还余额(2000—2016年)/163
图5-4 我国证券化市场历年发行规模(2005—2016年)/165
图5-5 社会融资规模结构的变化趋势(2002—2014年)/175
图5-6 产出缺口应对利率水平与影子银行体系的脉冲响应(月度数据)/182
图5-7 产出缺口应对利率水平与影子银行体系的脉冲响应(季度数据)/187
图6-1 美联储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2007—2017年)/194
图6-2 美国货币乘数的变化(2006—2012年)/195
图6-3 美国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规模的变化(2007—2017年)/196
表目录
表3-1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与上市前后的主要经营指标比较/041
表3-2 中国经济周期与信贷周期的年度透视(1979—2016年)/047
表3-3 Granger因果性检验结果/050
表3-4 各宏观经济变量的单位根检验(年度数据)/052
表3-5 变量的标准差与自相关系数(1978—2016年)/053
表3-6 各变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截面相关系数(1978—2016年)/054
表3-7 中国经济周期的月度透视(1996.1—2016.12)/055
表3-8 中国的信贷周期与货币周期月度透视(1996.1—2016.12)/057
表3-9 关于季度数据处理方法的汇总/058
表3-10 各宏观经济变量的单位根检验(月度数据)/059
表3-11 各变量的标准差与自相关系数(1996年第1季度至2016年第4季度)/060
表3-12 各变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截面相关系数(1996年第1季度至2016年第4季度)/061
表3-13 数值模拟所使用的结构参数的取值/070
表3-14 计算得到的稳定状态/070
表3-15 中国货币政策取向(2009年第1季度至2013年第4季度)/080
表3-16 变量设置说明/083
表3-17 描述性统计结果/085
表3-18 分组均值的比较检验/086
表3-19 货币政策调控对企业外源融资占比的影响(按所有制性质)/088
表3-20 货币政策调控对企业总债务率的影响(按所有制性质)/089
表3-21 货币政策调控对企业有息债务率的影响(按所有制性质)/090
表3-22 货币政策调控对企业外源融资占比的影响(按企业规模)/091
表3-23 货币政策调控对企业总债务率的影响(按企业规模)/092
表3-24 货币政策调控对企业有息债务率的影响(按企业规模)/093
表3-25 稳健性检验(以企业内源融资占比作为新的因变量)/094
表3-26 稳健性检验(按企业规模的新分类)/095
表3-27 稳健性检验(替换不同控制变量)/096
表4-1 近现代中国的政府债务之对外借款汇总(1853—1949年)/105
表4-2 近现代中国的政府债务之对内借款汇总(1912—1944年)/106
表4-3 中国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多角透视(1981—2016年)/109
表4-4 变量的单位根检验/114
表4-5 协整回归的估计结果/114
表4-6 单方程误差修正模型的结果/115
表4-7 中国政府性债务发生起始年的情况汇总/117
表4-8 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规模/119
表4-9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资金投向占比/120
表4-10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举债内容占比/120
表4-11 各国在不同政府债务水平下的年均实际经济增长率/129
表4-12 描述性统计/134
表4-13 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估计结果/138
表4-14 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稳健性检验(28个OECD国家与多种估计方法)/139
表4-15 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稳健性检验(28个OECD国家与替换不同变量)/140
表5-1 全球影子银行体系的规模(狭义衡量法,2011—2015年)/151
表5-2 全球金融体系资产规模的比较(2011—2015年)/152
表5-3 各主要经济体影子银行体系的规模分布/152
表5-4 各主要经济体影子银行体系的相对规模(2015年)/154
表5-5 各主要经济体影子银行体系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2011—2015年)/155
表5-6 美国证券化市场的分类(2002—2016年)/156
表5-7 美国抵押贷款证券的分类/158
表5-8 抵押贷款证券发行量(2000—2016年)/159
表5-9 次级和次优级抵押贷款的发放情况(截至2007年)/162
表5-10 我国证券化的多角透视/164
表5-11 我国证券化市场的细分类型(2016年)/167
表5-12 变量设置说明/178
表5-13 基准和扩展模型的估计结果/180
表5-14 平稳性检验结果/181
表5-15 VEC模型的估计结果/184
表5-16 稳健性检验一的估计结果/185
表5-17 平稳性检验结果/186
表5-18 稳健性检验二的估计结果/188
表6-1 各国采用常规的宏观稳定政策应对大规模债务违约的多角透视/193
表6-2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第一次剥离(1999—2001年)/204
表6-3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第二次剥离(2004—2008年)/204
表6-4 描述性统计/207
表6-5 影响政府债务变化因素的估计结果/210
表6-6 影响政府债务变化因素的估计结果(按多种估计方法)/211
表6-7 影响政府债务变化因素的稳健性检验结果/212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